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Nature点赞!哈佛、MIT全新开源框架ToolUniverse实现「可编程的科学协作」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科学史的每一次飞跃,往往伴随着工具的革新。 随着近期大模型和智能体的飞速发展,这条路径正在通向一种全新的阶段:“AI 科学家”。 在 AI 赋能科研的前沿,我们正见证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证明 AI 智能体 “能否” 解决特定科学问题,转向思考如何让它 “高效、可靠、规模化” 地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10/10/2025 2:07:00 PM
ScienceAI
管你模型多大,250份有毒文档统统放倒,Anthropic:LLM比想象中脆弱
黑掉一个大模型似乎比人们预期的要简单得多? 在传统观点中,要想攻击或是污染一个具有庞大参数量的大模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从训练数据入手攻击是一个常见的思路,普遍观念认为需要极大量的数据污染,大模型越是规模庞大,污染它所需的训练数据就越多,这与以往的大模型安全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10/10/2025 12:06:00 PM
机器之心
刚刚,Figure 03人形机器人登场,能感知一枚回形针重量
Figure 03为走入家庭和规模化量产而来。 一间屋子里,一个机器人忙个不停。 给人端茶倒水、俯身收拾垃圾,转身清洗餐具,又熟练地将衣物洗净、折叠、归类,可以说是包揽一切家务活。
10/10/2025 12:02:00 PM
机器之心
协同加速,多机器人协作不再「慢半拍」!软硬一体化框架ReCA破解具身智能落地效率瓶颈
从仓库里的物流机器人到科幻电影中的「贾维斯」,我们对智能机器人的想象从未停止。 学术界在模拟器里实现了越来越复杂的协作任务,工业界也让机器人学会了韦伯斯特空翻。 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当下的机器「人」更像是提线木偶,而非真正自主的智能体。
10/10/2025 11:55:00 AM
机器之心
74岁“酒鬼”教授终于拿诺贝尔化学奖了
鹭羽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MOF(金属有机框架)! 获奖科学家分别是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他们在MOF上的杰出贡献:这类材料就像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手提包——可以在小体积中储存大量气体。
10/10/2025 10:08:49 AM
鹭羽
全球首款!云深处发布全天候人形机器人重塑行业应用!
在具身智能加速产业化的浪潮下,人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实用化落地价值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 当前市面主流产品面对户外淋雨、潮湿粉尘、昼夜温差等真实作业环境时“难以胜任”,实用化落地进程受阻。 而这一行业痛点,被云深处科技彻底打破。
10/9/2025 5:58:22 PM
时令
化学反应的「全景地图」来了,机器人帮科学家导航高维实验空间
编辑丨&不知道诸位读者在做实验的时候是否经历过一些玄学——明明步骤都是一样的,但就是因为某些奇异的问题,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人类化学家只能探索这些流形的一个有限子集,对反应超空间的理解仍然是零碎的 。 产率分布是平滑还是波状?
10/9/2025 4:35:00 PM
ScienceAI
OpenAI奥特曼认错:我天生不适合管理公司
OpenAI最近的动作属实让人眼花缭乱了! 一边是火爆出圈的Sora 2,另一边是各种引人注目的投资合作(入股AMD、获得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等等),而且还在几天前的开发者日上发布了一大堆新品。 人们不禁要问了,OpenAI这是要干啥?
10/9/2025 3:18:09 PM
一水
阿里亲身入局具身智能!Qwen内部组团,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带队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Qwen团队内部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具身智能小分队! 这一消息由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林俊旸(Justin Lin)在上对外公开。
10/9/2025 3:17:37 PM
衡宇
VaseVQA:古希腊陶器多模态智能体与基准测试平台
我们构建了VaseVQA,一个专注于古希腊陶器的大规模视觉问答数据集。 在该数据集上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s)进行fine-tuning,我们采用SFT-then-RL的训练范式,并提出“诊断式”奖励机制,将SFT评估结果转为监督信号,以弥补MLLMs在薄弱任务类型上的推理能力缺陷。 ,文化遗产领域仍然缺乏专门的数据集。
10/9/2025 2:51:00 PM
新闻资讯
更高智商更快思考!蚂蚁开源最新万亿语言模型,多项复杂推理SOTA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又一个万亿参数级国产模型开源了! 就在刚刚,蚂蚁正式发布百灵大模型的第一款旗舰模型——.
10/9/2025 2:48:22 PM
时令
黄仁勋回应AMD送股OpenAI:很高明的交易,OpenAI没钱给我付账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黄仁勋出面回应竞争对手的大动作了。 面对AMD拿出公司10%股权换取OpenAI订单的操作,老黄接连用了两次“惊讶”(surprised/suprising)这个词,还称这招”挺高明的”(it’s clever)。 考虑到他们对下一代产品如此兴奋,这真是富有想象力、独一无二、令人惊讶。
10/9/2025 1:43:48 PM
梦晨
备受Meta折磨,LeCun依旧猛发论文!新作:JEPAs不只学特征,还能精准感知数据密度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备受Meta审核规定“折磨”,依旧猛发论文! 表示可能要辞职的LeCun带着最新研究来了,仍然和三位FAIR同事合作。
10/9/2025 1:23:39 PM
闻乐
700万参数击败DeepSeek R1等,三星一人独作爆火,用递归颠覆大模型推理
Training Small, Thinking Big.大模型的推理架构颠覆的未免有些太快了。 今年 6 月,来自 Sapient Intelligence 的研究者提出了分层推理模型(HRM),用循环架构打破了传统思维链(CoT)的架构限制,对大模型推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HRM 仅包含 2700 万个参数(大约比最小的 Qwen3 0.6B 模型小 22 倍),仅使用 1000 个训练样本,便在复杂的推理任务上取得了卓越的性能。
10/9/2025 1:05:00 PM
机器之心
Qwen要入局机器人了:林俊旸官宣成立具身智能团队
已经成为开源模型领头羊的 Qwen,终于要开始入局机器人了。 昨天,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负责人林俊旸在社交媒体上官宣,他们在 Qwen 内部组建了一个小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团队,旨在提供更强基座模型,同时表示「多模态基础模型正转变为基础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可以利用工具和记忆通过强化学习进行长程推理,它们绝对应该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这一举动让关注 Qwen 的开发者兴奋不已。
10/9/2025 1:01:00 PM
机器之心
NeurIPS 2025 Spotlight | 只需一条演示,DexFlyWheel框架让机器人学会「自我造数据」
当我们谈论机器人灵巧操作时,数据稀缺始终是悬浮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大模型、自动驾驶领域纷纷依靠海量数据 “涌现” 出强大能力的今天,机器人灵巧操作依然困在数据瓶颈。 近期,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 PsiBot 灵初智能提出首个自我增强的灵巧操作数据生成框架 ——DexFlyWheel。
10/9/2025 12:59:00 PM
机器之心
更大,还能更快,更准!蚂蚁开源万亿参数语言模型Ling-1T,刷新多项SOTA
Ling-1T给效率革命交了一份更贴近场景的答卷——万亿级储备,百亿级开销,产业级落地。 规模、速度与推理精度,其实可以兼顾。 完全测不过来了。
10/9/2025 11:03:00 A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