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Hinton上海对话周伯文: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经具有意识

AI圈众所周知,家族渊源与中国颇深的Geoffrey Hinton因为患有严重的背疾几乎无法长途旅行,只在去年因为领取诺奖才勉强“带伤”飞抵瑞典。 所以当本周的一张他与上海市领导会面照片出现在国内互联网络的时候,立刻引爆了朋友圈——终于可以在中国一睹教父真容。 不过Hinton此次的中国上海之行,参与的基本都是闭门以及定向邀请研讨,7月26日下午,他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的对话此次中国行程里的唯一一场面向AI和科学前沿研究者的公开对话活动,这也是他中国之行的最后一天,这场浓缩高密度智慧的尖峰对话,将Hinton的上海之行推向新高潮。
7/27/2025 9:42:21 AM
明敏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人工智能“焕新社区” 开源平台,已汇聚行业垂类模型 244 个

AI在线 7 月 27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人工智能“焕新社区”开源平台,平台聚合央企和产业链力量,打造面向社会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载体。 报道称,人工智能“焕新社区”由央企、民企、新型研发机构、高校、标准化机构等 25 家单位首批发起设立,平台聚焦“算力、模型、数据、国产、场景、专区”6 类核心功能,整合关键要素,开放核心场景,以应用牵引,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国产生态体系建设。 中国移动人工智能中心副总经理金镝称,这样的新型开源开放平台可以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的上下游联系,共同攻关产业界急需攻克的人工智能产业难题。
7/27/2025 7:53:33 AM
浩渺

WAIC机器人探展:我被全场最靓的崽「Moz1」种草了

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探展,我们被这个「闲不住」的人形机器人圈粉了。 2025 年行至过半,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屡屡破圈,其中具身智能(Embodied AI)及其载体在国内格外受到了关注,尤其是人形机器人。 从年初春晚舞台上的扭秧歌转手绢、到四五月先后举办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得益于 AI 算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进步,具身机器人展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灵活性以及环境适应、感知决策行动能力。
7/27/2025 12:23:00 AM
机器之心

美国多名“HR”谈 AI 生成简历:会让求职者显得像个机器人,丧失真实性且削弱竞争力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今日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借助 ChatGPT 等工具“走捷径”,将其用于求职、面试。 但另一边,招聘人员抱怨自己收到的简历越来越“像机器写的”。 接受采访的招聘人员表示,用 AI 来节省撰写简历、研究雇主或练习常见问题回答的时间本身没有问题,但过度依赖 AI 正在削弱求职者的竞争力。
7/26/2025 11:36:07 PM
清源

数学之问 | 当 AI 与数学在上海相遇:WAIC 2025 背后的智慧革命

2025 年 7 月 26 日,上海世博展览馆迎来一场聚焦 "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 的高端论坛。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菲数中国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和上海东浩兰生威客引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盛会,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当 AI 技术与数学研究进入深度交织的新阶段,WAIC 2025 的召开恰如一场及时雨,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搭建了关键对话平台。
7/26/2025 11:22:00 PM
新闻助手

尖峰对话17分钟全记录:Hinton与周伯文的思想碰撞

7 月 26 日下午,人工智能教父 Geoffrey Hinton 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教授开展了一场浓缩高密度智慧的尖峰对话,将 Hinton 的上海之行推向新高潮。 77 岁的 Geoffrey Hinton 第一次飞越重洋踏上了中国,当他步入会场时,全场起立鼓掌,观众们高举手机长达数分钟,直播画面中一度无法看到台上的嘉宾。 在 17 分钟的对话中,两位科学家谈及 AI 多模态大模型前沿、“主观体验” 和 “意识”、如何训练 “善良” 的超级智能、AI 与科学发现,以及给年轻科学家的建议。
7/26/2025 11:15:00 PM
机器之心

直击WAIC:萝卜快跑入选「国家队」,AI数字人技术升级,百度全栈自研杀疯了

前几天,奥特曼在采访中透露,亲自体验 GPT-5 后,被其强大的能力吓到。 有个自己都搞不懂的问题,模型却能一下答出来,那一刻他甚至觉得自己在擅长的领域也有些「无力」。 尽管 AI 进展飞快,但总有人质疑:真正落地的 AI 不多,很多所谓的新技术,可能只是炒作。
7/26/2025 11:08:00 PM
机器之心

ICML 2025 | CoTo:让LoRA训练「渐入佳境」,模型融合、剪枝样样精通

本文第一作者庄湛,香港城市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迁移学习、扩散模型、大模型微调等。 本文通讯作者魏颖,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持续学习、迁移学习、组合泛化以及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等。 通讯作者张宇,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学习、多任务学习、迁移学习、元学习以及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应用。
7/26/2025 11:02:00 PM
机器之心

星河启智:科学智能2.0时代,开启「科学家即C位」的自主科学新范式

编辑丨ScienceAI科学探索的本质是一场与未知世界的持续对话,纵观历史,科学的语言与工具在不断进化。 从肉眼观测到精密仪器,从牛顿的苹果到爱因斯坦的方程,再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每一次工具的革命都在重塑我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科学研究经历了四个主要范式的发展和融合过程:从基于观察实验的经验科学,到以数学建模为核心的理论科学,再到以计算模拟为工具的计算科学,然后发展到以大数据分析为特征的数据密集型科学。
7/26/2025 10:46:00 PM
ScienceAI

中国移动“九天”通用基础大模型 3.0 发布,核心技术开源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 焕新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焕新发布“九天”基础大模型 3.0。 本次发布的“九天”基础大模型 3.0 是国务院国资委战新“百大工程”的新成果,进一步强化了“高安全、高可控、全国产、全行业”四大特性,重点实现三大焕新:一、九天众擎语言大模型实现架构与性能双重跃迁。 模型突破性采用可扩展至万亿级的 MoE 架构,以 15T token 多阶段配比预训练数据与全流程治理体系强化推理能力,创新构建 113 域 ×53 能力的二维分级后训练框架,结合动态强化学习策略,驱动复杂推理能力提升 35%。
7/26/2025 10:23:38 PM
汪淼

千里科技联手阶跃星辰、吉利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

在今天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5”)上,千里科技联手阶跃星辰、吉利汽车集团共同发布了面向AI Agent原生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基于阶跃星辰行业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它具备多模态融合的超自然交互、端云一体的融合记忆、基于全融合地图的人机共驾以及第三生活空间等关键能力,为用户带来更自然、更拟人和更情感化的座舱交互体验。 当前,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对于智能座舱的体验革新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7/26/2025 10:20:25 PM
贾浩楠

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 AI 预报模型“风宇”发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昌大学、华为打造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上,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AI在线注:以下简称“卫星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的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风宇”,正式发布。 为应对太阳风暴对全球卫星运行、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风宇”面向空间天气保障需求,突破了传统数值模型在算力消耗与实时响应方面的技术瓶颈,成为国际首个覆盖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全链条的空间天气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风宇”首创链式训练模式和可插拔架构,将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分别建模,并通过智能耦合优化机制实现多区域模型协同优化,既能够更真实地再现太阳风如何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又能描绘出磁层和电离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升了各区域预测精度及极端事件预测稳定性,为复杂空间天气智能预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7/26/2025 7:52:03 PM
汪淼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这是中方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中方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的实际行动。 初步考虑该组织总部设在上海。
7/26/2025 7:28:16 PM
汪淼

阿里宋刚:突破用户体验瓶颈,将AI眼镜真正带入大众消费市场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 负责该项目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阿里巴巴凭借AI能力与生态协同,突破用户体验瓶颈,将推动AI眼镜真正带入大众消费市场。 在WAIC人工智能产业终端发展论坛上,宋刚提出,AI眼镜会是智能穿戴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它将成为人类另一双“眼睛”和“耳朵”,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
7/26/2025 7:00:45 PM

千寻位置与国地中心携手发布首款“时空算力背包”,助力机器人从室内走向室外

(上海,2025年7月26日)——在今日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联合发布了一款集成时空感知与端侧算力的机器人行动中枢——“时空算力背包”,该产品将为机器人赋予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和多模型协同推理能力,让机器人真正从室内走向室外,应用于物流配送、园区导航、自主巡检等更多场景。       (时空智能赋能,人形机器人走向室外)WAIC:首款集成时空智能与算力的“背包”正式亮相在WAIC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台,一个背着“背包”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本届大会的焦点之一。 它叫“青龙”,是国地中心研发的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于2024年在WAIC正式发布。
7/26/2025 6:33:00 PM
新闻助手

在WAIC现场,全球首个拥有「原生记忆力」的大模型亮相,但不是Transformer

在 Transformer 问世并统治大模型领域八年之后,亲手创造它的谷歌也有了另起炉灶的苗头。 上个月,谷歌产品负责人 Logan Kilpatrick 指出现有注意力机制的局限性,紧接着谷歌就推出了新架构 MoR。 这些动作表明,AI 领域的「架构革新」已成为广泛共识。
7/26/2025 6:28:00 PM
机器之心

辛顿、姚期智等专家联名签署“上海共识”,呼吁为 AI 划下“行为红线”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7 月 25 日,杰弗里・辛顿、姚期智、约书亚・本吉奥、斯图尔特、罗素等 20 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签署的 AI 安全国际对话上海共识(AI在线注:下文简称“上海共识”)正式对外公开。 “上海共识”指出,当前人类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AI 系统正迅速接近并可能超越人类智能水平。 这些未来的系统可能在操作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并非操作者所期望或预测的行动。
7/26/2025 6:25:04 PM
清源

手机AGI助手还有多远?移动智能体复合长程任务测试基准与调度系统发布

本文第一作者郭源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自主智能体和智能体安全。 该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澜舟科技共同完成。 论文标题:Atomic-to-Compositional Generalization for Mobile Agents with A New Benchmark and Scheduling System项目主页:: 到系统级端侧智能多模态大模型 (MLLM) 驱动的 OS 智能体在单屏动作落实(如 ScreenSpot)、短链操作任务(如 AndroidControl)上展现出突出的表现,标志着端侧任务自动化的初步成熟。
7/26/2025 6:23: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