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理论

十年磨剑:云势数据以 AI 重构全球客户服务生态

某汽车客户通过云势数据 ConnectNow 电话机器人客户服务系统,引导终端用户处理设备故障问题。 该系统可以支持 10 种语言,语音识别和故障信息录入准确率超过 90%,每年省 550 万元。 这个案例数字的背后,是云势数据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十年技术沉淀的爆发。
7/30/2025 5:52:19 PM
鸢玮

逆天!旧Mac上能run千亿参数SOTA!效果惊人:一次生成游戏,0修改!本地大模型拐点来了!网友:别被大模型叙事带偏了(附指南)

编辑 | 伊风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起猛了,连老电脑都能跑智谱家新一代的 SOTA 模型了! 一篇来自技术人 Simon Willison(Python 知名 Web 框架 Django 的共同创始人)的实测文章,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热议:“我 2.5 年高龄的旧笔记本,现在不仅能在本地跑千亿参数模型,甚至还能用它写出一款完整的 JavaScript 太空入侵者游戏。 ”图片 这个模型,正是昨天新鲜出炉的 GLM-4.5 系列。
7/30/2025 2:11:55 PM
伊风

全球首次,「AI记忆」开源落地!MIRIX同步上线APP

还记得第一次用 GPT 写邮件的惊喜吗? 却也一定遇到过今天的 AI「忘性」——聊得再深入,窗口一关,历史烟消云散。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从「对话」到「记忆」,将是AI进化的必经之路。
7/30/2025 9:15:00 AM

科学能力太强,这个多模态推理「六边形战士」被严重低估!Intern-S1开源登顶

在人声鼎沸的WAIC 2025上,一款堪称「全能高手 科学明星」合体的大模型,由于在科学方面太优秀,反倒显得低调——但它的能力却无法被忽视。 它能精准解析分子结构、看懂地震波图、推演化学反应路径……7月26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发布并开源「书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Intern-S1。 它不仅多模态能力全球开源第一,文本能力比肩国内外一流模型,科学能力全模态达到国际领先。
7/30/2025 9:05:00 AM

狂拿大模型明星订单,一家清华系HPC-AI Infra公司浮出水面

不靠囤算力,拿下数家大模型明星公司订单。 93年创始人掌舵的清华系计算创业公司,有点出其不意。 2023上半年,百模大战开启,模型预训练需求空前爆发,在算力焦虑下,囤积算力成为一种趋同性动作,更充裕的算力几乎就等于金额更高的订单。
7/30/2025 8:47:00 AM

每个人的AI科学助手!全球首个通用科学智能体来了,全网资源+1.7亿学术文献让科研效率狂飙

全球首个通用科学智能体,亮相WAIC! 就在这届WAIC的未来发展论坛上,上海交大青年博导、CVPR满分论文得主张林峰,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与上海交大陈思衡,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科研智能体SciMaster。 SciMaster是属于每个人的专家级科研助手,可以结合全网资源和1.7亿科学文献,帮你扫清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7/30/2025 8:45:00 AM

AI和云基础设施初创企业E2B如何成为88%的财富100强企业的必备选择

专为智能体设计云基础设施的初创公司E2B,已完成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的2100万美元A轮融资,借势企业对AI自动化工具需求的激增。 据该公司透露,目前已有88%的《财富》100强企业签约使用E2B平台,这凸显了企业对智能体技术的迅速采纳。 本轮融资吸引了现有投资者Decibel、Sunflower Capital和Kaya的参与,以及包括Docker的前CEO Scott Johnston在内的知名天使投资人的加入。
7/30/2025 7:20:00 AM
Michael

大模型中的嵌入向量

前面文章和小伙伴们聊了 Tokenizer,经过 Tokenizer 之后,自然语言变为 Token,那么大模型就可以直接训练 Token 了嘛? 还不行! 接下来还有一个词嵌入的环境,英文就是 Embedding,Embedding 实际上就是将 Token 转为张量,在有的场景下,Embedding 也指张量本身。
7/30/2025 4:15:00 AM
江南一点雨

数据才是AI的真正护城河啊!

一位做AI创业的朋友跟我抱怨:"模型架构都差不多,算力也能买到,为什么我们的模型就是比不过大厂? " 我问他:"你们用什么数据训练的? " 他说:"Common Crawl啊,大家不都用这个吗?
7/30/2025 4:00:00 AM
大数据AI智能圈

30万岗位将被AI吞噬?印度2830亿美元软件业迎来「清算时刻」!

AI裁员潮来袭,印度引以为傲的软件产业正面临一个严峻的「清算时刻」。 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重塑,或将导致印度IT业面临10万至30万人的裁员潮! 对于印度的IT公司而言,刚刚过去的是一个令人失望的财报季。
7/30/2025 3:55:00 AM

OKR框架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

一、OKR框架概述定义:目标与关键成果(OKR)是一个目标设定框架,旨在帮助组织定义和跟踪目标(即要实现的目标)及其相关关键成果(即衡量进度的方法)。 OKR起源于英特尔,后因谷歌和约翰·杜尔的著作《衡量重要的事情》而广为推广。 OKR通常设定在不同的层级,包括公司、团队、个人,并且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
7/30/2025 2:00:00 AM
晓晓

TTD-DR:基于测试时(Test-Time)扩散的深度研究Agent突破

谷歌在扩散技术领域持续发力。 这次,他们将扩散技术应用于深度研究agent,专门用于优化研究报告生成过程。 该方法在长篇研究任务中对比OpenAI Deep Research取得了69.1%的胜率。
7/30/2025 2:00:00 AM
无影寺

领导者的认知跃迁:MLPO如何通过多智能体训练实现能力突破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大语言模型(LLM)在翻译、问答等任务中展现了卓越能力,但其在事实准确性与复杂推理上仍存在显著缺陷。 为弥补这一短板,多智能体(Multi-Agent)范式被研究者提出:通过多个LLM协同工作(如辩论、验证、纠错),利用集体智慧超越单一模型的局限。
7/30/2025 1:00:00 AM
肆零柒

自回归模型杀回图像生成!实现像素级精准控制,比Diffusion更高效可控

当下的AI图像生成领域,Diffusion模型无疑是绝对的王者,但在精准控制上却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精确视觉控制、平衡多模态输入以及高昂的训练成本方面仍面临挑战。 有没有一种更高效、控制更精准的范式?
7/30/2025 1:00:00 AM

“AI搭子”是否会替代传统组织形式,AI Agent原生是否会成为企业新的存在的方式?

十年前互联网变革时《浪潮之巅》《必然》《个体崛起》的启示还记忆犹新,今天,网红搭子、直播带货、短视频,就已经切切实实地在生活中常态化了。 可以看到,这些新兴产业形态背后,是一个个为了同一目标,动态组队的个体。 这也刚好印证了《个体崛起》一书的预言:互联网时代,个人正在从组织中分裂出来,未来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企业,而是个体。
7/30/2025 12:02:00 AM

GMI Cloud 于 WAIC 2025 展现全栈 AI 基建实力,破解出海成本与效率难题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 7 月 26 日至 29 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展,全球领先的 AI Native Cloud 服务商 GMI Cloud 在此次大会上精彩亮相。 作为全球六大 Reference Platform NVIDIA Cloud Partner 之一,GMI Cloud 携全栈产品矩阵、创新工具及前沿技术成果,在 H1 核心技术馆 A122 展位及 H4 FUTURE TECH 创新企业展区,通过产品展示、技术体验、专家分享、跨界互动等多元形式,与全球开发者、AI 企业及生态伙伴共探 AI 算力新未来,成为展会焦点之一。 在本次大会上,GMI Cloud 集中展示了三大核心产品,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 AI 基础设施交互体验。
7/29/2025 6:07:22 PM
云昭

又一国产最强!GLM4.5正式开源,真实测,全栈开发能力封神,免费可玩。对话刘昊然:南京照相馆PPT着实震撼!智谱背后技术公开了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今天凌晨,智谱新开源了自家的最强模型 GLM 4.5。 从官方发布了的博客看,这次发布聚焦在了三项能力:推理、coding 和 Agentic 任务。 圈里一些朋友反馈看,说它拿下了新一轮的卷王宝座,小编反而觉得 GLM 这次发布没那么简单,有几项新的功能,可以说市面上仅此一家。
7/29/2025 4:01:45 PM
云昭

掌控 AI 智能体自主性:五级框架下的人机协作之道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在AI飞速发展的时代,AI 智能体自主性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 一方面,它能够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应用,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另一方面,若不当使用,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风险。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等前沿 AI 技术的飞速进步,AI 智能体的自主性不再是停留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它已逐渐走进现实,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7/29/2025 9:24:21 AM
肆零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