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GPT-5难续辉煌:缩放定律失灵,AI经济规模恐缩至千亿级?
上周,OpenAI终于发布GPT-5,许多人期待它能带来惊喜。 YouTube播主Mrwhosetheboss对GPT-5进行测试。 他发现,让GPT-5创建象棋游戏时,表现优于GPT-4o-mini-high;撰写视频脚本时,GPT-5比GPT-4o更好;此外GPT-5能根据任务分配最适合的模型。
8/18/2025 1:41:58 PM
小刀
机器人也会「摸鱼」了?宇树G1赛后葛优瘫刷美女视频,网友:比人还懂享受生活
好家伙,昨晚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的刷着视频,瞬间被眼前的这个机器人笑精神了。 只见它活脱脱的像个人一样,慵懒地瘫在沙发上,指尖夹着根「香烟」,另一只机械手握着手机,「眯着眼睛」看美女跳舞。 来源:,网友们在评论区直接笑翻:未来不是机器人取代人类,而是机器人先学会摸鱼!
8/18/2025 1:41:00 PM
机器之心
从GPT-2到gpt-oss,深度详解OpenAI开放模型的进化之路
众所周知,OpenAI 并不够 Open,不仅研究论文发得越来越少,开源模型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其近日发布的两个 gpt-oss 开源模型已经吸引了无数关注,网上也已经出现了不少解读文章或视频。 近日,我们熟悉的 Sebastian Raschka 也发布了一篇深度技术博客,对 gpt-oss 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顾了自 GPT-2 以来 AI 社区取得的进步;此外,他还将其与 Qwen 3 进行了比较。
8/18/2025 1:34:00 PM
机器之心
NextStep-1:一次在图像生成上自回归范式的探索
自回归模型,是 AIGC 领域一块迷人的基石。 开发者们一直在探索它在视觉生成领域的边界,从经典的离散序列生成,到结合强大扩散模型的混合范式,每一步都凝聚了社区的智慧。 这些工作,比如 MAR、Fluid、LatentLM 等,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也让我们看到了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如何避免离散化带来的信息损失?
8/18/2025 1:26:00 PM
机器之心
KDD 2025 | UoMo来了,首个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一个框架搞定三类任务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移动网络能像 “预知未来” 一样提前感知用户需求? 在今年的 ACM KDD 2025 大会上,清华大学电子系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发布了 UoMo,全球首个面向移动网络的通用流量预测模型。 UoMo 能同时胜任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甚至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全新区域的流量分布。
8/18/2025 1:20:00 PM
机器之心
全球最古老程序员赛事回归!晦涩C代码大战AI!750字节手搓一个推理引擎,评委:被瑞克滚了!人类比AI厉害,程序员的快乐回来了!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就在不久前,让攻城狮们高呼“久违的程序员文化回来了”的一项赛事,重磅回归了! 时隔四年,让全球无数程序员调侃取乐的最古老、最有趣的比赛——IOCCC,国际混乱 C 代码大赛,回归到大众视野。 这场比赛已经有 40 年之久的创办历史,它的趣味自带“嗨皮”属性:鼓励程序员用 C 语言写出故意难以理解的代码,并以此取乐。
8/18/2025 12:51:53 PM
云昭
开源扩散大模型首次跑赢自回归!上交大联手UCSD推出D2F,吞吐量达LLaMA3的2.5倍
视频 1:D2F dLLMs 与同尺寸 AR LLMs 的推理过程对比示意在大语言模型(LLMs)领域,自回归(AR)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逐 token 生成也带来了固有的推理效率瓶颈。 此前,谷歌的 Gemini Diffusion 和字节的 Seed Diffusion 以每秒千余 Tokens 的惊人吞吐量,向业界展现了扩散大语言模型(dLLMs)在推理速度上的巨大潜力。 然而,当前的开源 dLLMs 却因一定的技术挑战 —— 例如缺少完善的 KV 缓存机制,以及未充分释放并行潜力 —— 推理速度远慢于同规模的 AR 模型。
8/18/2025 12:09:00 PM
机器之心
一张图,开启四维时空:4DNeX让动态世界 「活」起来
仅凭一张照片,能否让行人继续行走、汽车继续飞驰、云朵继续流动,并让你从任意视角自由观赏? 南洋理工大学 S-Lab 携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给出肯定答案 ——4DNeX。 作为全球首个仅依赖单张输入即可直接输出 4D 动态场景的前馈(feed-forward) 框架,4DNeX 摆脱了游戏引擎与合成数据的束缚,首次大规模利用真实世界动态影像进行训练,实现「时空视频」的高效、多视角、高保真渲染。
8/18/2025 12:04:00 PM
机器之心
AI发现新物理定律:纠正等离子体理论多年错误假设
编辑丨%美丽的星云、星环,其中广泛存在的组成成分——尘埃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离子、电子和带电尘埃颗粒组成的混合体系,广泛分布在星际空间中,其粒子间通过等离子体介导的库仑力相互作用,具有非保守、非互易等复杂特性。 对于如此精细而复杂的星间系统,传统理论难以精准描述其相互作用规律,尤其是偏离平衡态的场景。 不过,借由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物理定制的 ML 模型,物理学家得以揭示尘埃等离子体中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
8/18/2025 11:59:00 AM
ScienceAI
OpenAI ChatGPT 语音模式升级:调速和自定义指令来袭!
近日,OpenAI 对其 ChatGPT 网页应用进行了重大的更新,尤其是在语音模式方面。 新增加的 “语音速度” 选项,让用户能够更灵活地调节 ChatGPT 的语音说话速度。 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滑块选择速度,范围从0.5倍速到2.0倍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8/18/2025 10:32:19 AM
AI在线
AI假书泛滥!亚马逊被曝成盗版温床,著名医生怒斥遭遇大规模欺诈
据天空新闻报道,亚马逊平台上的 AI 生成假书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冒用著名医生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名义出版的数十本虚假食谱和健康指南最为突出。 这些书籍不仅内容粗糙,甚至盗用了托波尔的姓名和肖像,构成明显的欺诈行为。 托波尔本人表示,尽管他多次向亚马逊举报这些盗版书籍,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客服也仅提供了通用回复。
8/18/2025 10:32:15 AM
AI在线
Meta 发布 DINOv3,无需标注数据的通用图像处理 AI 新模型
Meta 近日宣布推出 DINOv3,这是一种无需标注数据的通用图像处理 AI 模型。 该模型基于 17亿张图像进行自监督学习训练,并构建了 70亿个参数,使其能够处理各种图像任务和领域,几乎无需任何调整。 这一特性使得 DINOv3在那些标注数据有限的专业领域,如卫星图像处理,具有尤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8/18/2025 10:32:15 AM
AI在线
多模态大模型在化学与材料学的「体检表」——哪些能力靠谱,哪些还差很远?
编辑丨&当下,各类实验室非常热衷于把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视觉—语言模型(VLLMs)当作科研助手,但科学工作不像聊天那样单一:它要求把图像、表格、谱图、实验装置等多模态信息整合并进行多步推理与决策。 一个全面有效的评估基准显然是当下急缺的。 来自德国耶拿大学(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等的团队提出了一个面向真实科研流程的评测框架——MaCBench,把科研活动粗分为「信息抽取」「实验执行」与「结果解读」三大支柱,以便系统评估模型在真实化学/材料任务中的表现与失败模式。
8/18/2025 10:16:00 AM
ScienceAI
GPT-5遭用户吐槽 “垃圾”:缩放定律失效,AGI梦渐行渐远?
2025 年 8 月,OpenAI 终于推出备受期待的 GPT-5,但其表现并未如市场预期般带来 “革命性突破”,反而让 “AI 进步失速”“缩放定律失效” 的讨论再度升温。 GPT-5 实测:亮点有限,失望声四起YouTube播主 Mrwhosetheboss 的实测显示,GPT-5 并非全面领先:在创建象棋游戏时优于 . GPT-4o-mini-high,撰写视频脚本时强于 GPT-4o,且能根据任务自动匹配最优模型;但在生成 YouTube .
8/18/2025 9:57:30 AM
超58000星!精选AI Agent、MCP开源大合集,Github每日第一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正在学习AI Agent、MCP、RAG的开发和商业用例吧。 虽然Github、Hugging Face有海量开源项目,但想找出经典又实用的并不容易。 所以,「AIGC开放社区」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精选的开源大合集,包括入门级AI Agent、高级Agent、多层级智能体、语音智能体、多类型RAG等非常好用的项目。
8/18/2025 9:23:09 AM
OpenAI突然"背叛"自己:推理与创作分家,万能AI时代终结?
83.3%对比13%——这不是什么投票结果,而是OpenAI两类模型在高级数学问题上的表现差距。 更震撼的是,表现更好的那个模型,在创意写作方面反而输给了"落后"的那个。 我花了一下午时间深挖OpenAI的最新技术文档,发现了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实:OpenAI已经悄悄放弃了"万能AI"的路线,转向了一个更精妙的策略——让不同的模型专做不同的事。
8/18/2025 9:17:54 AM
阿丸笔记
目标驱动而非任务序列:Agentic AI重塑业务流程自动化范式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我看到一项来自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工业工程系,以及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IASI研究所的前沿研究。 随着企业AI落地实践的深入,我们正见证一个显著趋势:从传统预定义工作流模式向Agentic AI范式的转变。
8/18/2025 9:16:49 AM
肆零柒
GPT-5首次会推理,OpenAI联创曝AGI秘诀!超临界学习吞噬算力,2045金钱无用?
「GPT-5,是一个分水岭」。 昨天,OpenAI联创Greg Brockman在Latent Space团队的专访中对GPT-5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这一小时的访谈,含金量极高。
8/18/2025 9:16: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