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具身智能企业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

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千寻智能(Spirit AI)近日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的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同时,Prosperity7Ventures(P7)、顺为资本等老股东也纷纷超额追加投资,彰显了对千寻智能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千寻智能(Spirit AI)近日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同时,Prosperity7Ventures(P7)、顺为资本等老股东也纷纷超额追加投资,彰显了对千寻智能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此次融资由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千寻智能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清晰的战略布局以及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在具身智能赛道中迅速崛起,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公司通过深入制造业、服务业等上百个核心场景开展深度调研,将真实产业痛点转化为产品定义的核心参数,形成了“场景需求—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市场反馈”的闭环开发逻辑。这种“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的策略,从根源上降低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落地风险,确保创新始终锚定可商业化的应用场景。

存钱罐 储蓄  (1)

千寻智能的创始团队由兼具前沿AI技术能力、机器人硬件工程化经验与商业化操盘视野的全栈人才组成,精准打通“技术研发—产品量产—市场验证”的全链路,有效破解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研发与落地脱节”难题,为规模化落地提供核心动能。

2025年6月,千寻智能正式发布了搭载自研VLA模型的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作为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在硬件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此外,该机器人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配合自研的多维度数采设备,能高效完成数据采集,支撑模型小时级迭代。

在具身模型层面,千寻智能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持续迭代升级,能够精准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不断提升模型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这种“硬件性能突破+AI模型进化”的深度协同模式,为千寻智能构筑起具身智能赛道的核心技术壁垒。

此次融资的顺利完成,为千寻智能带来了资金与产业资源的双重赋能。未来,千寻智能将持续加大在VLA模型迭代和机器人硬件性能升级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与实用性能;同时,全力推进具身机器人的产业化交付体系建设,并加快向更多元场景拓展,以技术与产业落地的双重突破巩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关资讯

易咖智车再获2亿融资,城市服务型无人车规模化生产驶上“快车道”

近日,易咖智车宣布获得2亿元战略投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国和投资、中信建投资本、无锡惠山科创联合完成。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智能工厂建设和产能扩容提升,以满足行业爆发与客户量产需求。当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速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和法规,城市服务型自动驾驶车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已在场景端充分验证,市场端规模化落地需求愈加旺盛。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51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五部委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安全的
9/4/2024 9:50:00 AM
新闻助手

数智上海 2023 峰会 | 通用、垂直、AI Agent,大模型是如何拥抱千行百业应用场景的?

由于通用大模型的泛化特性,它很难在落地行业场景中精准满足用户需求。让通用大模型学习行业知识和行业语料成为行业大模型,再进一步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领域工具演进为场景大模型,是当前大模型落地应用的关键路径。未来,AI Agent 的产品形式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大模型的进化方向,是赋能各行各业的高效生产力工具。通用大模型性能如何保障?如何架构行业垂直大模型?AI Agent 落地前景?数智上海 2023 峰会上,最具代表性的产学一线嘉宾围绕大模型演进过程,带来了前沿分享。以「智能创新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数智上海 20
1/3/2024 6:37:00 PM
新闻助手

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公布人形机器人矩阵

3月29日,由优艾智合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创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次对外公布团队打造的人形机器人矩阵,并亮相其中一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巡霄。 此次研究院公布的人形机器人系列包含7款产品,根据应用场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机器人定位,涵盖双足、轮式、四足、履带式等形态。 其中,“巡霄”针对大面积复杂室内场景,拥有长续航和高灵活性的特点,基于优艾智合在半导体和能源领域的场景积淀,已应用于半导体制造Sub-FAB运维及能源行业配电间操作等领域。
3/31/2025 3:23:00 PM
新闻助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