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OpenAI 离职员工爆料:爆改Meta文化,爆肝、混乱、结果导向......
最近,一位在OpenAI工作了一年的工程师Calvin French-Owen,最近揭示了这家全球最受瞩目的公司内部的真实运作图景。 地址:,他从OpenAI辞职,原因并非外界猜测的内部纷争,而是他希望重新回归创业者的身份。 在他任职的一年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这家人工智能巨头的诸多侧面,并将其观察记录在一篇博客文章中。
7/18/2025 4:35:17 PM
砸钱抢市场,AI 搜索企业 Perplexity 向印度 3.6 亿用户免费赠送原价 200 美元的一年 Pro 服务
AI在线 7 月 18 日消息,据外媒 TechCrunch 17 日的报道,专注搜索的 AI 初创公司 Perplexity 与印度第二大电信运营商 Bharti Airtel 达成独家合作协议,为 Airtel 的 3.6 亿用户提供免费 12 个月 Perplexity Pro 订阅服务,这项服务原价 200 美元(AI在线注:现汇率约合 1437 元人民币)。 Airtel 确认,该合作具有排他性,印度境内其他电信商不得向用户提供 Perplexity 服务,包括免费使用。 印度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代表着 Perplexity 在其他地区难以获得的庞大潜在市场。
7/18/2025 4:09:38 PM
清源
把科研写成 Python:X-Master 用代码拆碎“人类最后考试”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当下,LLM 从最初的对话能力到如今的强大推理能力,AI 模型正在不断进化。 而最新的趋势是从单一的对话模型向通用目的 AI 智能体转变,这一转变有望彻底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 本文将探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推出的 X-Master,它是 SciMaster 系列研究的第一步,目标就是构建通用科学 AI 智能体。
7/18/2025 1:48:49 PM
肆零柒
AI招聘革命:为何专门招应届生?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投简历屡屡碰壁,招聘方总是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 突然有一家公司告诉你:"我们专门招应届毕业生,因为你们是AI时代最有价值的员工。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7/18/2025 9:50:26 AM
阿丸笔记
两位AI传奇预测编程的未来,但你想不到
当你刷着技术动态,忽然看到又一条大胆宣称:“AI将在2026年取代所有程序员。 ”这时,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和亚马逊、谷歌资深工程师Steve Yegge给出了他们的真实预测,结果完全颠覆了这种说法。 他们的观点是:大家都想反了。
7/18/2025 9:35:43 AM
前端小智
一文彻底搞懂智能体Agent基于Function Calling的工具调用
前言AI智能体是指具备一定自主性、能感知环境并通过智能决策执行特定任务的软件或硬件实体。 它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目标。 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Function Calling可以令智能体实现有效的工具使用和与外部API的交互。
7/18/2025 8:46:33 AM
AI大模型应用开发
Codex CLI vs Gemini CLI:谁是更出色的编程智能体?
译者 | 布加迪审校 | 重楼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CLI提高代码理解能力、加快调试速度,并自动执行复杂的编程任务。 像Codex CLI这样的工具将基于AI的强大功能(比如代码生成、重构和内联文档)直接引入到命令行中,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编写、分析和改进代码。 随着谷歌推出轻量级开源替代品Gemini CLI,市场变得更激动人心,Gemini CLI 正迅速普及。
7/18/2025 8:06:07 AM
布加迪
构建专业级AI应用程序的七大高效工具
译者 | 晶颜审校 | 重楼想要像专业人士一样高效地构建AI应用程序? 这7大核心工具必不可少! 你是否曾好奇开发者如何在短短数日内将人工智能构想转化为功能完备的应用程序?
7/18/2025 7:54:02 AM
晶颜
将自主式AI应用于遗留系统时需应对的四大挑战
自主式AI在提升遗留系统转型的效率和速度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鉴于遗留平台的复杂性及其在支持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利用智能体来协助遗留系统迁移和现代化可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幸运的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然而,这需要特殊的远见和规划,以应对在遗留软件环境中部署智能体时出现的众多复杂问题。 自主式AI在遗留系统中的应用:是什么及为何重要自主式AI是一种利用自主智能体来自动化复杂流程的AI技术,与单纯生成内容的GenAI不同,自主式AI可以在软件系统中执行操作。
7/18/2025 7:10:00 AM
Kausik
一行“解”字赢了全场?腾讯 x 普林斯顿发现AI裁判集体走神
想象一下,你向一个AI提问一道数学题:“阿里有21美元,莱拉把她100美元的一半给了他,现在阿里有多少钱? ”接着,你让一个“AI裁判”去评估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一串错误的计算公式,另一个答案只有一个单词:“Solution”(解)。 你认为AI裁判会判定哪个答案正确?
7/18/2025 7:07:00 AM
十年六万引!BatchNorm 封神,ICML 授予时间检验奖
一篇发表于2015年的论文,在十年后,于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2025上,被授予了“时间检验奖”(Test of Time Award)。 这篇论文就是深度学习领域无人不晓的《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者们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方式,成为AI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座关键里程碑。
7/18/2025 7:00:00 AM
具身与离身:智能的两种形态,终将走向何处?
当ChatGPT、通义千问、DeepSeek等大模型凭借海量的知识储备,在问答与创作领域展现出卓越能力时;当春晚舞台灯光亮起,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福兮”身着艳色花袄,踏着欢快的鼓点,灵动地挥转着手绢时,我们已然窥见人工智能发展轨迹中呈现的两种鲜明样貌——一种是脱离物理躯体,在数据洪流中构建认知体系;另一种则是依托实体形态,在现实交互中生长实践能力。 在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今天,智能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分化的态势。 其中,具身智能与离身智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理念,理解这两种智能形态的区别,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更能为探索通用智能的实现路径提供重要启示。
7/18/2025 2:00:00 AM
Yu
港科大团队开发出新 AI 模型:2 至 4 张 X 光片构建 3D 影像,相比 CT 扫描辐射量降低 99%
AI在线 7 月 17 日消息,据中新社报道,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今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其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套创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够在仅需极少量 X 光影像的情况下,快速构建出高质量的 3D 骨骼与器官图像,较计算机体层 (CT) 成像 (简称“CT 扫描”),可大幅降低病人接收的辐射量达 99%。 据AI在线了解,CT 扫描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手术指导以及复杂病况处理,如畸形、骨折和肿瘤等。 然而,CT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暴露于高剂量辐射,这对儿童、孕妇以及需要频繁接受检查的老年人极为不利。
7/17/2025 10:28:58 PM
远洋
OpenAI、Anthropic 研究人员齐声谴责 xAI:安全文化“完全不负责任”
AI在线 7 月 17 日消息,据外媒 TechCrunch 今日报道,OpenAI、Anthropic 等机构的 AI 安全研究人员近日公开发声,批评马斯克 xAI 的安全文化“鲁莽”“完全不负责任”。 目前在 OpenAI 担任 AI 安全研究员的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Boaz Barak 在 X 上发文说:“我原本不打算评论 Grok 的安全问题,毕竟我所在的公司与 xAI 存在竞争关系,但这件事根本不是竞争问题。 我尊重 xAI 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他们处理安全的方式实在太不负责任了。
7/17/2025 3:12:59 PM
清源
ChatGPT 还没学会打电话,谷歌搜索 AI 已经替你电话约服务,还会谈价砍单
谷歌搜索迎来三大 AI 革新:集成最强 Gemini 2.5 Pro 模型、Deep Search 功能随便用、最引人注目的是 AI 代打电话功能。 目前功能在美国上线,未来将全球推广。 谷歌搜索要出新花样了!
7/17/2025 2:55:58 PM
美国青少年 AI 伴侣使用调查:72% 体验过,半数定期使用
AI在线 7 月 17 日消息,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中使用人工智能伴侣(AI 伴侣)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这一趋势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和心理健康风险的担忧。 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青少年曾使用过 AI 伴侣,其中超过半数为定期使用者。 AI 伴侣是专为个人对话设计的聊天机器人,与传统的人工智能助手不同,它们被编程为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
7/17/2025 2:53:01 PM
远洋
加速AI技术落地的有效方法
GenAI的迅速崛起揭示了一个职场现实:一线员工往往比管理人员更快地接受新技术。 AI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跟上其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众多新途径,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可能性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2024年麦肯锡全球调查发现,90%的员工在工作中使用GenAI,其中21%的员工是重度用户,然而,尽管员工热情高涨,但大多数企业对AI工具的正式采用却滞后:只有13%的受访员工认为自己的企业是早期采用者。
7/17/2025 2:26:06 PM
Bob
GenAI项目失败的五大常见原因
根据Gartner的研究,如果CIO误解了技术的成熟度,未能关联业务价值,就可能会遇到问题。 企业看到了GenAI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 从技术缺陷到规划初期的失误,技术领导者们有诸多原因导致项目滞后。
7/17/2025 11:28:42 AM
Lindsey Wilkinson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AI绘画
谷歌
机器人
数据
大模型
Midjourney
开源
智能
用户
Meta
微软
GPT
学习
技术
图像
Gemini
马斯克
AI创作
智能体
英伟达
Anthropic
论文
代码
训练
算法
AI新词
Stable Diffusion
芯片
LLM
蛋白质
开发者
腾讯
苹果
Claude
生成式
Agent
AI for Science
神经网络
3D
机器学习
研究
生成
xAI
人形机器人
AI视频
计算
百度
Sora
GPU
AI设计
华为
工具
大语言模型
RAG
搜索
具身智能
字节跳动
大型语言模型
场景
深度学习
预测
视频生成
伟达
视觉
Transformer
AGI
架构
亚马逊
神器推荐
Copilot
DeepMind
特斯拉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