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东京大学 | Adobe 提出InstructMove,可通过观察视频中的动作来实现基于指令的图像编辑
InstructMove是一种基于指令的图像编辑模型,使用多模态 LLM 生成的指令对视频中的帧对进行训练。 该模型擅长非刚性编辑,例如调整主体姿势、表情和改变视点,同时保持内容一致性。 此外,该方法通过集成蒙版、人体姿势和其他控制机制来支持精确的局部编辑。
1/20/2025 10:36:00 AM
AIGC Studio
LineArt:无需训练的高质量设计绘图生成方法,可保留结构准确性并生成高保真外观
本文经AIGC Studio公众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无需训练的基于扩散模型的高质量设计绘图外观迁移方法LineArt,该方法可以将复杂外观转移到详细设计图上的框架,可促进设计和艺术创作。 现有的图像生成技术在细节保留和风格样式一致性方面存在局限,尤其是在处理专业设计图时。
1/20/2025 10:23:00 AM
AIGC Studio
Github热门机器学习笔记:「从零构建大型语言模型」
本文经AIGC Studio公众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份GitHub上很火的机器学习学习笔记《从零构建大型语言模型》,目前已经收获1.4K stars,,这份笔记完美展示了从零构建LLM的技术路线图,既有理论深度,又包含实践要点。 每个核心概念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实践。
1/20/2025 9:41:29 AM
AIGC Studio
多活十年!OpenAI为研究长寿推出GPT-4b,联手清华大牛丁胜搞“细胞重编程”,奥特曼本人投资
OpenAI要研究人类长寿问题了? ? 推出新模型GPT-4b micro。
1/20/2025 9:38:00 AM
量子位
o1不是聊天模型!前SpaceX工程师:这样用o1才能解决复杂问题
「我是如何从讨厌o1到每天用它来解决我最重要的问题的?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它。 」Ben Hylak曾是SpaceX软件工程师、苹果VisionOS人机交互设计师,后来离职创立了Dawn Analytics。
1/20/2025 9:28:00 AM
新智元
终于把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搞懂了!!
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选择与目标变量最相关的特征,剔除冗余或无关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减少训练时间,并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有:过滤方法、包装方法和嵌入方法过滤方法过滤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特性和独立于模型的特征选择技术。 它通过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其他统计指标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
1/20/2025 9:21:00 AM
程序员小寒
扩散模型低位量化突破!有效扩散量化的极限推向2-4位,W2A4位宽下FID降低58%,超越SOTA方法
降低扩散模型生成的计算成本,性能还保持在高水平! 最新研究提出一种用于极低位差分量化的混合精度量化方法。 △图1 W2A6位宽下基线和MPQ-DM生成的样本可视化目前,扩散模型在生成任务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1/20/2025 9:20:00 AM
量子位
返老还童,OpenAI做到了?首个逆龄AI将登场,人类寿命可延长10年
超级智能要来了? 人类「长生不老」有希望了? 外媒称,OpenAI开发出了首款用于「长寿」的AI模型 ——GPT-4b micro,预计将人类寿命延长10年。
1/20/2025 9:13:00 AM
新智元
Search版o1:推理过程会主动查资料,整体性能优于人类专家,清华人大出品
一个新框架,让Qwen版o1成绩暴涨: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数学、代码能力的11项评测中,能力显著提升,拿下10个第一! 这就是人大、清华联手推出的最新「Agentic搜索增强推理模型框架」Search-o1的特别之处。 项目团队成员发现,o1和o1类模型在推理过程中表现突出,但却存在“知识不足”的明显缺陷——推理步骤太长/模型知识不足时,推理过程就很容易卡壳,导致推理链中的错误传递。
1/20/2025 9:05:00 AM
量子位
终于把机器学习中的类别不平衡搞懂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机器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类别不平衡。 类别不平衡指的是在分类问题中,不同类别的数据样本数量相差悬殊的情况。 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中,类别不平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实际场景中,某些类别的数据相对较少,而其他类别的数据较多。
1/20/2025 9:00:00 AM
程序员小寒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中的主要因果推断方法总结
经济时间序列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的相关性分析范畴。 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时间序列经济数据中因果关系的识别与量化方法,涵盖从经典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到现代因果推断技术的全方位论述。 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评估时间序列预测能力的基础性计量工具,用于检验一个时间序列对另一个时间序列的预测贡献。
1/20/2025 8:50:00 AM
Kyle Jones
DeepSeek新模型霸榜,代码能力与OpenAI o1相当且确认开源,网友:今年编程只剩Tab键
DeepSeek版o1,有消息了。 还未正式发布,已在代码基准测试LiveCodeBench霸榜前三,表现与OpenAI o1的中档推理设置相当。 注意了,这不是在DeepSeek官方App已经能试玩的DeepSeek-R1-Lite-Preview(轻量预览版)。
1/20/2025 8:46:00 AM
量子位
代码生成「神⋅提示」,比新手程序员快100倍!地位堪比make it more X
2023年11月,在ChatGPT支持DALL-3功能后,一个爆火的图像生成玩法是,不断迭代提示词「make it more X」,生成的图片越来越抽象。 圣诞老人越来越严肃把这个思路用在LLM任务上,比如代码生成,会怎么样? 最近,BuzzFeed的高级数据科学家Max Woolf在博客上分享了一个实验,通过设计不同的提示词、不断迭代模型输出,最终实现代码性能的100倍提升!
1/20/2025 8:17:00 AM
新智元
AI 变革音乐创作:未来体验更像游戏,更具互动性
IT之家援引 Shulman 观点,AI 将让听众与音乐的关系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就像玩电子游戏一样,不再是被动聆听,而是主动参与,AI 音乐创作工具将带来类似多人游戏的体验,让朋友一起创作音乐变得更加有趣。
1/20/2025 8:03:56 AM
故渊
OpenAI o3 碾压式 AI 数学成绩遭质疑:既当选手又是裁判,翻版 Theranos 世纪骗局
科技媒体 TechCrunch 昨日(1 月 1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Epoch AI 因未及时披露 OpenAI 的资助而引发争议,其开发的数学基准测试 FrontierMath 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1/20/2025 7:47:24 AM
故渊
OpenAI员工疯狂暗示,内部已成功开发ASI?被曝训出GPT-5但雪藏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OpenAI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AI研究员Gwern Branwen发布了一篇关于OpenAI o3、o4、o5的文章。 根据他的说法,OpenAI已经跨越了临界点,达到了「递归自我改进」的门槛——o4或o5能自动化AI研发,完成剩下的工作!
1/20/2025 7:30:00 AM
新智元
AI 造梦师:香港大学携手快手科技推出 GameFactory 框架,突破游戏场景泛化难题
香港大学携手快手科技,组建科研团队,提出名为 GameFactory 的创新框架,目标是解决游戏视频生成中的场景泛化难题。该框架利用在开放域视频数据上预训练的视频扩散模型,能够创造全新且多样化的游戏场景。
1/20/2025 7:24:54 AM
故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