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理论

员工争相开发定制AI应用 对安全风险无所顾忌

Netskope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受员工对开发定制化AI应用和智能体的工具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企业终端用户对GenAI平台的使用量增加了50%。 尽管企业持续向安全启用GenAI应用和智能体转变,但影子AI(即员工使用的未经授权的AI应用)的增长仍在加剧潜在的安全风险,据估计,目前所有应用采用量中有超过50%为影子AI。 GenAI平台的兴起GenAI平台是支持企业构建定制化AI应用和智能体的基础架构工具,鉴于其使用简单且灵活,已成为影子AI中增长最快的类别。
8/19/2025 7:25:00 AM

当AI提升绩效却打击积极性时,CIO们能做什么

过去几年间,许多科技从业者已将部分思考工作外包给AI。 ChatGPT、Copilot等工具已司空见惯,帮助人类调试代码、起草报告或头脑风暴,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也在悄然发生:许多科技从业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减少,批判性思维减弱,与工作产生疏离感。 AI或许提升了工作表现,却常常削弱了工作动力。
8/19/2025 7:15:11 AM
Andrada

所谓"廉价"的开源AI模型 正在吞噬你的算力预算

一项全新的综合研究表明,在执行相同任务时,开源AI模型比闭源竞争对手消耗的计算资源要多得多,这可能会削弱其成本优势,并重塑企业评估AI部署策略的方式。 该研究由AI公司Nous Research开展,发现开放权重模型使用的token(AI计算的基本单位)数量是OpenAI和Anthropic等闭源模型的1.5到4倍,对于简单的知识问答,差距会大幅扩大,某些开源模型使用的token数量最多可达闭源模型的10倍。 研究人员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写道:“开放权重模型使用的token数量是闭源模型的1.5至4倍(对于简单的知识问答,这一差距可达10倍),因此尽管每个token的成本较低,但每次查询的成本有时反而更高。
8/19/2025 7:07:00 AM
Michae

被AI接管后,ERP系统还将剩下哪些部分?

观察人士表示,智能体和智能助手已开始改变员工与ERP系统的交互方式,减少了为充分发挥软件效能而需进行的许多重复性任务。 近年来,IT分析公司Forrester等专家预测,ERP系统已具备由AI驱动进行全面革新的条件,且这场变革已然拉开序幕。 咨询公司Columbus的高级AI业务顾问Christopher Combs表示,AI正助力部分企业将与ERP相关的手工劳动减少高达20%。
8/19/2025 7:00:00 AM
Grant

竖切不行、斜切更糟?实验 1.9 万次,揭晓洋葱最佳切丁策略

洋葱,是餐桌上最普通的食材之一。 但在2021年,美国厨师兼美食作家 J. Kenji López-Alt 却把它带到了数学黑板上。
8/19/2025 2:11:00 AM

OpenAI 开源模型被 Meta 研究员“逆改”!只动0.3%参数,gpt-oss-20B 解锁无约束基座

OpenAI在8月初发布了开放权重模型家族gpt-oss,这是公司自2019年GPT-2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开源动作。 仅仅两周后,一位研究者就将这一模型“拆解重组”,推出了与官方版本迥异的变体。 康奈尔大学博士生、前Google Brain成员、现任Meta研究员的Jack Morris,公开了名为gpt-oss-20b-base的新版本。
8/19/2025 2:10:00 AM

Z世代生存、学习与未来宣言!伯克利学霸预言课堂,用AI设计人生

本期OpenAI播客,受访小姐姐Yabi来自USC,男生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 图片Yabi第一次用ChatGPT,是一个很搞笑的场景。 当时,她给它的第一个指令是让它写一篇同人小说(fan fiction)。
8/19/2025 2:00:00 AM
新智元

Google Gen AI Python SDK:完全使用指南

译者 | 火凤凰生成式 AI 模型正在改变我们创作内容的方式,无论是文本、图像、视频还是代码。 通过 Google 的 Gen AI Python SDK,你现在可以更轻松地在 Python 应用程序中访问和交互 Googl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此外还可以使用 Gemini Developer API 和 Vertex AI API。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便捷地创建应用程序,包括聊天机器人、内容生成器或创意工具。
8/19/2025 12:08:00 AM
火凤凰

顶流全中招!GPT5、Gemini、Grok4、千问3、豆包无一幸免!画出的手表永远是10点10分!原因很尴尬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GPT-5的瓜真是越吃越多! 就在刚刚,一位Reddit网友又发现了GPT-5一个不智能的地方。 小编看到后,确实惊到了!
8/18/2025 5:47:13 PM
云昭

一句话,性能暴涨49%!马里兰MIT等力作:Prompt才是大模型终极武器

AI性能的提升,一半靠模型,一半靠提示词。 最近,来自马里兰大学、MIT、斯坦福等机构联手验证,模型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仅占50%,而另外一半的提升,在于用户提示词的优化。 他们将其称之为「提示词适应」(prompt adaptation)。
8/18/2025 5:20:17 PM

Hinton预言「AI妈妈」刷屏硅谷!李飞飞:人类或将毫无尊严

人类需要一个「AI母亲」吗? 在Ai4 2025大会上,Hinton警告说:AGI时代的到来可能只需要几年,留给人类做好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试图维持人类对AI的控制终将是徒劳。 在人类与AI的控制权之争上,Hinton并没有提到人类要如何防止自己被AI超越;相反,这位「AI教父」却抛出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在AI中建立「母性本能」,让它可以真正「关心人类」。
8/18/2025 5:17:56 PM

AI版华尔街之狼!o3-mini靠「神之押注」狂赚9倍,DeepSeek R1最特立独行

AI能预测未来吗? 在《黑客帝国》里,先知能对Neo的未来做出预测。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则可以根据过去的语料来「预测下一个Token」。
8/18/2025 5:16:45 PM

OpenAI总裁透露GPT-5改了推理范式,AGI实现要靠现实反馈

OpenAI的AGI之路,总裁Greg Brockman在最新的访谈中说清楚了——技术层面,从文本生成转向强化学习的推理范式,在现实世界中试错并获取反馈;资源策略上,持续投入大规模计算资源;落地环节,把模型封装成Agent,将模型能力打包成为可审计的服务进程。 图片这场访谈由AI播客Latent Space主持,与Brockman探讨了OpenAI的AGI的整体技术路线与资源策略。 与此同时,OpenAI的落地布局,以及Brockman对未来的思考,也都随着访谈的进行浮出水面。
8/18/2025 5:14:41 PM
量子位

百度文库网盘发布GenFlow2.0,支持同时调用超100个专家智能体

8月18日,在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文库联合百度网盘发布全球首个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2.0」。 该产品支持超100个专家智能体同时干活,3分钟并行完成超5项复杂任务,生成速度超主流同类型产品10倍,率先做到「分钟级交付、过程可干预、记忆可追溯」。 目前,GenFlow2.0已经正式在百度文库Web端、APP端上线,无需排队、邀请码,所有用户均可以直接使用。
8/18/2025 4:58:44 PM

智创飞跃|Web 工具焕新,AI 助力上线

2025 Google 谷歌开发者大会带来了最新 Web 工具,包括全面升级的 Chrome 开发体验、极大简化的 UI 开发,到云端两侧的 AI 部署。 这些强大的工具为出海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帮助他们更高效地打造面向全球用户的 Web 应用。 探索 Web 开发前沿,洞见 Chrome 浏览器 2025 年的进化蓝图。
8/18/2025 1:54:28 PM

智创飞跃|AI 技术栈全链赋能,助力出海开发创新

在 AI 日新月异的浪潮中,技术不再只是算力堆叠,而是一种可以被人“感知”、与人“共创”的未来语言。 让我们一起通过 2025 Google 谷歌开发者大会,走进 Google AI 的技术核心,深入 JAX 与 TPU 带来的极致性能世界,探索如何借助不断升级的 Gemma 开放模型系列与开放生态,革新工作流、释放创造力。 谷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 AI 出海创新。
8/18/2025 1:50:11 PM

GPT-5难续辉煌:缩放定律失灵,AI经济规模恐缩至千亿级?

上周,OpenAI终于发布GPT-5,许多人期待它能带来惊喜。 YouTube播主Mrwhosetheboss对GPT-5进行测试。 他发现,让GPT-5创建象棋游戏时,表现优于GPT-4o-mini-high;撰写视频脚本时,GPT-5比GPT-4o更好;此外GPT-5能根据任务分配最适合的模型。
8/18/2025 1:41:58 PM
小刀

从GPT-2到gpt-oss,深度详解OpenAI开放模型的进化之路

众所周知,OpenAI 并不够 Open,不仅研究论文发得越来越少,开源模型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其近日发布的两个 gpt-oss 开源模型已经吸引了无数关注,网上也已经出现了不少解读文章或视频。 近日,我们熟悉的 Sebastian Raschka 也发布了一篇深度技术博客,对 gpt-oss 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顾了自 GPT-2 以来 AI 社区取得的进步;此外,他还将其与 Qwen 3 进行了比较。
8/18/2025 1:34: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