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读万卷书,大模型就能「看」懂视觉世界?Meta揭秘LLM视觉先验的起源

一个只见过文本的大语言模型(LLM),在从未直接看过图像的情况下,竟然能学到可迁移到视觉任务的先验能力 —— 这是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与牛津团队新论文的发现。 近日,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与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发布了一篇长达 33 页的重磅论文,通过超过 100 组受控实验、耗费 50 万 GPU 小时的庞大研究,系统性地揭开了 LLM 视觉先验的来源。 作者提出,视觉先验可分为「推理先验」和「感知先验」,并给出了一套预训练的数据混合配方,用于在只用文本预训练阶段就「播下」视觉能力的种子。
10/11/2025 6:05:23 PM

超越ZIP的无损压缩来了!华盛顿大学让大模型成为无损文本压缩器

当大语言模型生成海量数据时,数据存储的难题也随之而来。 对此,华盛顿大学(UW)SyFI实验室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LLMc,即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自身进行无损文本压缩的引擎。 基准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维基百科、小说文本还是科学摘要等多种数据集上,LLMc的压缩率都优于传统的压缩工具(如ZIP和LZMA)。
10/11/2025 6:05:23 PM

告别AI“乱画图表”!港中文团队发布首个结构化图像生成编辑系统

CUHK MMLab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AI竟然画不好一张 “准确” 的图表? AI生图标杆如FLUX.1、GPT-Image,已经能生成媲美摄影大片的自然图像,却在柱状图、函数图这类结构化图像上频频出错,要么逻辑混乱、数据错误,要么就是标签错位。
10/11/2025 5:21:17 PM
鹭羽

风波再起,OpenAI被指通过警方向AI监管倡导者施压,马斯克锐评其「建立在谎言之上」

最新消息,一名因倡导制定 AI 监管法案的参与者收到了 OpenAI 送来的传票,并被警察上门施压,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 几个小时前,一位名为 Nathan Calvin 的 X 网友发推文称,「一个周二晚上,我和妻子正准备吃晚饭,一位副警长敲门,递给了我一张 OpenAI 的传票」。
10/11/2025 4:31:00 PM
机器之心

NeurIPS 2025 Spotlight | PhysX-3D:面向真实物理世界的3D资产生成范式

本论文第一作者曹子昂,南洋理工大学博士二年级,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3D AIGC 和具身智能。 主要合作者为来自南洋理工大学陈昭熹和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潘亮,通讯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刘子纬教授。 论文链接::ht 代码: 生成正从纯虚拟走向物理真实,现有的 3D 生成方法主要侧重于几何结构与纹理信息,而忽略了基于物理属性的建模。
10/11/2025 4:26:00 PM
机器之心

告别“提示词魔咒”?通义千问发布Qwen3-VL官方指南,手把手教你调用最强视觉模型

编辑 | 听雨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就在今天,通义千问发布了Qwen3-VL官方指南,并将其称为“Cookbooks”烹饪书。 图片这本“烹饪书”可谓让用户告别“魔咒”。 因为对于强大的AI模型,尤其是多模态模型,我们常常需要反复尝试、精心设计非常复杂和精确的指令(即“提示词”),才能让模型输出理想的结果。
10/11/2025 4:10:59 PM
听雨

“现阶段就差数据了”Figure 03登《时代》最佳发明榜封面,CEO放话了

刚发布第三代机器人Figure 03、收获全网关注的Figure,很快又因CEO的言论再度引发热议? 事情是这样婶儿的……有网友发推文表示:Figure CEO Brett Adcock最近接受了《时代》采访,《时代》称Figure 03仍存在重大问题,尚未适用于日常工作。 当被问及还需要什么时,Brett回答:数据。
10/11/2025 3:55:41 PM

UC伯克利大牛预警:留给人类能干的活,只剩5年了!

折衣、做饭、拖地,五年后可能都不用你亲自动手! UC伯克利教授、机器人顶级专家Sergey Levine预言:2030年前,机器人就能像家政阿姨一样,独立打理整个家庭。 这不是炫技演示,而是「自我进化飞轮」即将启动的信号。
10/11/2025 3:55:08 PM

陶哲轩用GPT5-Pro跨界挑战!3年无解的难题,11分钟出完整证明

陶哲轩与GPT-5 Pro这对搭档再大发神威,解决了一个3年无人解决的难题。 而且是“不太在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问题:微分几何领域的开放问题。 要知道,陶哲轩擅长的分析、数论、组合学等研究的往往是整数、函数、算子的性质。
10/11/2025 3:44:23 PM

77岁「AI教父」Hinton:AI早有意识!我们打造的智能,可能终结人类文明

当大家热议AI算力与应用之时,「AI教父」Hinton猛地扯回「何为人」的原点。 几十年来,Hinton像一位耐心的炼金术士,致力于将模仿大脑运作的理论,锻造成驱动现代AI的强大引擎。 然而,这位创造者如今却站在了自己创造物的阴影之下,发出了沉重的警告。
10/11/2025 3:38:01 PM

Anthropic 最新研究:仅需250份恶意文档,大模型即可被攻陷,无关参数规模

2025年10月8日,英国AI安全研究院、Anthropic、艾伦·图灵研究所与牛津大学OATML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打破了业界关于“大模型越大越安全”的核心假设。 这项研究题为《Poisoning Attacks on LLMs Require a Near-constant Number of Poison Samples》,论文发表于arXiv。 研究团队发现,只需约250个恶意文档,就足以在任意规模的大语言模型(LLM)中植入可触发的后门(Backdoor)。
10/11/2025 3:18:35 PM

医学文献也有「AI专职助手」:LEADS帮研究者节省近三成时间,比通用大模型更懂医学综述

编辑丨%AI 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类科研工作里,它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加强循证医学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训练和评估不足而受到限制。 考虑到这种情况,美国 KeiJi AI 牵头了一项研究,提出了 LEADS,这是一种 AI 基础模型,该模型在 633,759 个样本上进行了训练,并于测试中达到了 0.81 的召回率与 0.85 的数据提取准确率。 相关研究内容以「A foundation model for human-AI collaboration in medical literature mining」为题,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发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1/2025 2:35:00 PM
ScienceAI

找出iPhone漏洞,库克给你200万美元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挖出一个普通漏洞,最高奖励200万美元(1420万人民币)。 挖到一个特殊漏洞,奖金更是高达500万美元(3560万人民币)。
10/11/2025 2:32:50 PM
时令

斯坦福新论文:微调已死,自主上下文当立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是时候为传统微调献上挽歌了。 一项全新研究,刚刚又给微调致命一击。
10/11/2025 2:12:42 PM
时令

熬死5家初创公司老鸟揭露业内残酷真相:70%的Agent产品系OpenAI套壳,没有上下文和工具,智能体就是笨蛋!无限记忆是陷阱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先坦白一件事:AI Agent 不是魔法。 它们脆弱、多变,更像是喝了咖啡的实习生,而不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员工。
10/11/2025 2:04:09 PM
云昭

Vision-Zero:零数据VLM自我进化!陈怡然团队提出零监督训练新范式

本文作者包括来自杜克大学的汪勤思、林阅千、李海教授、陈怡然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刘博,马里兰大学的周天翼教授,和 Adobe 的研究员施靖、万锟、赵文天。 开源代码&模型:::,但训练过度依赖人工标注的数据与精心设计的强化学习奖励。 这种依赖带来数据稀缺问题:多模态标注成本高昂,限制了训练数据的规模与多样性。
10/11/2025 1:51:21 PM

首家AIOS落地来自vivo:个人化智能复刻人类思维,手机还能这样用

真正实用化的生成式 AI,应该是这个样子 ——作为助手可以帮你代打电话,根据你的选项进行应答,还能引导对方转人工:功能覆盖多个场景,连接大量第三方应用,实现多智能体的一键协同:拍照时可以 AI 修图消除路人,live photo 也可以:昨天刚刚结束的 2025 年 vivo 开发者大会上,我们看到了 vivo 展示的全新端侧 AI 能力。 这一次,AI 手机终于不再是个概念,而是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的理想助手。 One Model 领衔  模型矩阵重塑手机 AI 体验为什么要说这一次不一样?
10/11/2025 1:20:00 PM
机器之心

陶哲轩:用了GPT-5 Pro后,小尺度、宏观尺度很赞,中尺度有点垮

说起对 AI 的使用,著名数学家陶哲轩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这位菲尔兹奖得主,不仅在数学领域不断拓展边界,如今也积极尝试与 AI 协作,探索人工智能在数学研究中的真正潜力。 他最近使用 ChatGPT-5 Pro 挑战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开放问题,曲率有界的球面(Sphere with bounded curvature),并在过程中详细记录了 AI 在不同层面上带来的帮助与局限。
10/11/2025 1:16: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