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

美团杀入视频生成模型赛道,LongCat-Video 136亿参数媲美顶尖模型,效率提升10倍

又是美团! 美团最近在AI领域的开源动作,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刚刚,美团LongCat团队发布了LongCat-Video的基础视频生成模型,它拥有136亿的参数量,能在数分钟内生成720p、30帧每秒的高质量视频,并且在文本转视频、图像转视频和长视频续写等多个任务上都表现出色。
10/29/2025 4:10:41 PM

天下苦VAE久矣:阿里高德提出像素空间生成模型训练范式, 彻底告别VAE依赖

近年来,基于扩散模型的图像生成技术发展迅猛,催生了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一系列强大的文生图应用。 然而,当前主流的训练范式普遍依赖一个核心组件——变分自编码器(VAE),这也带来了长久以来困扰研究者们的几个问题:训练复杂性:VAE旨在将高维图像压缩至低维隐空间,并能从中重建图像。 但其训练过程需要在压缩率和重建质量之间取得精妙平衡,本身就极具挑战。
10/29/2025 4:06:10 PM

刚刚,最佳VLA模型GigaBrain-0开源:世界模型驱动10倍数据,真机碾压SOTA

近日,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极佳视界与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完成战略合作签约,并联合发布端到端VLA「具身基础模型」GigaBrain-0。 这是国内首个利用「世界模型」生成数据实现真机泛化的视觉-语言-动作(VLA)基础模型,旨在通过世界模型为中心,无论在数据侧还是模型侧,彻底改变通用机器人大脑的开发方式。 GigaBrain-0拥有当前最先进的VLA模型架构,同时支持图像、点云、文本、本体状态的输入,输出结构化的任务规划和运动规划,并在大规模的数据上完成预训练,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移动导航和长序列的复杂操作。
10/29/2025 4:04:51 PM

OpenAI一夜间重组!野心时间线来了!奥特曼最新采访首曝内部时间表:2028年打造出自动化AI研究员!10年内实现超级智能

编辑 | 听雨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一夜之间,OpenAI大动作不断。 10月29日凌晨,Sam Altman 和 OpenAI 首席科学家 Jakub Pachocki共同出席了一场罕见的路线图直播,并在直播中表示,通过持续扩展深度学习,人类将在不到十年内实现超级智能。 图片此外他们还透露,OpenAI 内部正在朝着 2026 年 9 月实现“实习级 AI 研究助理”的目标前进,并计划在 2028 年打造出一名完全自动化的“真正的 AI 研究员”。
10/29/2025 12:26:17 PM
听雨

衡量企业AI成功的10个关键指标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根据Gartner的研究,近半数的AI决策者承认,他们的企业在估算和展示AI价值方面存在困难。 未能将AI项目与业务影响挂钩的IT领导者,可能会陷入AI炒作陷阱,例如资源过度扩张或项目臃肿。
10/29/2025 11:00:00 AM

掌握RAG系统的七个优秀GitHub存储库

译者 | 李睿审校 | 重楼检索增强生成(RAG)的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崛起。 如今,互联网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帮助开发人员构建RAG应用程序的开源项目。 而RAG是一种通过外部知识源增强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有效方法。
10/29/2025 10:29:03 AM
李睿

零售商应如何应对AI购物者的崛起?

随着这些快速发展的态势,许多消费者正使用AI来研究产品,还有一小部分人将价格比较、选择甚至结账等环节委托给代理。 尽管很少有消费者会让智能体在没有最终确认的情况下购买商品,但代理仍可对客户旅程的大部分环节造成干扰。 这一最终交易环节的到来速度,超出了供应商的预期,并且可能很快就会在消费者购买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10/29/2025 10:00:00 AM
Mikey Vu

​美国与韩国达成新协议 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合作

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计划与韩国签署一项新协议,旨在增强两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以及6G 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 这项协议预计将在特朗普总统亚洲行期间签署,具体时间为周三,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Michael Kratsios 代表美国签署。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根据协议的内容,双方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管制,并努力减轻科技企业在监管方面的负担,以便更好地管理数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存储和使用。
10/29/2025 9:56:48 AM
AI在线

双管齐下:联邦学习防投毒攻击与梯度泄露,华南理工深北莫研究成果登上TMC与IoT

随着联邦学习在物联网(IoT)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同时有效抵御恶意攻击,已成为学界与产业界的共同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合作,提出了FedMSBA和FedMAR两种防御方法。 其中,FedMSBA利用混合差分隐私机制,结合逐层感知方法,为参与方提供了更佳的理论隐私预算。
10/29/2025 9:51:03 AM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奥特曼宣称28年实现完全自动化AI研究员

就在昨晚,OpenAI 宣布完成资本重组,并简化公司结构。 具体来讲,非营利组织仍然控制着营利性机构,并且在 AGI 到来之前能够直接获得大量资源。 这个非营利组织现在被称为 OpenAI 基金会(OpenAI Foundation),持有当前估值约为 1300 亿美元的营利性机构(下文的 OpenAI Group)的股权,持股26%,其余 47% 的股份由现任及前任员工和投资者持有。
10/29/2025 9:40:00 AM

逼近5万亿美元!英伟达GTC深夜爆拉市值,Vera Rubin超级芯片首露面

昨夜,英伟达让人眼花缭乱。 从大规模 GPU 部署和量子突破,到安全的 AI 工厂、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黄仁勋在 NVIDIA GTC Washington 的舞台上勾勒出了美国 AI 世纪 (America’s AI century) 的蓝图。 黄仁勋 Keynote 演讲后,英伟达股价应声上涨,今天涨幅已经达到 4.98%,这也使得英伟达的市值增加 2300 多亿美元,来到了前所未有的 4.89 万亿美元,此前甚至触及 4.94 万亿美元!
10/29/2025 9:18:57 AM

刚刚,OpenAI股改完成,非营利主体更名

刚刚,OpenAI宣布已完成资本结构重组。 这就意味着,OpenAI上市的道路已经铺平,而软银前几天刚批准的225亿美元投资,也将顺利到账。 具体来说,OpenAI重组后,非营利主体(即原本的OpenAI Nonprofit)改名为OpenAI Foundation,继续掌控营利实体——持有营利实体的26%股份,目前估值约1300亿美元。
10/29/2025 9:14:33 AM

高维时序预测的ImageNet时刻!首个高维时序预测基准发布,模型领跑多数据集SOTA

时间序列预测来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维赛场”! 从原来几百维的小数据集到万维系统,时序预测模型面对真实世界,终于不用再“一碰就脆”。 这是来自全华人团队最新研究——业界首个专为高维时间序列预测设计的大规模基准Time-HD。
10/29/2025 9:12:25 AM

Cursor重新定义浏览器-AI代码编辑器的革命性突破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Cursor作为新一代AI代码编辑器,正在重新定义开发者的工作方式。 其最新推出的浏览器代理功能,让AI助手能够直接控制Web浏览器,实现应用测试、无障碍审计、设计转代码等复杂任务,为开发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动化体验。 通过访问控制台日志和网络流量,AI能够深入调试问题并自动化执行全面的测试工作流程。
10/29/2025 9:09:48 AM
阿丸笔记

超越英伟达Describe Anything!中科院 & 字节联合提出「GAR」,为DeepSeek-OCR添砖加瓦

近期,DeepSeek-OCR提出了“Vision as Context Compression”的新思路,然而它主要研究的是通过模型的OCR能力,用图片压缩文档。 那么自然图像是否也能作为文本的压缩呢? 中科院&字节联合提出的「Grasp Any Region」提供了新思路。
10/29/2025 9:09:46 AM

Excel新AI插件!华尔街「表哥表姐」对手来了

Claude牵手微软,准备进军华尔街,在金融服务领域插一脚了! Anthropic宣布他们正在通过一个Claude For Excel来实时对接市场数据和投资组合等金融领域数据。 Claude正在分析一份包含Acme Grille, Inc.
10/29/2025 8:52:00 AM

微调已死!「共识机制」实现提示词自我进化,性能飙升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正经历一场由「模型微调」向「上下文工程」的范式转变。 通过在输入中引入更明确的指令和更丰富详实的知识,「上下文工程」既无需投入高昂的训练成本,亦不依赖开源模型权重参数,同时能够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更强的可解释性,正逐渐成为构建高性能、可扩展且具备自我改进能力的 AI 系统的核心范式。 正因如此,「微调已死」成为了AI领域近期广泛认可的热门话题。
10/29/2025 8:40:00 AM

AI大变局:拐点不在云端,而在边缘

AI模型开发转向边缘,将高性能计算带到设备端。 LLM在边缘面临功耗、可靠性和工业用例挑战,需SLM/VLM、分布式智能体及安全防护,谨慎部署。 译自:The AI Inflection Point Isn't in the Cloud, It's at the Edge[1]作者:Alex WilliamsAI模型开发已达到一个拐点,将通常为云保留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带到边缘设备。
10/29/2025 1:11:00 AM
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