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特斯拉推出 “Tesla Ride”:消费者亲身体验FSD,可与Grok互动
近日,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一项新服务 ——“Tesla Ride”,旨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其先进的全自动驾驶(FSD)技术。 在这个项目中,参与者将有机会坐在驾驶座上,感受监督式 FSD 带来的驾驶体验,并与车辆内置的人工智能助手 Grok 进行互动。 “Tesla Ride” 项目的体验时间限制为45分钟,参与者将由一名特斯拉顾问陪同,坐在副驾驶座上,全程提供指导。
11/3/2025 11:22:08 AM
AI在线
Perplexity 推出新 AI 工具Perplexity Patents:轻松用自然语言搜索专利
近日,Perplexity 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 Perplexity Patents 的全新 AI 工具,目前正在测试阶段,并且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该工具旨在简化和加快专利搜索的过程,让更多人能够轻松获取专利信息。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以往,查找专利常常是一个繁琐且耗时的过程。
11/3/2025 11:21:54 AM
AI在线
OpenAI CEO 回应收入质疑,强调增长前景
在最近一次 Bg2播客的联合采访中,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就公司收入和支出承诺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奥特曼透露,OpenAI 的年收入已远超130亿美元,但他在被问及如何应对巨额支出承诺时,显得有些不悦。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采访中,主持人布拉德・杰斯特纳(Brad Gerstner)提到 OpenAI 的收入,与未来十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计算基础设施支出承诺形成鲜明对比。
11/3/2025 11:21:50 AM
AI在线
Adobe Max2025:AI 让视频、照片、音频编辑全面“进化”
在今年的 Adobe Max 大会 上,Adobe 展示了一系列仍处于研发阶段的 AI 实验性工具,为照片、视频与音频创作者提供了更智能、更直观的编辑体验。 这些工具被统称为 “Adobe Sneaks”,展示了未来创意生产力的潜在方向——从一键光线重塑到语音智能修正,AI 正在彻底重构创作流程。 “帧前移”:让视频编辑像修图一样简单最令人瞩目的新功能之一是 “帧前移”(Project Fast Frame)。
11/3/2025 11:21:49 AM
AI在线
90亿美元收购被拒!Core Scientific股东豪赌独立成“下一个CoreWeave”
一场价值9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并购案,在股东投票中意外落空。 美国比特币矿企转型代表Core Scientific于本周四正式拒绝了竞争对手兼合作伙伴CoreWeave提出的全股票收购要约。 这一决定不仅震动资本市场,更折射出当前AI热潮下,投资者对算力资产估值的巨大分歧与豪赌心态。
11/3/2025 11:21:46 AM
AI在线
欧盟推出11亿美元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自主权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投入11亿美元,加速人工智能(AI)在欧洲的应用,旨在推动工业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名为 “应用 AI 战略” 的计划,旨在提升欧盟在 AI 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并整合欧洲领先的 AI 企业。 战略的重点领域包括医疗、制药、能源、交通和制造等行业。
11/3/2025 11:21:44 AM
AI在线
谷歌CEO确认:Gemini3年内发布,AI Agent能力或成突破口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上证实,公司计划在今年内推出其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emini3。 这款新模型的目标是超越当前的Gemini2.5Pro,并着重提升其在处理复杂、多模态任务中的**“智能体”(Agent)能力**,以期进一步缩小与OpenAI GPT-5等顶级竞争对手之间的性能差距。 Gemini3:聚焦复杂多模态任务皮查伊指出,Gemini3在设计上将更注重实用性和复杂性。
11/3/2025 11:21:43 AM
AI在线
从“连接”到“对话”,对话式 AI 驱动 RTE 产业跃迁之路
10月31日,由声网与 RTE 开发者社区联合主办的 Convo AI & RTE 2025 第十一届实时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本届大会以“AI 有声”为主题,汇聚了全球顶尖的 RTE&对话式 AI 专家、开发者、企业代表与生态伙伴,共同探讨实时互动(RTE)与对话式 AI (Convo AI) 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新架构与新机遇。 在主论坛上,声网创始人兼 CEO 赵斌、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Agora 联合创始人 Tony Wang 等嘉宾分别带来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
11/3/2025 10:58:41 AM
2026中国AIoT产业年会:我们正从”万物智联”走向”万物智行”
当AIoT产业从碎片化应用迈向全场景智能,当 “人工智能 ” 行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场汇聚行业智慧、引领产业方向的盛会如期而至。 2026中国AIoT产业年会以 “循光・AIoT 2.0” 为主题,于10月31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A1物联能力馆成功举办。 作为连续举办五届的行业标杆盛会,本次大会不仅是AIoT人的年度盛典,更成为洞察产业趋势、链接行业资源、推动生态协同的重要平台。
11/3/2025 10:19:36 AM
量子位的朋友们
OpenAI Atlas等AI浏览器暴露Web Agent安全风险!南洋理工破解底层机制
随着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浏览器,与Google Chrome正面竞争,AI浏览器赛道的核心技术关注点已聚焦于「自动化效率」。 但同时,LLM驱动的Web Agent也正演变为难以防御的「智能爬虫」,对当前网络安全构成日益严峻的威胁。 为此,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团队联合研发的WebCloak,针对性破解了Web Agent的底层机制,为这一新型威胁提供了轻量且高效的防御方案,成功填补了当前 LLM 驱动爬虫防御的技术空白。
11/3/2025 9:13:00 AM
综述238篇遥感微调!清华院士团队指出9大方向 | CVMJ
近年来,在大数据与大模型的共同驱动下,遥感图像解译的热点正从模型结构设计转向「基础模型 微调」的新范式。 在丰富且复杂的任务场景中,依托预训练的通用表征作为基础,通过任务化适配,可以实现更强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效果。 面对土地调查、农业监测、天气预报、海洋导航等关键应用领域所面临的「小样本、长尾目标、算力受限」的现实挑战,微调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更低的数据和资源成本投入下,取得更好的任务性能和更高的部署效率。
11/3/2025 9:12:00 AM
人类首次机械飞升!马斯克豪言Neuralink击败全人类
就在刚刚,马斯克再放豪言! 马斯克发推表示:为了进一步增强能力, Noland可能是第一个接受Neuralink升级,或植入双芯片的人。 Noland Arbaugh是全球首位接受该手术的人。
11/3/2025 9:11:00 AM
突发!arXiv CS新规:未经同行评审,一律不收
arXiv重磅新规! 从现在起,arXiv中的CS板块,关于「综述/调研」和「立场」类的论文,全部经由同行评审后,才可以被收录。 也就是说,以后不带「同行评审通行证」,就别想上车!
11/3/2025 9:09:00 AM
锁定角色,「多主体」也可控!个性化文生图,给你PS般交互体验
大型扩散模型(如 Stable Diffusion)让我们能够从文字生成高保真的图像。 但当用户希望「生成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不同场景中的照片」时,现有的个性化生成方法(如 DreamBooth、IP-Adapter)仍面临两个根本问题:缺乏交互性:无法自由控制人物的空间位置、大小与关系。 难以扩展到多主体:每多一个人,内存和算力就线性增长。
11/3/2025 9:08:00 AM
AI首胜人类博士,顶会论文秒变代码!港大90后开源刷爆8k星
在AI领域,学术论文往往承载了算法、模型架构等方面的最前沿突破。 但想要真正理解论文的核心知识,并成功复现其中的算法和实验结果,却经常面临巨大挑战。 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关键实现细节」上的缺失!
11/3/2025 9:07:00 AM
谁杀死了那篇好论文?AI顶会乱象:好论文被刷,低分论文被捧上天
在AI顶会上当审稿人,本该是一份体面又严肃的工作。 但对这位AAAI 2026的评审来说,今年的经历却奇怪得离谱。 他在Reddit上写道:这是我见过最混乱的审稿流程。
11/3/2025 9:06:00 AM
断网后才发现脑子空空?132页论文实证:「脑腐」或成AI头号内伤
所有人都在加速拥抱AI,却几乎没人追问:它把我们的大脑变成什么? X用户Alex Prompter,刚啃完了一篇132页的研究,结论足以让任何创作者、营销人、创业者后背发凉。 独立研究人员、高级项目经理Rénald Gesnot,从认知、社会、伦理与哲学等多维视角审视AI如何重塑人的思维。
11/3/2025 9:05:00 AM
RAE的终极形态?北大&阿里提出UniLIP: 将CLIP拓展到重建、生成和编辑
本文作者来自北京大学和阿里通义万相实验室。 其中论文第一作者是汤昊,北京大学 2022 级博士生,发表多篇 NeurIPS, CVPR,ICCV 和 ECCV,目前主要关注统一的多模态理解和生成。 指导教授是王立威老师,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曾获 NeurIPS 2024 和 ICLR 2023 最佳论文奖。
11/3/2025 9:03: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