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人工智能

Anthropic 计划全球扩张:国际员工将翻倍,聚焦人工智能市场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近日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将其国际员工规模扩大两倍,并将应用人工智能团队的规模提升至原来的五倍。 这一决策旨在强化其在美国以外市场的业务,进一步增强与 OpenAI、微软和谷歌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 Claude 系列模型需求的持续攀升,Anthropic 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9/28/2025 10:46:25 AM
AI在线

阿联酋与OpenAI联手!人工智能合作新篇章开启

在阿布扎比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进行了高层会晤。 这场会议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 OpenAI 与阿联酋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研究及其应用方面。 这标志着阿联酋在全球人工智能舞台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9/28/2025 9:21:13 AM
AI在线

2030年,AI将取代40%人类工作?OpenAI CEO 预言未来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讲话中,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 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工作的深刻思考。 他大胆预测,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 2030 年前问世,并且这一 “超级 AI” 将超越人类的智慧。 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奥尔特曼表示,我们不应对此感到悲观。
9/28/2025 9:21:11 AM
AI在线

揭秘RAG检索增强生成:从原理到Spring AI实战,开启AI新世界!

在当今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里,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开发者和研究者的目光。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这个神奇的RAG技术,从它的基本原理到完整实现,再到结合Spring AI的超详细应用,保证让你对它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图片一、RAG技术:开启模型理解与生成的新大门(一)什么是RAG技术RAG,全称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厉害,感觉像是给模型加上了一个超级外挂。
9/28/2025 4:22:00 AM
demo123567

小型革命:SLM、智能体人工智能与超级智能之路

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工智能领域被一个强大却终归存在局限的范式所主导——“越大越好”。 2010年代的里程碑式研究证实,扩大模型规模能带来可预测的性能提升,这一结论让“越大越好”的理念根深蒂固,进而引发了一场构建超大规模模型的竞赛,模型参数从数十亿一路突破至万亿级别。 在当时的认知里,通往高级智能的道路是一场垂直攀登,每一次突破都需要更多数据、更强算力以及更庞大的单体模型作为支撑。
9/28/2025 3:20:00 AM
大模型之路

AI工作垃圾大爆发:员工花2小时擦屁股,企业一年亏900万美金

生成式 AI 本该成为效率革命的引擎,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拿来制造“看起来像完成了工作”的伪成果。 研究发现,所谓的“AI 工作垃圾”(Workslop),已经渗透进各大公司,并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削弱协作、拉低生产力。 从幻灯片、总结、代码到整篇报告,人们用 AI 生成光鲜的内容,但内容本身缺乏深度,缺少上下文,也没有真正的思考。
9/28/2025 12:00:05 AM

OpenAI史上最大算力军备竞赛!224亿美元背后的AI基础设施争夺战

说实话,当我看到OpenAI与CoreWeave的合作金额从119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24亿美元时,第一反应是——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家的GDP。 但仔细一想,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更震撼的现实:AI行业的算力需求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9/28/2025 12:00:00 AM
阿丸笔记

为什么“具身智能”是 AI 的下一个前沿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突破几乎都发生在“去身化”的语境中。 无论是自然语言处理的GPT 系列,还是计算机视觉的 ViT、SAM,它们大多存在于数据与算力的虚拟空间里,擅长处理符号、文本和图像,却与真实世界的物理交互保持着距离。 这样的 AI 可以写诗、画画、回答问题,却无法真正走进现实,理解环境、操纵物体、与人类并肩完成任务。
9/26/2025 9:27:47 AM
Flearkens

一文入门Agent:从理论到代码实战

Agent(智能体)比较权威的定义出自 Stuart Russell 与 Peter Norvig 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1995,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 An agent is anything that can be viewed as perceiving its environment through sensors and acting upon that environment through actuators.通常指一个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决策并执行动作以完成特定目标的智能系统 。 图片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智能代理,可以接受我们的指令,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想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仅仅是被动响应。
9/26/2025 8:52:57 AM
windliang

AI CLI 大战:GitHub Copilot CLI 开放测试

GitHub Copilot CLI 是 GitHub 推出的智能命令行工具,它将 AI 的强大能力直接带到您的终端中,为开发者提供智能的代码生成建议、代码生成和自动化任务处理能力。 本文将全面介绍 Copilot CLI 的功能特性、使用场景和最佳实践。 界面截图什么是 GitHub Copilot CLI?
9/26/2025 8:39:24 AM
PIG AI

如何极大增加 AI 输出的准确性

大家好,我卡颂。 经常与 AI 进行专业讨论(比如需求分析、方案讨论…)的朋友会发现,即使再先进的 AI,都有两个问题:输出内容有幻觉经常说恭维话常见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工程化方案」,比如「对生成内容进行事实核查」。 最近在推上看到@Tz_2022巧妙将Mom Test方法论迁移到“与AI对话”上,获得不错效果。
9/25/2025 5:34:24 PM
卡颂

苹果实现突破性AI内存优化技术,有望为企业节省数百万成本

本周发表的这项研究,介绍了一种名为EPICACHE的系统,该系统能让大型语言模型在扩展对话中保持上下文连贯性,同时使用的内存比现有方法少多达六倍。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部署AI系统用于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其他需要持续对话的应用,这项技术可能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近期大型语言模型的进步延长了上下文长度,使助手能够保持长对话历史,从而给出连贯且个性化的回复。
9/25/2025 3:11:35 PM
Michael

从写代码到写规则:SASE框架下,人类如何成为AI智能体的“教练”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来自加拿大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Ahmed E. Hassan教授团队的一项前沿研究。
9/25/2025 2:35:43 PM
肆零柒

Agentize Everything:EnvX如何把18个GitHub仓库变成能协作的AI指挥家?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项来自上海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东京大学的联合研究——EnvX。 这个由多个顶尖学术机构组成的团队,提出了一套名为EnvX的框架,希望解决一个困扰开发者已久的问题:如何让成千上万的开源代码仓库摆脱繁琐的手动集成,变得像智能助手一样可以对话、协作?
9/25/2025 10:51:51 AM
肆零柒

AI助力提升生产效率与营收能力的实战案例

如果一天以头痛开场,那通常意味着有人要我为自己的支出辩护。 别误会,不是我的配偶,而是我们的CEO,他总会问我,我的预算创造了多少收入或节省了多少成本。 另一个让我头疼的情况是,我总是忙于四处救火——而不是让其他人去处理(最好是没有火情!)——导致我无法开展真正想做的项目。
9/24/2025 2:02:54 PM
Meadows

阿里吴泳铭:AGI只是起点,超级人工智能ASI才是终极目标

9月24日,在杭州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吴泳铭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
9/24/2025 11:26:14 AM

​Meta 成立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抗击 AI 监管政策

根据 Axios 的报道,Meta 公司最近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成立了一个新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并计划投入数千万美元以应对各州可能出台的人工智能监管政策。 这个新委员会名为 “美国技术卓越计划”(American Technology Excellence Project),旨在抵制不利于 AI 发展的政策。 Meta 此举是为了维护其在科技行业的地位,反映了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视。
9/24/2025 9:56:53 AM
AI在线

ReSum:让AI智能体学会“记笔记”,突破长程推理瓶颈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本文分享的这篇工作来自通义实验室(Tongyi Lab, Alibaba Group)的最新研究成果——ReSum。 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推理范式,让大模型智能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像人类一样“停下来复盘、做笔记”,从而突破传统上下文长度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程探索。
9/24/2025 9:10:24 AM
肆零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