AI for Science
当大模型遇见医学推理:香港理工大学等发布AI医学推理综述,系统梳理需求、方法、数据、挑战与未来方向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推理过程:从病人主诉、化验数据、影像学检查,到诊断、治疗方案和随访决策。 但这些过程不仅繁琐,还充满不确定性。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医疗健康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9/24/2025 11:57:00 AM
ScienceAI
奥本大学等利用深度学习模拟展现「越拉越牢」的反直觉分子动力学,揭开逆锁键的受力瞬间秘密
编辑丨%日常生活中,物品收到过大的力后常常会断裂开——就像被掰开的意大利面。 但在分子世界中,有些结合键却表现得像「唱反调」:越拉越牢。 这类奇特的相互作用被称为逆锁键(catch bonds)。
9/23/2025 11:52:00 AM
ScienceAI
千禧年大奖难题有望突破?AI为流体动力学提供新思路
编辑丨coisini从飓风的旋转涡流到抬升飞机机翼的气流,流体动力学对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几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了复杂的方程来描述流体动力学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原理。 专家可以精心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相悖的场景,形成永远无法在物理世界中发生的情况,例如当速度或压力变为无穷大时,方程会「爆破」,超出那个爆破点 ——「奇点」,方程将不再有解。
9/19/2025 11:06:00 AM
ScienceAI
生物学迎来「ChatGPT时刻」:Evo构建首个AI生成的「基因组」,开启生成式基因设计时代
编辑丨coisini还记得 Evo 吗? 2024 年,由 Arc 研究所(Arc 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等联合开发的生物学人工智能(AI)模型 Evo(下称 Evo 1)问世,今年 2 月研究团队又重磅推出 Evo 2—— 能够预测所有物种 DNA、RNA、蛋白质的形式和功能。 现在,研究团队宣布使用 Evo 1 和 Evo 2 构建了全球首个 AI 生成的基因组(一种噬菌体基因组),Evo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斯坦福大学计算生物学家 Brian Hie 表示:「生成式基因设计时代到来了!
9/19/2025 11:05:00 AM
ScienceAI
Nature | 20年后你会患上哪些疾病?AI准确预测超1000种疾病患病风险,助力预防
编辑丨coisini古籍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擅长预防疾病。 在综合评估个人健康风险状态的基础上,一些疾病可以通过一定的防治干预手段来阻断发展。 现在,人工智能(AI)可以为人类预测疾病风险了!
9/18/2025 3:16:00 PM
ScienceAI
Cell丨谷歌AI co-scientist联合帝国理工揭开谜团:提出并验证细菌基因转移机制假说
编辑丨&细菌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它们生存与进化的方式和速度经常挑战人类的想象。 即使是现在,有关微生物的各个方面仍存在不少未解之谜。 在细菌的高速进化中,除了基因突变,还有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让耐药性、毒力等关键特征能在不同细菌之间迅速扩散。
9/17/2025 12:00:00 PM
ScienceAI
浙大侯廷军团队联合IIT等发布系统综述:全景解析机器学习加持下的「增强采样」方法
编辑丨coisini分子动力学(MD)模拟已成为理解分子尺度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揭示复杂分子体系的微观行为机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传统的 MD 方法因为模拟的时间尺度有限,其有效性常受限于稀有事件相关的长时间尺度问题。 为应对该挑战,增强采样方法应运而生,近年来更是与机器学习技术日益深度融合。
9/16/2025 2:02:00 PM
ScienceAI
召回率达99%,牛津大学等开发AI工具助天文学家快准识别超新星,从亿万星海中秒抓宇宙烟火
编辑丨&每一颗超新星的诞生,都像是一场宇宙级的烟火。 但问题是,银河之外的天空实在太大。 望远镜每晚拍下成千上万张图像,里面充满了恒星、星系、噪声、甚至相机的小毛病。
9/15/2025 2:12:00 PM
ScienceAI
Science Advances | AI for Earth:聆听海洋的「脉搏」,新一代AI大模型精准预测十年气候脉动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地球的未来,写在海洋的每一寸波澜里。 近日,一篇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的重磅研究,为我们破译海洋这部「天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家国际顶尖机构联合攻关,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名为 ORCA-DL 的数据驱动全球海洋模型。
9/12/2025 5:57:00 PM
ScienceAI
重塑药物研发,哈佛医学院等开源全新AI模型,用「图神经网络」破解疾病驱动因素多元难题
编辑丨coisini复杂疾病的诱发因素往往是多元的,而传统的药物发现方法侧重于激活或抑制单一蛋白质。 当疾病由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相互作用推动时,这种药物发现模式可能就不够用了。 最近,来自哈佛医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名为 PDGrapher 的人工智能模型,将重点放在疾病的多种驱动因素上,并识别最有可能使病变细胞恢复健康功能的基因。
9/12/2025 2:21:00 PM
ScienceAI
量子宇宙模拟竞赛开启:量子计算机可以模拟并阐明复杂物理现象
编辑丨%近期,在模拟和数字量子模拟方面都取得了进展,预示着量子计算机能够模拟——从而阐明——即使是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处理的复杂物理现象的未来。 使用普通计算机创建对世界的真实模拟是不可能的。 因而,模拟物理现实成为了量子计算机的原始、明确目的。
9/11/2025 3:57:00 PM
ScienceAI
兼顾准确率与可解释性,DeepSEA实现抗生素耐药蛋白注释范式转变
编辑丨&传统监测抗菌耐药(AMR)常靠序列比对:有相似参考就能识别,没有就白瞎了。 这种「参考驱动」的策略一方面可靠,另一方面也很脆弱——数据库里没有代表性的参考序列,就很容易把真正的耐药蛋白漏掉(假阴性)——尤其是当耐药蛋白多样性超出已知的参考范畴。 为此,巴西圣保罗大学(University of São Paulo)等的研究者训练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NN)以区分抗微生物耐药性蛋白和非耐药性蛋白,将其命名为 DeepSEA。
9/11/2025 2:29:00 PM
ScienceAI
当人工智能「看见」量子世界:AI如何改变对复杂量子系统的认知,南洋理工、上交等发布量子系统学习综述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在量子科学中,复杂性往往增长得出乎意料。 一个经典比特只能是 0 或 1,而 50 个量子比特的状态,就需要超过一千万亿个复数来完整描述,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任何超级计算机的存储能力。 随着实验室里量子设备的不断扩展,科学家们逐渐面临一个悖论:我们能够制造越来越大的量子系统,却常常无法用传统方法去全面理解它们。
9/10/2025 2:02:00 PM
ScienceAI
从科幻到产业元年 | 「脑机接口」系统综述发布:全景解析理论、技术、挑战、趋势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2025 年被视为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的「元年」。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从最初的科学幻想和实验探索,已发展为跨学科前沿领域。 近期,清华大学高小榕、高上凯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杂志(IF=25.9)上发表长篇综述文章《Brain-Computer Interface—A Brain-in-the-Loop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梳理了脑机接口作为通信系统的理论框架、关键技术、面临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9/9/2025 5:30:00 PM
ScienceAI
Science |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新AI算法为1600种变异定量「风险」,解析疾病外显率难题
编辑丨&生物实验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实验步骤,同样的顺序,做出来的结果却会各不一样,仿佛是因为某种奇妙的玄学在掌控着概率,为每一位敢于尝试的勇者带来挑战。 在精准医疗的蓝图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也是如此:同样的基因变异,为什么在一个人身上会导致严重疾病,而在另一个人身上却几乎没有表现? 这就是所谓的「外显率」(penetrance)难题,且长期以来,研究者缺乏能在群体规模上系统解析这个难题的工具。
9/9/2025 11:59:00 AM
ScienceAI
上海AI Lab重磅综述:AI实现自主科学发现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丨论文团队编辑丨ScienceAI在传统印象中,科学发现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科学家投入毕生心血:检索浩如烟海的文献、设计千百次的实验、进行复杂枯燥的数据分析……如今,AI 正在实现自主科学发现,Agentic Science(Agent for Science)已经到来。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多所顶尖高校与研究机构,发布重磅综述《A Survey on Autonomous Scientific Discovery》,系统阐述 AI 从“工具”进化为“科学发现智能体”的路径,并为 AI 实现自主科学发现和 Agentic Science 阶段构建了统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该综述背后的技术平台——Intern-Discovery(书生·科学发现平台)也已正式上线,标志着科学研究进入一个由 AI 主动驱动的新纪元。
9/8/2025 2:02:00 PM
ScienceAI
科研AI的进化论!系统梳理600+数据集与模型,上海AI Lab等发布科学大语言模型全景式综述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过去几年,大语言模型(LLM)的浪潮席卷学术界与产业界。 在科研场景中,它们正从 “工具” 演变为 “合作者”,科学大语言模型(Sci-LLMs)的进展尤为瞩目。 然而,科学数据的多模态、跨尺度、强领域语义与不确定性,以及科学知识本身的层次化结构,对 Sci-LLMs 提出了远超通用领域的新要求。
9/4/2025 2:13:00 PM
ScienceAI
入局AI4S?CPO宣布「OpenAI for Science」计划:打造下一代科学工具
编辑丨coisini今年3月,OpenAI后训练负责人、研究副总裁William Fedus宣布退出创业,投身AI for Science(AI4S)领域,创立的材料科学AI公司将获得OpenAI的投资支持。 彼时,OpenAI 押注 AI for Science 之心可见一斑。 现在,OpenAI首席产品官(CPO)Kevin Weil在社交媒体上正式宣布OpenAI将开启一项新计划——OpenAI for Science,旨在打造下一代科学工具: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能加速科学发现的平台。
9/3/2025 2:35:00 PM
ScienceAI
资讯热榜
全新开源的DeepSeek-OCR,可能是最近最惊喜的模型!
AI 模型“炒股”比拼!DeepSeek 收益超14%,Gemini2.5Pro 惨亏四成
具身智能学界业界思想「惊人的统一」?美团在IROS开了个学术年会
OpenAI强化Sora 2保护政策,确保艺人声音与肖像权不被侵犯
刚刚,ChatGPT终于可以走遍整个互联网了!OpenAI深夜炸街:原生ChatGPT集成、即时理解、主动执行,浏览器赛道鲨疯了
OpenAI首款ChatGPT浏览器发布!现在就能免费下载使用
Andrej Karpathy评DeepSeek-OCR论文:图像输入可能成为大语言模型新方向
告别抽卡!Vidu Q2多图参考生视频功能重磅上线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谷歌
AI绘画
机器人
数据
大模型
Midjourney
开源
Meta
智能
微软
用户
AI新词
GPT
学习
技术
智能体
马斯克
Gemini
图像
Anthropic
英伟达
AI创作
训练
LLM
论文
代码
算法
芯片
腾讯
AI for Science
Stable Diffusion
苹果
Agent
Claude
蛋白质
开发者
生成式
神经网络
xAI
机器学习
3D
人形机器人
研究
AI视频
生成
大语言模型
RAG
百度
具身智能
Sora
工具
GPU
华为
计算
字节跳动
AI设计
搜索
大型语言模型
AGI
视频生成
场景
深度学习
DeepMind
架构
视觉
生成式AI
预测
Transformer
编程
AI模型
伟达
特斯拉
Co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