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智能体“模态之战”:谁将主宰云基础设施管理“AIOps”的未来?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云基础设施日益复杂,智能体能否真正成为DevOps工程师的得力助手? AI 应用于生产系统运维是行业在持续探索的领域,我看到一篇由密歇根大学、UC Berkeley、安德森·霍洛维茨等机构的联合研究《Clou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AI Agents》,其中深入分析了智能体在SDK、CLI、IaC和ClickOps四种云管理模态中的实际表现。
8/14/2025 9:38:16 AM
肆零柒

GPT-5终于没有幻觉了?

为什么一个被誉为"最聪明"的AI,到现在还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拿破仑是用iPhone指挥滑铁卢战役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AI圈好几年。 但现在,答案终于来了。
8/14/2025 9:31:24 AM
阿丸笔记

马斯克痛失xAI大将!Grok 4缔造者突然离职,长文曝最燃创业内幕

刚刚,xAI联创Igor Babuschkin官宣离职创业! 在xAI的最后一天,他用一篇长文回顾了2023年初见到埃隆的那天——我们畅谈数小时,探讨AI的未来与无限可能。 我们都认为,世界需要一家肩负着不同使命的新型AI公司。
8/14/2025 9:27:03 AM
新智元

微软发布五大AI Agent模式:一键解锁AI员工,打造智能体工厂

今天凌晨,微软在官网发布了Agent常见的设计模式和用例,以帮助用户快速开发出功能强大的自动化AI员工。 与传统的RPA、自动化脚本相比,智能体除了提供自动化之外,还能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推理、协作、弥合知识与成果之间的差距,挖掘出全新的见解,提供更高的商业价值。 以下是微软根据实际业务场景总结出的5种常用的Agent模式:1、工具使用模式如今的智能体能直接与企业系统交互,能检索数据、调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触发工作流和执行交易。
8/14/2025 9:15:00 AM

美国宣战,AI行动计划打响第一枪!「AI+材料」成最新核武器

近日,美国白宫发布《美国AI行动计划》,该计划勾勒了美国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其中也明确提出多项AI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 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美国正在以空前的战略高度,将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置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位置。 这其中传递出清晰的信号:谁掌握了「AI 材料」的核心能力,谁就扼住了下一代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的咽喉。
8/14/2025 9:12:00 AM

Figure人形机器人首秀灵巧手叠衣服!神经网络架构不变,只增加数据集就搞定

Figure人形机器人首秀,靠神经网络叠衣服! 在没有任何架构改变、仅增加了数据的情况下,就让原本在物流场景干活的它,轻松习得了新技能。 能够看到,在人类拿给他衣服时,不仅有眼神交流,拿完后它点了点头,比了个「点赞」的手势。
8/14/2025 9:09:00 AM

AI Coding大佬聊透了:产品智能重要还是用户体验重要?答案让人意外

AI Coding背后的争议,正在升级。 有人说它是写代码的“自动驾驶”,有人说只是个“聪明的实习生”;有人觉得它能让0基础小白一键出成果,有人则坚持它应该精准到不改一行多余的代码。 人主导还是AI主导?
8/14/2025 9:07:00 AM

大模型训练新突破!“不对称”训练让AI学会自我反思,推理零开销

首次实现“训练-推理不对称”,字节团队提出全新的语言模型训练方法:Post-Completion Learning (PCL)。 在训练时让模型对自己的输出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估,推理时却仅输出答案,将反思能力完全内化。 与目前主流的训练方式相比,这一创新方法不仅实现了模型能力的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推理时完全零额外开销。
8/14/2025 9:00:00 AM

AI 智能体的三大支柱:上下文、认知与行动

当我们向AI助手下达“分析客户流失情况并向销售团队发送警报”的指令时,多数聊天机器人只会解释客户流失的定义,或建议联系数据团队;而真正的AI智能体却能主动访问客户数据库、开展分析、识别高风险账户,并自动通知相关销售人员——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差距不仅是能力的差异,更源于架构的本质区别。 语言模型擅长文本理解与生成,但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大支柱的协同运作:理解场景的“上下文层”、做出明智决策的“认知层”,以及将决策付诸实践的“行动层”。
8/14/2025 8:20:38 AM
大模型之路

ColPali联手DocLayNet:打造能“看懂”文档布局的视觉问答神器!

译者 | 朱先忠审校 | 重楼本文介绍ColPali与DocLayNet结合的多模态RAG系统,通过视觉语言建模理解文档中的表格、图表等布局信息,显著提升复杂文档问答的准确性和上下文感知能力。 简介检索增强生成(RAG)已成为构建开放领域和特定领域问答系统的标准范例。 传统意义上,RAG流程严重依赖于基于文本的检索器,这些检索器使用密集或稀疏嵌入来索引和检索段落。
8/14/2025 8:00:51 AM
朱先忠

网络安全中的哈希算法简介与实践

网络安全中的哈希算法是一种单向过程,使用加密函数将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串(称为哈希或摘要)。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密码存储、数字签名和区块链应用至关重要。 无论你尝试多么独特的密码组合,你确定它无法被破解吗?
8/14/2025 7:59:30 AM
何威风

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领域和任务

译者 | 李睿审校 | 重楼从图像识别、语言翻译到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人类,人工智能如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然而,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其在一些关键领域和任务上的能力仍远逊于人类。 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是“狭义”的专家,擅长解决定义明确的问题,但在需要常识、创造力或情感理解的情境中却难以应对。
8/14/2025 7:48:12 AM
李睿

尽管新协议不断推出,AI互操作性难题依然存在

在一年内,许多企业可能会运行数十个智能体,其中一些由企业内部构建,另一些则从五六个不同的供应商处购买。 对于一些CIO来说,这听起来就像是互操作性难题,近几个月来,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AI标准化协议,但哪些协议将在市场上胜出仍不明朗,CIO们仍面临诸多棘手问题。 从长远来看,多智能体IT环境的倡导者认为,随着智能体接手大量目前由员工完成的琐碎且重复的任务,该环境有望大幅提高效率并显著节约成本,但与此同时,许多IT领导者也看到了严重的互操作性问题,包括数据安全、成本控制,以及多个智能体协同工作时对结果的不信任。
8/14/2025 7:10:00 AM
Grant

拥抱 AI:转转智能客服自主化升级之路

1 前言2 进化之路:从构想到落地2.1 技术路线选择——NLP 还是 AIGC? 2.2 模型构建与训练——厚积薄发2.3 稳扎稳打——线上灰度与数据验证3 总结1.前言转转2015年上线后,机器人客服系统历经多年,完成了三次重要版本迭代。 但核心NLP(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一直依赖外部厂商,资源受限,一直没有完成突破。
8/14/2025 2:55:00 AM
李帅

AIOps系列 | 开发 K8s GPT 故障诊断工具

前面我们介绍了 《开发 K8s Chat 命令行工具》,实现了通过和 Kubernetes 进行交互的方式进行运维,虽然文章中所描述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可以以此进行扩展,丰富功能。 那本章,我们将在 《开发 K8s Chat 命令行工具》的基础之上,增加 Kubernetes 故障诊断工具,其主要功能点是:获取集群的 event 时间,特别关注 warning 级别事件然后进入对应的 pod 获取日志大模型结合事件和日志进行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当然,这里也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提供简单的思路,可以自行扩展。 开发过程(1)首先使用 cobra-cli 新增一个 analyze 命令复制(2)然后在 analyze 下面添加一个子命令 event,专门用于分析事件复制(3)设计一个方法 getPodEventsAndLogs 用于获取 K8s 的事件和日志复制我们使用一个 map[string][]string 来保存 pod 的事件和日志信息,然后通过 client-go 获取 warning 级别的事件,最后过滤需要的 pod 事件以及 pod 相关信息,然后继续通过 client-go 获取对应 pod 的日志,然后把这些信息放到 map 中。
8/14/2025 1:11:00 AM
乔克

B端产品中的AI应用形态,掌握这3种就够了!

最近有挺多同学都在问我:AI 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作为 B 端产品的设计师如何在设计需求中应用 AI 技术呢? B 端产品如果想要应用 AI 功能,有几种呈现形态呢? 更多AI产品设计布局:关于 AI 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给出过一些观点:.
8/14/2025 12:35:47 AM
Ant Design 元尧

商汤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铁路勘察设计,让70年经验“活”起来

贯通 28 个行业专业知识,打造具有“工程师思维”的多模态大模型,唤醒沉睡的勘察设计知识经验,为铁路工程注入创新动能! 作为我国最早的大型铁路勘察设计单位之一,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铁一院”)在沙漠铁路、高原冻土铁路、高地温岩土工程处理、长大干线隧道、高寒地区高铁设计等复杂、艰巨的项目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但随着人才迭代,传统 “师徒传承” 模式下的知识流失、效率低下等问题愈发突出,亟待破局。 为此,铁一院携手商汤大装置打造“国铁价值工程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平台”,首次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应用于铁路工程设计领域。
8/13/2025 9:50:38 PM
十三

腾讯Q2财报:ToB营收双位数增长 AI加速转化为业绩动能

8月13日,腾讯最新发布的二季报显示,AI技术及应用正加速转化为业绩增长动能。 在资本开支同比三位数增长的高投入背景下,当季腾讯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时实现毛利22%与经营利润(Non-IFRS)18%的双增长,显示AI投入与高质量增长的正循环不断加固。 腾讯充分发挥“AI应用好手”优势,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增值服务和营销服务保持高速增长;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稳健增长,二季度实现营收同比提升10%至555亿元。
8/13/2025 8:53:43 PM
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