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Adobe 招聘新标准:鼓励求职者使用 AI 展现“创造力+技术”双重技能

Adobe 首席传播官斯泰西·马蒂内特(Stacy Martinet)近日向《财富》杂志透露,该公司正在积极鼓励求职者在申请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并指出利用 AI 创作的作品样本或设计往往更能脱颖而出。 马蒂内特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沟通、营销和创造方式,Adobe 正在寻找兼具创造力和技术技能的人才。 她强调:“那些将创造性技能与人工智能熟练程度相结合的人将拥有竞争优势,而我们正在寻找这种组合。
10/13/2025 10:12:29 AM
AI在线

Android 用户福音:OpenAI Sora 登陆 Google Play,已开放北美预注册

继此前在苹果 iOS App Store 上线后,OpenAI 旗下热门 AI 视频生成应用程序 Sora 现已出现在谷歌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这表明该应用即将正式登陆 Android 平台。 根据科技媒体 Android Police 与知名应用数据库 APKMirror 创始人 Artem Russakovskii 的发现,Google Play 上的 Sora by OpenAI 应用目前已开始接受预注册。 与 iOS 版本的情况类似,Google Play 上的 Sora 目前仅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北美国家开放预注册。
10/13/2025 10:12:11 AM
AI在线

​马斯克 xAI 在孟菲斯开建全球最大污水处理厂,年节约饮用水达 190 亿升

近日,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在得克萨斯州孟菲斯正式启动了一项耗资8000万美元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该项目旨在减轻当地含水层的压力,并通过污水回收再利用来缓解孟菲斯的饮用水短缺问题。 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全球最大的陶瓷膜膜生物反应器(MBR),配备13000个膜模块,设施的总面积超过90万平方英尺,约合83613平方米,相当于16个足球场的大小。
10/13/2025 10:12:11 AM
AI在线

软银豪赌AI未来!计划抵押 Arm 股份融资 50 亿美元

近日,有消息透露,软银集团正在积极谋划通过抵押其持有的 Arm 部分股份,筹集一笔高达 50 亿美元的新贷款。 这一举动旨在进一步加大对 OpenAI 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如果这笔融资顺利完成,软银以 Arm 股票为抵押的借款总额将达到 185 亿美元。
10/13/2025 10:12:10 AM
AI在线

Adobe 招聘新趋势:AI 助力应聘者脱颖而出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dobe 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开始鼓励应聘者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Adobe 的首席传播官 Stacy Martinet 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指出,利用 AI 生成的作品样本或设计会让应聘者更加引人注目。 她表示,Adobe 正在寻找那些能够将创造力与技术技能相结合的人才。
10/13/2025 10:12:04 AM
AI在线

AI“无意识实体”:俄亥俄州提案禁止人工智能拥有法律人格及“结婚权”

俄亥俄州利金县(Licking County)众议员、同时担任州众议院技术与创新委员会主席的 Thaddeus Claggett 上个月提出了一项法案,旨在明确界定人工智能系统为“无意识实体”(Non-Conscious Entity),从而在法律层面禁止 AI 拥有法律人格。 该法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阻止 AI 获得人类享有的法律权利,特别是禁止 AI 与人类或其他 AI 之间进行“结婚”。 Claggett 在接受采访时阐明了他的担忧:“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像人类,我们必须在法律中明确禁止这些系统在行为上拥有人的身份。
10/13/2025 10:12:04 AM
AI在线

触目惊心!央视曝光 AI 论文“黑工厂”:枪手靠模板+AI 一天炮制30篇论文

中央电视台《财经调查》栏目近日曝光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批量生产论文的代写“黑工厂”,揭示了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惊人效率和运行模式。 据报道,以武汉欢之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构,在高薪招聘所谓的“论文和文字编辑”。 该公司唐主管向记者坦言,他们采用“组稿 AI”的运作模式,操作简单、无需深度人工介入,使得代写效率极高,员工主要依靠“走量”来赚钱。
10/13/2025 10:12:04 AM
AI在线

​OpenAI 或将面临高达十亿美元的罚款,因涉嫌使用盗版书籍训练 AI

据媒体报道,OpenAI 可能很快面临高达十亿美元的罚款。 正在起诉该公司的作者和出版商发现了内部消息和邮件,涉及删除包含盗版书籍的数据集。 原告方希望获得 OpenAI 与其律师之间的通讯记录,认为这些记录可能证明公司存在故意行为。
10/13/2025 10:12:04 AM
AI在线

马斯克杀向游戏行业:挖来 NVIDIA 两员大将,xAI 要造“世界模型”

埃隆·马斯克创立、以 “TruthGPT” 为起点的公司xAI,正在将重心从语言理解转向一个更底层的目标:世界模型(World Model)。 图片这一消息由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在 2025 年 10 月 11 日率先披露。 报道指出,xAI 正在开发“可用于电子游戏与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模型”,并从 NVIDIA 招募了两位研究员 Zeeshan Patel 与 Ethan He 参与其中。
10/13/2025 10:01:15 AM

谷歌Gemini 3.0「全家桶」年度压轴,前端不再需要人类!下周王者降临

Sora 2之后,全网都在等待下一个G点的到来! 本月AI大事纪,当属谷歌DeepMind下一代旗舰模型Gemini 3.0「全家桶」的登场。 传闻称,预计10月22日,Gemini 3.0就要出世了!
10/13/2025 9:59:06 AM
新智元

AI成本超支问题日益严重——这对CIO影响重大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IT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者在估算和控制AI部署成本方面面临挑战,多数AI项目超出预算目标。 尽管企业广泛采用AI技术,但许多IT部门领导者发现难以实现AI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预算不准确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SaaS基准测试公司Benchmarkit和成本治理平台Mavvrik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约85%的机构对AI成本的估算误差超过10%,近25%的机构误差达到50%或以上。
10/13/2025 9:46:45 AM
Grant

“AI版LeCun”自己讲解论文,自我进化智能体框架生成精美演讲视频

AI自己讲明白论文,还能生成更美观的幻灯片。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UCSB)与圣克鲁兹(UCSC)的研究者提出EvoPresent,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学术演讲智能体框架,让AI不仅能“讲清楚论文”,还能“讲得好看”。 从逻辑到审美:科研演讲自动化的瓶颈尽管已有很多系统能将论文自动转化为幻灯片或海报,但它们仍存在三大局限:叙事单一、设计僵化、缺乏反馈。
10/13/2025 9:46:12 AM

马斯克从英伟达挖人做AI游戏!第一步:研发世界模型

马斯克的xAI也入局世界模型了! 想必听到这个消息的Meta、Google DeepMind一定会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冲我们来的? 据《金融时报》(FT)报道,为了增加这场“世界模型大混战”的赢面,今年夏天,xAI已经从英伟达挖来了多名资深研究员来助阵。
10/13/2025 9:37:58 AM

Open Library 任务为何难倒 GPT-5?SWE-Bench Pro 揭示 AI 编程智能体的真实边界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项由 Scale AI 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重磅研究成果——SWE-Bench Pro。 这项研究增强了我们对 AI 编程智能体能力的认知,它不再满足于测试模型能否完成简单的代码修改,而是直面真实企业环境中那些需要修改数百行代码、跨越多个文件的复杂任务。
10/13/2025 9:33:19 AM
肆零柒

让推荐系统听懂你:自然语言命令如何打破“猜你喜欢”的困局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你的女友是否曾对着满屏“短裙”无奈点击“不喜欢”,却无法告诉系统“我想要一条适合秋天的长裙”? 这种推荐系统的“失语症”,正是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最新研究《Interactive Recommendation Agent with Active User Commands》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10/13/2025 9:18:11 AM
肆零柒

永别了,人类冠军!AI横扫天文奥赛,GPT-5得分远超金牌选手2.7倍

IMO、IOI之后,AI再夺奥赛冠军。 刚刚,在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测试中,GPT-5和Gemini 2.5 Pro达到金牌水平! 在理论考试上,Gemini 2.5 Pro总体得分85.6%,GPT-5总体得分84.2%;在数据分析考试中:GPT-5总体得分88.5%,Gemini 2.5 Pro总体得分75.7%。
10/13/2025 9:13:00 AM

Bug变奖励:AI的小失误,揭开创造力真相!

你一定见过那些奇怪的AI画:人物手上多出几根手指、脸部细节怪异,却又带着某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扩散模型明明只「复刻」,为什么还能画出前所未见的作品? 最新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其实,AI的创造力并非「神来之笔」,而是模型架构的副作用。
10/13/2025 9:12:00 AM

告别「解码器饥饿」!中国科学院NeurIPS推SpaceServe,高并发克星

核心突破:首次将LLM推理中的P/D分离思想扩展至多模态场景,提出EPD(Encoder-Prefill-Decode)三阶段解耦,并通过「空分复用」彻底解决编码器引发的行头阻塞问题。 随着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图像理解、长视频分析等场景,其推理流程中的多模态编码(Encoding)阶段正成为性能瓶颈。 当前主流系统(如vLLM)在服务MLLM时,仍沿用「时间复用」(time-multiplexing)策略:GPU先执行视觉/音频编码器,完成后才切换上下文运行文本解码器。
10/13/2025 9:10: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