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企业中的大部分AI应用对安全团队而言是不可见的
大多数企业内部的AI活动都在IT和安全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Lanai的数据,企业中高达89%的AI使用是“隐形”的,带来了数据隐私、合规与治理方面的风险。 随着AI功能直接嵌入各类业务工具,这一“盲区”正在扩大。
9/17/2025 7:15:00 AM
Mirko Zorz
自主式AI时代的必修课:企业智能体版本管理全攻略
随着AI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模式正在兴起,在这种模式下,自主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体以越来越独立、适应性强和具有情境感知能力的方式运行,这些自主式AI系统不仅能执行任务,还能在复杂环境中进行推理、规划和协调行动。 随着这一转变,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该如何对自主式智能体进行版本管理?在《自主式AI部署实用指南》中,我谈到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转变,包括实验与构建、评估与测试、适配、过渡到部署环境、持续测试、版本管理和重复。 此外,AI模型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到18个月,因此制定智能体版本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9/17/2025 7:07:00 AM
Stephen
企业未来的保障:培养自主式AI时代必备的三项领导力技能
自主式AI时代已至,它将重塑企业的运作方式。 关键问题是:你的领导团队是否已做好准备?你能多快地让领导层与员工具备驾驭这股力量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增加自动化的应用,而是一次范式转变:自主式智能体将日益主导工作流程、决策方式和竞争优势。 要应对这一变革,企业领导者必须在三项核心领导力上实现战略性突破,这不仅是为了个人职业的“未来防护”,更是为了确保整个企业的韧性、转型与创新能力的长久延续。
9/17/2025 7:00:00 AM
Ritu
AI时代的职业新赛道:从AI操作员到AI训练师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应用将不再是可选项,这场AI浪潮正在席卷每一个行业,重塑每一个岗位,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市场分析师、财务专家,还是客户服务经理。 而这场AI的变革正在驱动职业角色从“AI操作员”,升级为“AI训练师”这个新赛道升级转型。 1、AI操作员vsAI训练师:角色定位与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场变革,我们首先要区分“AI操作员”和“AI训练师”这两个角色:“AI操作员”主要负责执行AI工具的预设功能,将AI作为一种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来使用。
9/17/2025 12:00:00 AM
具身智能能力狂飙,安全却严重滞后?首个安全可信EAI框架与路线图出炉!
近年来,以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数字世界大步迈向物理现实。 然而,当一次错误的风险不再是屏幕上的一行乱码,而是可能导致真实世界中的物理伤害时,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确保这些日益强大的具身智能体是安全且值得信赖的? 现实情况是,能力与安全,这两条本应齐头并进的轨道,正出现令人担忧的「脱钩」。
9/16/2025 9:00:00 PM
机器之心
腾讯启动AI应用繁荣计划,新一期AI共创营报名企业超300家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启动,腾讯正式发布AI应用繁荣计划,涵盖“AI共创营”和“AI百校行”两大核心模块,将持续开放AI技术、深耕场景,携手全球伙伴加速AI人才培养及“人工智能 ”的突破与繁荣。 作为该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腾讯新一期AI共创营正式启动,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奥莱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8家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将围绕腾讯混元大模型、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以及腾讯元器,依托腾讯全局生态资源,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开放、培训赋能、产品共创、行业共建等形式,共同孵化垂直场景中的智能体与大模型应用,推动各垂直领域协同发展。 目前,腾讯AI共创营已有超300家企业报名,首次线下活动报名人数已近3000人,覆盖金融、法律、制造、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9/16/2025 3:58:17 PM
浙大侯廷军团队联合IIT等发布系统综述:全景解析机器学习加持下的「增强采样」方法
编辑丨coisini分子动力学(MD)模拟已成为理解分子尺度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揭示复杂分子体系的微观行为机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传统的 MD 方法因为模拟的时间尺度有限,其有效性常受限于稀有事件相关的长时间尺度问题。 为应对该挑战,增强采样方法应运而生,近年来更是与机器学习技术日益深度融合。
9/16/2025 2:02:00 PM
ScienceAI
实测OpenAI最新模型!亮点真的爽,坑点两行泪!解决GPT5顽疾!犀利吐槽:半发布的实验品,编程生态零件齐了,拼一块儿就散架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今天凌晨 1 点,OpenAI 又搞了一件让开发者大呼过瘾的产品! 图片严格地说,这次的发布是一款新模型,而且是“半发布”:GPT-5-Codex。 这是一个在 GPT-5 基础上专门微调的版本,明确面向 OpenAI 的各种 AI 编程辅助工具。
9/16/2025 1:43:04 PM
云昭
故障率降低100倍,微软突破性技术破解AI算力浪费大难题
在AI数据中心中,网络链路的高故障率一直是制约算力释放的关键困局。 传统光纤链路故障率是铜缆的100倍以上,10万GPU规模的AI集群甚至每6-12小时就会出现链路故障,导致同步性极强的AI训练任务中断,造成巨大算力浪费。 在9月葡萄牙召开的“ACM SIGCOMM 2025”大会上,微软研究院公布了突破性技术MOSAIC,凭借宽通道慢速率架构与microLEDs创新组合,一举将链路故障率降低100倍。
9/16/2025 10:30:15 AM
国产王炸!上海AI Lab开源Lumina-DiMOO,开创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新范式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悉尼大学,港中大,清华,共同推出了被誉为新一代多模态生成与理解统一模型的Lumina-DiMOO。 “An Omni Diffusion Large Language Model for Multi-Modal Gen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翻译过来就是“面向多模态生成与理解的全方位扩散大语言模型”。 关键词:“全方位”。
9/16/2025 10:28:57 AM
统一视角下的HPT:动态融合SFT与RL,释放LLM后训练新潜能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今天探索一篇来自清华大学、上海AI实验室与微信AI团队的前沿研究。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HPT的创新算法,它像一位“智能教练”,能根据模型的实时表现,动态决定是该用监督学习“补基础”,还是用强化学习“练推理”,从而解决后训练中SFT与RL难以调和的矛盾,让模型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9/16/2025 10:09:00 AM
肆零柒
收手吧GPT-5-Codex,外面全是AI编程智能体!
刚刚,GPT-5「船新」版本上线! 这次OpenAI直接使用Codex品牌名称来作为新模型后缀,GPT-5-Codex! 新模型能力将更加擅长智能编码!
9/16/2025 9:42:04 AM
新智元
Ollama 本地大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
传统的大模型开发需要大量的 GPU 资源,以参数量最小的 Llama 2 7B 为例,也需要 14G 显存,而且每一种大模型都有自己的开发接口,这导致普通人很难在自己的本地环境构建大模型、体验大模型。 所以,Ollama 构建了一个开源大模型的仓库,统一了各个大模型的开发接口,让普通开发者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安装和使用各种大模型。 本质上,Ollama 是一套构建和运行大模型的开发框架,它采用的模型量化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大模型对显存的需求。
9/16/2025 9:35:52 AM
greencoatman
告别语言障碍!AirPods-Pro-3实时翻译功能震撼发布
用了几天苹果刚发布的AirPods Pro 3之后,街上戴着这款耳机的外国游客,开始敢主动跟中国人搭话了。 油管上的视频演示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咖啡店,一个明显是欧洲口音的小伙子走过来,指了指我正在读的英文技术书,然后开始说德语。 我正准备用蹩脚的英语回应他,结果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AirPods Pro 3,示意让我等一下。
9/16/2025 9:14:06 AM
阿丸笔记
GPT-5惨遭零分打脸,顶级AI全军覆没!奥特曼AI博士级能力神话破灭
奥特曼在GPT-5的发布会上曾说过一个结论。 「以后每个人的兜里都有一个博士级AI随时随地的提供建议」。 GPT-5的发布后也被全球的疯狂实测,API使用量暴增。
9/16/2025 9:13:00 AM
反转!LeCun刚转发「全球最快开源推理模型」,ETH苏黎世就直接打假
全球最快开源AI推理模型! 这个标签为K2‑Think带来轰动效果:福布斯、VentureBeat、Wired、CNBC等媒体争先报道,甚至图灵奖得主转发相关推文介绍! 然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SRI实验室的研究者,却泼了一盆冷水:虽然K2-Think不错,但报告的性能被夸大了。
9/16/2025 9:12:00 AM
新世界首富:斥巨资求永生,TikTok收购案最可能买家,得OpenAI千亿订单
81岁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好胜心极强,长期霸榜福布斯财富榜Top10,但他不满意,只想做第一。 就在上周,他终于凭借OpenAI千亿订单重大利好带飞了甲骨文股价,短暂成为了世界首富,完成了夙愿。 他创办了甲骨文(Oracle)公司,至今仍担任董事会主席,CEO职位也是做了37年才卸任。
9/16/2025 9:10:00 AM
面试不是考试,是表演!新晋OpenAI员工:重磅揭秘顶级AI岗通关密码
「所有面试,本质上都是表演。 」在历经数轮苛刻面试后,成功入职OpenAI后,Bas van Opheusden得出的终极结论。 你需要准备的不仅是完美的代码,还有一个能展现领导力的「失败故事」,一套应对「非正式聊天」的标准话术,甚至是一间光线完美的房间和两个显示器。
9/16/2025 9:06:00 AM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AI绘画
谷歌
机器人
数据
大模型
Midjourney
开源
智能
Meta
用户
微软
GPT
学习
技术
图像
Gemini
智能体
马斯克
AI新词
AI创作
Anthropic
英伟达
论文
训练
代码
算法
LLM
Stable Diffusion
芯片
腾讯
苹果
蛋白质
Claude
开发者
AI for Science
Agent
生成式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3D
xAI
研究
人形机器人
生成
AI视频
百度
计算
工具
Sora
GPU
大语言模型
华为
RAG
AI设计
字节跳动
具身智能
搜索
大型语言模型
场景
深度学习
AGI
视频生成
预测
视觉
伟达
架构
Transformer
神器推荐
DeepMind
亚马逊
特斯拉
编程
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