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谷歌量子计算机打造者
西风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刚刚,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今年颁给了量子力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John Clarke、Michel H.
10/7/2025 7:27:11 PM
闻乐
ChatGPT内嵌App!OpenAI开发者日全览,Agent工具链+应用生态+模型API多箭齐发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OpenAI开发者日2025,新品发布密度远超往年。 奥特曼带着一系列最新内容来了——.
10/7/2025 12:50:17 PM
西风
刚刚,OpenAI开发者大会重磅发布:AgentKit、Codex正式版、Apps SDK与Sora 2 API
OpenAI 今年的开发者大会(OpenAI DevDay 2025)正在进行中。 Keynote 一开场,山姆・奥特曼便分享了 OpenAI 这两年取得的成绩:400 万开发者、8 亿周活 ChatGPT 用户、API 每分钟 60 亿 token 消耗量。 更重要的是,OpenAI 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可真是发布了不少东西,简单总结起来包括:AgentKit、Codex 正式版、ChatGPT 内置应用与 Apps SDK、gpt-realtime-mini、gpt-image-1-mini、Sora 2 API、GPT-5 pro API。
10/7/2025 10:16:00 AM
机器之心
清华、NVIDIA、斯坦福提出DiffusionNFT:基于前向过程的扩散强化学习新范式,训练效率提升25倍
清华大学朱军教授团队, NVIDIA Deep Imagination 研究组与斯坦福 Stefano Ermon 团队联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扩散模型强化学习(RL)范式 ——Diffusion Negative-aware FineTuning (DiffusionNFT)。 该方法首次突破现有 RL 对扩散模型的基本假设,直接在前向加噪过程(forward process)上进行优化,在彻底摆脱似然估计与特定采样器依赖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训练效率与生成质量。 文章共同一作郑凯文和陈华玉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
10/7/2025 10:10:00 AM
机器之心
用四大章节,总结AI智能体交互设计的高频问题
过去一年里我带领我的 UI 小伙伴深耕 AI agent 领域,在人机对话的细节里摸爬滚打,攒下了一些带实战温度的 EXP,趁着有更新的热情分享给大家。 和传统交互不同,AI 智能体的设计处处藏着 “反常识” 的坑:精心设计的表单,使用体验却很割裂;花心思做的图文混排卡片,反而让对话逻辑变得混乱;自以为贴心的预输入提示词,要么被用户忽略,要么限制了真实需求的表达……. 今天我把这些踩过的坑拆解成具体场景 ,希望这些经验能帮 UI 小伙伴少走些弯路,毕竟让 AI 智能体真正 “懂用户、好用、不添乱”,需要在一次次的试错里摸索出更清晰的解决方案。
10/7/2025 12:37:21 AM
MoeDesigner
苹果再发论文:精准定位LLM幻觉,GPT-5、o3都办不到
苹果这几天真是进入了论文高产期,时不时就有新的研究发布出来。 就在近日,苹果又发布了一篇引发学界与业界关注的重磅论文。 这篇论文非常有意思,它用强化学习训练模型,让模型能够准确标出答案中哪些部分是幻觉(hallucinated)。
10/6/2025 6:34:00 PM
机器之心
多个编码智能体同时使用会不会混乱?海外开发者热议
AI 编程工具的进步速度正在迅速加快。 如果各位读者从事涉及代码相关的工作,应该很能察觉到近两年 AI 编程能力的进化幅度,GPT-5 和 Gemini 2.5 等最新前沿大模型已经让开发者在实际任务中一定程度实现了自动化,近期发布的 Sonnet 4.5 又再次推动了这一进展。 再结合现在已经非常成熟 CLI、IDE 工具等的辅助,采用编码智能体进行开发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0/6/2025 6:29:00 PM
机器之心
EMNLP 2025 | CARE:无需外部工具,让大模型原生检索增强推理实现上下文高保真
近日,来自 MetaGPT、蒙特利尔大学和 Mila 研究所、麦吉尔大学、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发布 CARE 框架,一个新颖的原生检索增强推理框架,教会 LLM 将推理过程中的上下文事实与模型自身的检索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该框架现已全面开源,包括训练数据集、训练代码、模型 checkpoints 和评估代码,为社区提供一套完整的、可复现工作。 项目主页::: & 数据集:“外部搜索”到“原生检索”的转变1、现有方法的困境目前解决上下文保真度问题主要有两条路:1.
10/6/2025 6:22:00 PM
机器之心
亚马逊“盲眼”机器人30秒跑酷首秀惊艳!华人学者领衔
henry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你见过这样的“盲眼”机器人demo吗? 它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没有摄像头、雷达或任何感知单元——主动搬起9斤重的椅子,爬上1米高的桌子,然后翻跟头跳下。
10/6/2025 2:32:07 PM
henry
重生之在《我的世界》做山姆·奥特曼:网友在线手搓ChatGPT
henry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逆天,太逆天。 一老哥在《我的世界》上手搓了一个ChatGPT!
10/6/2025 2:21:59 PM
henry
Sora2还在5秒打转,字节AI生视频已经4分钟“起飞”
鹭羽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从5秒到4分钟,Sora2也做不到的分钟级长视频生成,字节做到了! 先来看一个前方潜水员拍摄的“真实”海底世界Vlog:视频链接:,有发现么?
10/6/2025 2:12:11 PM
鹭羽
开源仅一周,鹅厂文生图大模型强势登顶,击败谷歌Nano-Banana
一夜之间,文生图领域的「王座」被国产大模型拿下! 主角是腾讯混元团队发布并开源仅一周的原生多模态生图模型 —— 混元图像 3.0(HunyuanImage 3.0)。 在国际权威 AI 模型评测榜单 LMArena 上,HunyuanImage 3.0 一举超越了谷歌风头无两的 Nano-Banana 以及字节的 Seedream 4.0,位列文生图(Text-to-Image)综合榜单和开源榜单第一。
10/5/2025 8:36:00 PM
机器之心
Meta FAIR田渊栋唯一作者发文:拆解模型「顿悟时刻」
早在 2021 年,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了深度神经网络常常表现出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模型在早期训练阶段对训练数据的记忆能力较弱,但随着持续训练,在某一个时间点,会突然从记忆转向强泛化。 类似于「顿悟时刻」,模型在某一刻突然理解了数据的内在规律。 这种现象被称为「grokking(延迟泛化)」。
10/5/2025 8:09:00 PM
机器之心
从「知题」到「知人」:UserRL让智能体学会「以人为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古人早已洞见:真正的人类智慧,不仅仅在于公式推演、掌握技艺,更是能理解他人、洞察人心。 今天的大语言模型已能在代码、数学与工具使用上出色地完成任务,然而距离成为真正的用户伙伴,它们依旧缺少那份 “知人” 的能力。
10/5/2025 7:59:00 PM
机器之心
推理token减少46%!Meta新方法缩短思维链,告别重复推导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大模型老走重复步骤,导致思维链越来越长怎么办? Meta、Mila-Quebec AI Institute、蒙特利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联合提出元认知复用(Metacognitive Reuse) 机制。
10/5/2025 4:59:54 PM
时令
Nature | 大幅加速多元电催化剂的科学发现,MIT等推出多模态人工智能-机器人平台CRESt
作者 | 论文团队编辑 | ScienceAI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multimodal robotic platform for multi-element electrocatalyst discovery》的研究论文。 该工作展示了一种多模态机器人平台 CRESt(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通过将多模态模型(融合文本知识、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信息)驱动的材料设计与高通量自动化实验相结合,大幅提升催化剂的研发速度和质量。 论文地址:。
10/5/2025 3:16:00 PM
ScienceAI
北大校友、华人学者金驰新身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副教授
今天,华人学者金驰(Chi Jin)宣布他在普林斯顿晋升为终身副教授。 金驰于 2019 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 在普林斯顿的 6 年任期内,他在 AI 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迅速提升。
10/4/2025 2:51: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