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模型

调整训练数据出场顺序,大模型就能变聪明!无需扩大模型/数据规模

模型训练重点在于数据的数量与质量?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数据的出场顺序。 对此,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本数据组织范式DELT(Data Efficacy in LM Training),通过引入数据排序策略,充分挖掘训练数据潜力,在不同模型尺寸与规模下都达到了良好性能。
9/8/2025 8:50:00 AM

字节发了个机器人全能大模型,带队人李航

机器人终于不用散装大脑了! 字节Seed一个模型就能搞定机器人推理、任务规划和自然语言交互。 经常做机器人的朋友都知道,以前想让机器人干活,得先解决一个烦人的问题——模块之间的信息代沟。
9/8/2025 8:45:00 AM

拜拜Claude!阿里最强万亿模型编程秒了Opus4,实测在此

总参数达到1万亿,阿里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来了! 没错,就是前几日大家期待已久的Qwen3-Max-Preview (Instruct)。 1万亿啥概念?
9/8/2025 8:40:00 AM

阿里最新模型真的猛! 真肝实测:硬刚GPT5,技压DS、月暗,情商比GPT5高,读懂下棋大爷淋雨4小时的倔犟,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越来越有趣了! 连续两天,中国队一天推出了一个万亿参数模型。 昨天是Kimi的k2-0905,今天凌晨,则是阿里的Qwen3-Max-preview!
9/6/2025 6:54:33 PM
云昭

没PhD,算什么AI研究员!LeCun论文竟要28岁辍学生审批,发文「暗讽」内讧升级

Meta内部的AI大戏,剧情又加码了! 最近,首席科学家LeCun亲自下场,发了一篇帖子,字里行间疑似在「内涵」新BOSS——Alexandr Wang。 这是一段写给AI领域的记者和评论家们的话——在AI领域工作的人,并非都是「研究员」。
9/5/2025 1:57:28 PM

告别海量标注!浙大团队提出GUI-RCPO,让GUI定位在无标签数据上自我进化

无需海量数据标注,智能体也能精确识别定位目标元素了! 来自浙大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GUI-RCPO——一种自我监督的强化学习方法,可以让模型在没有标注的数据上自主提升GUI grounding(图形界面定位)能力。 何谓GUI grounding?
9/5/2025 10:11:01 AM

「纳米香蕉」LMArena两周500万投票,引爆10倍流量!谷歌、OpenAI扎堆打擂台

今年8月,一款名为「纳米香蕉」的神秘AI图像编辑器轻松登顶Image Edit Arena榜首,直接把LMArena8月份的平台流量拉爆:流量暴增10倍,月活300万 。 该模型自在LMArena启动盲测以来,短短两周便吸引了超过500万次总投票,并单独赢得了250万 直接投票,创下历史最高参与度。 nano‑banana的神秘身份,也在LMArena社区引发广泛猜测。
9/5/2025 9:14:00 AM

DeepSeek正开发高级AI Agent模型,硬刚OpenAI

彭博消息,DeepSeek正在开发一款更高级的AI Agent模型,皆在与OpenAI等美国企业竞争。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AI Agent可在用户指令极少的情况下,帮助用户执行多步骤任务。 他们补充称,该系统还能基于自身过往行动进行学习并持续优化。
9/5/2025 9:03:46 AM

DeepSeek大招曝光?梁文锋督战超级智能体:能自主学习,或年底发布

DeepSeek再次叫板OpenAI? 就在今天,彭博社爆料出重磅内幕消息:DeepSeek憋了一个超级大招——真正的AI智能体(AI Agent)! DeepSeek R1过去的开源之王今年1月,DeepSeek R1模型以仅数百万美元的成本,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实现了对标甚至超越OpenAI顶尖产品的表现。
9/5/2025 9:01:40 AM

83岁用DeepSeek抢单,96岁凭AI挣养老钱!这群80+老人比你还会玩AI

存款60美元,欠款15000美元。 82岁的Luis Bautista仍要为养老努力工作。 他创办的科技公司,他对AI的学习热情,在推动他前行。
9/5/2025 8:57:00 AM

系统梳理 Test-Time Compute 的主要实现路径

当前大语言模型(LLM)最有趣的研究趋势之一,是推理模型的兴起 —— 这类模型在给出答案前会花费时间进行思考。 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测试时计算」(test-time compute),即在推理阶段进行深度推理。 其实在模型推理过程中应用搜索或深度推理的思路早已存在(例如 AlphaZero[1],以及 Transformer 诞生之前就尝试用类似方法解决旅行商问题的论文[2]),但 o1 的出现让这一理念重新回到了主流视野。
9/4/2025 5:16:59 PM

OpenAI免费开放ChatGPT Projects,3大功能太香了

今天凌晨3点50,OpenAI宣布向免费版ChatGPT开放Projects(项目)功能。 Projects功能最早发布于2024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AIGC开放社区」为大家介绍OpenAI连续12天技术直播的第7天。 自发布以来Projects一直是用户最喜欢的功能之一,不过是付费用户的专属,现在终于免费开放了。
9/4/2025 9:13:22 AM

AI教父Hinton诺奖演讲首登顶刊!拒绝公式,让全场秒懂「玻尔兹曼机」

2024年12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Hinton登台,发表了题为《玻尔兹曼机》的演讲。 当时,斯德哥尔摩大学Aula Magna礼堂内座无虚席,全球目光都集聚于此。 他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与John Hopfield利用神经网络,推动机器学习基础性发现的历程。
9/4/2025 9:10:32 AM

奥数金牌只是序章!OpenAI谷歌彻底打脸预言家,AI巨浪势不可挡

2022年,预言家放言:到2025年,押注90%的概率AI拿不下国际奥数IMO金牌。 然而仅仅两年,OpenAI与谷歌DeepMind双双击碎了悲观预言:LLM不仅提前「封神」摘金,还打破了对AI能力边界的想象。 从语言生成到逻辑推理,从通用能力到专业领域竞技,生成式AI正以惊人的速度越过每一道人类设下的「智力高墙」。
9/4/2025 9:07:26 AM

AI能否像人类一样“按步骤”推理?一项数学证明的答案

在过去几年里,大语言模型(LLM)与深度学习的浪潮席卷了几乎所有计算领域。 从医学诊断到金融建模,从化学分子设计到物理模拟,这些模型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一次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它们不仅能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还能跨越模态边界,将图像、语音、代码等信息融会贯通,展现出惊人的“多才多艺”。
9/4/2025 1:45:00 AM
FleakenS

Nano Banana官方提示词来了,附完整代码示例

Nano banana正火爆全球,谷歌立马推出官方提示词指南。 下面先进行一些效果展示,看看它的强大之处。 借助Nano-banana、Seedance和Kling,梵高、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都能在纽约中央公园里合照。
9/3/2025 2:01:41 PM

语音分离最全综述来了!清华等团队深度分析200+文章,系统解析「鸡尾酒会问题」研究

语音分离领域针对具有挑战性的 “鸡尾酒会问题”,随着深度神经网络 (DNN) 的发展,该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语音分离可以用于独立应用,在复杂的声学环境中提高语音清晰度。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其他语音处理任务(如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的重要预处理方法。
9/3/2025 2:00:08 PM

其实,扩散语言模型在最终解码之前很久,就已确定最终答案

随着扩散语言模型(DLM)在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已成为自回归(AR)模型有力的替代方案。 与 AR 模型相比,DLMs 的主要优势包括但不限于:高效的并行解码和灵活的生成顺序。 尽管 DLMs 具有加速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推理速度仍慢于 AR 模型,原因在于缺乏 KV-cache 机制,以及快速并行解码所带来的显著性能下降。
9/3/2025 1:59:3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