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ICCV 2025 Highlight | ObjectRelator: 打破视角次元壁,让AI拥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通感”
在人类技能习得过程中,需要在两个视角之间进行流畅的转换。 我们在观看别人的演示过程时,会尝试在脑海中想象自己进行这些操作的场景。 然而这一跨视角理解的能力对于计算机和机器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制约着机器人学习、VR 交互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10/12/2025 12:34:00 PM
新闻助手
中国市值第二车企进军具身智能:这次牵手字节
杰西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两个身价超千亿的巨头,联手具身智能合作了。 如今市值已跻身车企第二的赛力斯,在具身智能赛道潜心布局已久,刚刚以一则公告,正式官宣了其具身智能的最新动向。
10/10/2025 4:27:41 PM
杰西卡
阿里亲身入局具身智能!Qwen内部组团,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带队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Qwen团队内部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具身智能小分队! 这一消息由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林俊旸(Justin Lin)在上对外公开。
10/9/2025 3:17:37 PM
衡宇
Qwen要入局机器人了:林俊旸官宣成立具身智能团队
已经成为开源模型领头羊的 Qwen,终于要开始入局机器人了。 昨天,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负责人林俊旸在社交媒体上官宣,他们在 Qwen 内部组建了一个小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团队,旨在提供更强基座模型,同时表示「多模态基础模型正转变为基础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可以利用工具和记忆通过强化学习进行长程推理,它们绝对应该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这一举动让关注 Qwen 的开发者兴奋不已。
10/9/2025 1:01:00 PM
机器之心
在具身智能的岔路口,这场论坛把数据、模型、Infra聊透了
当机器人成为各大科技展会最受瞩目的焦点,当具身智能论坛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 然而,热潮之下,仍有诸多关键议题悬而未决:面对数据稀缺,有人寄希望于合成数据的突破,有人坚持真机数据才是根本;在技术路线之争中,有人押注端到端的整体范式,有人则认为分层架构更符合演进规律;至于模型形态,有人视 VLA 为智能的最终归宿,也有人认为世界模型才是真正的未来。 现阶段出现这种分歧非常正常,因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路径尚未收敛。
9/29/2025 11:40:00 AM
机器之心
乐享科技官宣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5亿元,持续聚焦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研发
9月28日,消费级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 ---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乐享科技”)正式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 IDG 资本持续加投,此前获得来自锦秋基金的领投投资。 资金将主要用于自研核心零部件攻关、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技术开发及意识仿生模型迭代等,目标加速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规模化落地。
9/28/2025 2:13:00 PM
新闻助手
云栖通道上演AI“实战秀”:守护珊瑚、助盲出行、千元机器人勾勒落地新图景
9月25日正午,杭州云栖大会现场2号馆小舞台,云栖通道如期开通。 这是一个为广大AI产业从业者、创业者以及大模型开发者提供的专属交流平台。 在今年的主题分享中,四位嘉宾带着各自的AI创新成果登台:从南海珊瑚礁的守护,到视障人群的出行辅助;从低成本具身智能开发,到农牧场的智能管理,用真实案例勾勒出人工智能落地现实的鲜活图景。
9/26/2025 10:40:33 AM
为什么“具身智能”是 AI 的下一个前沿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突破几乎都发生在“去身化”的语境中。 无论是自然语言处理的GPT 系列,还是计算机视觉的 ViT、SAM,它们大多存在于数据与算力的虚拟空间里,擅长处理符号、文本和图像,却与真实世界的物理交互保持着距离。 这样的 AI 可以写诗、画画、回答问题,却无法真正走进现实,理解环境、操纵物体、与人类并肩完成任务。
9/26/2025 9:27:47 AM
Flearkens
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模型开源!智元机器人GO-1震撼来袭
近日,智元机器人公司正式宣布,其旗下的 GO-1(Genie Operator-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这一消息无疑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GO-1是全球首个采用 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的具身智能模型。 这种架构结合了视觉、语言和潜在动作的能力,使得 GO-1在理解和执行复杂任务方面表现出色。
9/23/2025 11:51:32 AM
AI在线
稚晖君机器人炸场:全球首秀“真男人必会的韦伯斯特空翻”
真就一个大写的“哇塞”——. 智元的灵犀X2,成了全球首个完成韦伯斯特空翻的机器人! 视频地址:.
9/18/2025 1:34:28 PM
十三
具身智能能力狂飙,安全却严重滞后?首个安全可信EAI框架与路线图出炉!
近年来,以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数字世界大步迈向物理现实。 然而,当一次错误的风险不再是屏幕上的一行乱码,而是可能导致真实世界中的物理伤害时,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确保这些日益强大的具身智能体是安全且值得信赖的? 现实情况是,能力与安全,这两条本应齐头并进的轨道,正出现令人担忧的「脱钩」。
9/16/2025 9:00:00 PM
机器之心
在「外滩大会·具身智能:从泛化到行动,重塑产业未来」上,这些大牛都说了什么?
当大模型几乎能回答所有问题,那 AI 的下一站将在何方? 当「数字认知」的潜力被空前释放,我们又如何将其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真实生产力?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答案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行动,或是智能的终极体现。
9/16/2025 4:44:00 PM
机器之心
3年1000台!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首次迎来具身智能机器人
2025年9月11日,深圳慧智物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平方”)在深圳共同宣布,双方正式达成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 深圳慧智物联作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科”)的全资子公司,将携手智平方在未来三年内,于惠科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 这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开辟了行业应用的新篇章。
9/11/2025 4:14:05 PM
十三
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从WAIC2025到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的主角。 在AI时代,它们也多了一个新名字——具身智能。 这一概念也迅速成为2025年最热议的赛道之一:具身智能何时真正融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9/10/2025 12:15:05 PM
量子位的朋友们
风起“具身智能”,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锚定产业化新征程
当科技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而来,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的探索走向产业变革的深水区,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纽带,更悄然重塑着千行百业的发展逻辑。 在这场全球技术竞速中,中国正站在从 “跟跑” 向 “硬件技术局部领跑、软件技术加速并跑” 的关键跃迁节点,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智变已箭在弦上。 9月5日,由智友·雅瑞 科创平台主办,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盛大启幕。
9/9/2025 3:56:30 PM
量子位的朋友们
全球四项第一!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Thinker登顶全球
近日,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Walker最强大脑——百亿参数基座的多模态大模型:优必选Thinker,在机器人感知与规划领域三大国际权威基准测试——分别由微软、谷歌等发起与提出的MS COCO Detection Challenge、RoboVQA与Egoplan-bench2中,针对二十一个场景、四大类型的任务规划等命题,优必选一举斩获四项全球榜单第一。 榜单吸引了来自英伟达、北京智源研究院、上海AI Lab等全球顶尖团队,角逐激烈。 优必选这次取得的成绩不仅体现了其机器人在复杂环境感知、语义理解与长程任务规划方面的全方位技术领先性,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的“最强大脑”实现关键进化。
9/9/2025 11:54:20 AM
量子位的朋友们
万字长文实录:RL 界与 CV 界的“世界模型”有什么不同?丨GAIR Live
世界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为智能体提供对复杂现实世界的内在表征,使其像人类一样理解世界运行的逻辑与因果关系,对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的突破性发展至关重要,它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圆桌主持人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助理教授、智源学者赵昊,并邀请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金鑫、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廖依伊、布里斯托大学助理教授杨梦月、伯克利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郑文钊一起进行了一场深度的讨论。 会上主持人赵昊带头讨论世界模型,先是探讨其定义、范围,接着分析强化学习界与计算机视觉界的世界模型的不同,随后围绕视频生成、三维重建等内容,剖析通用视频生成模型向真正的世界模型的发展路径,最后关注于落地场景,聚焦于自动驾驶以及具身智能,并探讨构建其世界模型的难点和方向。
9/8/2025 5:11:00 PM
刘欣
具身智能下一站在哪?来外滩大会这场论坛带你拨云见日!
在生成式 AI 席卷全球的浪潮中,具身智能正成为将数字智慧融入物理世界的关键路径。 它赋予 AI 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使其从屏幕与云端走向物理现实,实现真正的智能体。 然而,在爆发式进展背后,行业正面临挑战:如何破解“通用泛化”瓶颈,让智能体在开放环境中创造价值?
8/29/2025 5:06:00 PM
机器之心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谷歌
AI绘画
机器人
数据
大模型
Midjourney
开源
Meta
智能
微软
用户
AI新词
GPT
学习
技术
智能体
马斯克
Gemini
图像
Anthropic
英伟达
AI创作
训练
论文
代码
LLM
算法
Stable Diffusion
芯片
腾讯
苹果
AI for Science
Agent
Claude
蛋白质
开发者
生成式
神经网络
xAI
机器学习
3D
研究
人形机器人
生成
AI视频
百度
工具
RAG
大语言模型
Sora
华为
GPU
计算
具身智能
AI设计
字节跳动
搜索
大型语言模型
AGI
场景
深度学习
视频生成
预测
视觉
架构
伟达
DeepMind
Transformer
编程
神器推荐
AI模型
亚马逊
Co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