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Utopai联手LG、中东主权基金加码韩娱,新模型颠覆AI视频格局!

当 Sora 2、Google Veo 3 还在卷短视频逼真度,AI 影视的下一站该是长片叙事了? 在 AI 视频生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主流模型如 Sora 2、Google Veo 3 等已能生成视觉惊艳的短视频片段,但想要创作长视频甚至是影视作品时,AI 模型似乎开始变得力不从心。 然而,在好莱坞,一家 AI 影视公司却已经拔地而起,开始将 AI 影视生成技术从模型验证推向大规模产业化。

当 Sora 2、Google Veo 3 还在卷短视频逼真度,AI 影视的下一站该是长片叙事了?

在 AI 视频生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主流模型如 Sora 2、Google Veo 3 等已能生成视觉惊艳的短视频片段,但想要创作长视频甚至是影视作品时,AI 模型似乎开始变得力不从心。

然而,在好莱坞,一家 AI 影视公司却已经拔地而起,开始将 AI 影视生成技术从模型验证推向大规模产业化。

11 月 3 日,据 Deadline 报道,AI 原生影视工作室 Utopai Studios 与全球创新投资平台 Stock Farm Road(SFR)宣布成立资本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合资公司 Utopai East,以加速韩国影视的国际化进程。 

SFR 背后,一面是 LG 集团继承人 Brian Koo,另一面是阿联酋主权基金推动者 Amin Badr-El-Din。

图片

报道显示,此次合作中 Utopai Studios 将成为 SFR 在娱乐领域的独家 AI 技术合作伙伴,依托 SFR 在韩国规划的 350 亿美元 AI 数据中心枢纽,构建下一代影视制作基础设施。

图片

在这场以韩娱为核心的产业协同背后,隐藏着 Utopai 希望系统性攻克的关键命题:如何让 AI 真正理解并驾驭影视长片的叙事逻辑,进而实现从「短片生成」到 「长片制作」的工业级跨越?Utopai联手LG、中东主权基金加码韩娱,新模型颠覆AI视频格局!

核心问题:为何传统视频模型难以驾驭长片制作?

目前主流视频生成模型(如 Diffusion)的本质还是概率性生成器,它们逐帧或短片段独立生成视频,缺乏对长叙事逻辑的全局规划能力。

当视频生成目标从「生成片段」升级为「制作长片」时,Diffusion 模型的短板开始凸显:

  • 长程一致性崩塌:角色外貌、场景元素在跨镜头时容易出现「漂移」,例如服装颜色突变、人物外貌畸变等。

  • 叙事可控性不足:模型难以理解剧本中的因果链条(如情绪的递进转换),生成的内容往往与导演意图偏离。

  • 物理合理性缺失:模型仅学习 2D 像素统计规律,缺乏对三维空间遮挡、碰撞等规则的认知,易产生反物理的「幻觉」。

Utopai 带来的解决方案则是直击痛点 —— 不再追求单一模型的极致优化,而是通过架构重组,让不同模型各司其职。

技术架构:规划与渲染解耦的协同范式

Utopai 在技术上的重要创新是构建了分层协同架构,其中自回归模型(AR)负责「规划」,扩散模型(Diffusion)负责「渲染」,二者通过统一状态空间耦合。

1.规划层:自回归模型作为「导演大脑」

  • 序列预测机制:AR 模型以剧本为输入,通过前帧预测后帧的机制,生成涵盖角色 ID 向量、摄像机轨迹、光影变化等要素的时空计划。该计划本质是一个机器可执行的「拍摄蓝图」,确保长达数十分钟的片长中元素演进逻辑保持一致。

  • 状态记忆与因果推理:模型能够维护可回放的长程状态记忆,例如追踪角色从第 1 镜到第 50 镜的动作轨迹,避免传统模型因局部生成导致的逻辑断裂。

2.渲染层:扩散模型作为「执行引擎」

  • 条件化生成:扩散模型不再随机「抽卡」,而是严格依据规划层输出的结构化指令(如深度图、光流信号)生成画面。例如,当规划层指定「摄像机以俯角拍摄雨夜小巷」 时,扩散模型就会据此渲染细节。

  • 物理规律注入:通过训练时引入带精确标注的 3D 合成数据,模型学习空间遮挡、材质反射等规则,避免生成内容违反重力或碰撞逻辑。

3.协同接口:统一状态空间

  • 规划层与渲染层通过统一状态空间交换信息:规划器输出未来帧的几何与语义约束,渲染器据此生成像素,并反馈生成结果供规划器优化后续计划。这一闭环解决了扩散模型「生成即遗忘」的缺陷。

简单来说,Utopai 的突破就在于构建了一种融合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协同架构,通过「规划 — 渲染」解耦的协同范式,将 AI 从「画面生成工具」升级为「叙事协作伙伴」。

训练方法论:从 2D 统计到 3D 物理规律的跃迁

Utopai 模型能力的基石是其独特的训练策略,训练的核心是用 3D 物理规律替代 2D 像素统计。

1.预训练阶段:几何与语义对齐

通过使用高质量 3D 合成数据(如虚拟城市、动态物体),训练模型去理解场景的深度信息,如材质属性、运动轨迹等,而非仅学习网络视频的像素分布;通过构建「下一状态预测」「掩码重建」等任务,强制模型推理物体遮挡关系(如角色绕过桌椅而非穿模)。

2.微调阶段:多模态指令遵循

在这一阶段,引入剧本、分镜等专业数据,训练模型将抽象指令(如「史诗感」)转化为具体视觉元素(如低角度镜头、暖色调光影)。

这样的训练方式使模型能处理复杂指令,例如当要求角色「由怀疑转为恍然大悟」时,模型能够协调人物角色的面部微表情、肢体语言、镜头焦距的同步变化,而非简单替换表情贴图。

可量化的技术优势:定义 AI 电影叙事的新指标

当前 AI 视频领域的通用指标(如 FVD、CLIP Score)主要衡量视觉逼真度和文本符合度,但无法有效评估「叙事质量」。

Utopai 的核心优势之一,正是建立一套基于专业影视标准的内部评估体系,其在三个维度超越传统方案:

1.一致性指标

相较于通用模型在几秒后可能出现角色特征「漂移」的现象,Utopai 的系统旨在跨越数十甚至上百个镜头,仍然稳定保持核心角色身份、场景布景和光影逻辑的连续性。这种一致性不是简单的「不变化」,而是按照叙事逻辑的「合理演进」。

2.剧本指令遵从度

Utopai 能够量化生成内容与复杂剧本指令的匹配程度。例如,当剧本要求「角色从犹豫转为决绝」时,AI 模型能通过姿态、视线、镜头语言与光影的协同变化,呈现出符合表演逻辑的情感转变,而非生硬的表情切换。

3.制作效率的跃升

这样的架构能极大优化专业影视制作的前期流程,导演可通过修改时空计划(如调整摄像机轨迹)精准控制生成结果,无需反复「抽卡」,将创意迭代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几天。

Utopai 的实践揭示了一条代表范式转变的技术路径:影视级 AI 模型的未来不是替代 Diffusion 或 AR,而是通过架构创新实现专业化分工。

在这里,AI 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能够理解导演愿景、具备电影级思维的真实创作伙伴。

正如 Utopai 创始人兼 CEO Cecilia Shen 所言:「AI 可以生成无穷选项,但定义品味的永远是会讲故事和有艺术审美的人。」

而此次合作也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联手,更是以韩国为战略枢纽,整合 AI 技术、算力基建与内容生态的系统性布局。

当技术的成本壁垒被 AI 击穿,电影制作的未来将更多地取决于想象力的边界,而非预算的多少。那些曾因「拍不起」而被搁置的宏大叙事,或许正奔跑着拥抱 AI 影视,阔步走向好莱坞大荧幕。

相关资讯

00后以1.1亿美金「掀桌」,硅谷AI将书写影视新传奇 终结制片旧时代

最年轻的工程师,和团队一起将产品卖给 Fortune 500 的客户,从 0 带到 10。 她,22 岁,成立自己的公司 —— Cybever, 以「用 AI 生成高精度 3D 虚拟环境」技术闻名,并卖服务给游戏和影视行业。 她,24 岁,接到了美国五大影视公司的一个电话,他们告诉她,不要再卖工具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下虚拟制片这个方向。
9/6/2025 9:21:00 PM
机器之心

一拖一拽小猫“活了”,Netflix 等噪声扭曲算法让运动控制更简单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噪声扭曲算法,利用光流推导出的结构化噪声来替代传统随机噪声,成功实现了对视频运动的强大控制能力。
2/3/2025 9:37:49 PM
汪淼

DeepSeek+ComfyUI 一天出爆款!如何用AI全流程创作短视频?

短视频时代,AI 工具已经成为设计师和视频创作者的“神助攻”! 尤其是像 DeepSeek 这样的 AI 平台,凭借其强大的 AI 创作能力,正在改变全行业创作的面貌。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制作一个在抖音投放的短视频,来分享如何利用DeepSeek comfy UI 可灵,高效产出AI视频内容。
2/12/2025 6:53:10 AM
团队58UXD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