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理论

快速理解热门 LLM 大语言模型

作者 | masonpy本文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 帮读者理解 LLM,Transformer, Prompt, Function calling, MCP, Agent, A2A 等这些基本概念。 表述时不追求绝对准确,尽量通俗易懂,部分内容有个人理解的成份,内容难免疏漏, 欢迎指正。 注意:本文需要你有基本的代码阅读能力,当然非开发阅读也不会很困难。
5/29/2025 8:30:00 AM
腾讯技术工程

AlphaEvolve: 谷歌DeepMind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突破性一步

译者 | 李睿审校 | 重楼谷歌DeepMind推出的AlphaEvolve旨在自主发现算法和科学解决方案。 它基于进化计算原理,通过LLM驱动的独立进化流程,不断优化代码。 AlphaEvolve不仅超越人类专家设计的算法,还在数学和谷歌基础设施优化上取得突破。
5/29/2025 8:19:49 AM
李睿

单人公司能否纯凭AI智能体发育成独角兽?有戏!

译者 | 核子可乐审校 | 重楼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替代打工生活的选择,那么自营职业——也被称为“个体创业”(solopreneuring)——可能是个好思路。 你可以凭借自己的软件开发、设计或商业技能作为独立承包商谋求发展。 或者,大家甚至可以独立创办一家公司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5/29/2025 8:13:35 AM
核子可乐

马斯克新推出的 AI 编程助手速度是高级工程师的 10 倍,整个技术团队都面临挑战

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到 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马斯克旗下的 AI 项目一直在推动技术边界。 最新发布的 AI 编程助手——xAI CodeGen,声称其开发速度是资深开发者的十倍以上。 图片作为一款先进的 AI 工具,xAI CodeGen 是否真的能够理解复杂逻辑、准确调试,并生成结构清晰、适合生产环境的代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5/29/2025 8:10:51 AM
前端小智

智能体如何重塑工业自动化和风险管理

在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工业部门网络安全横向管理副总裁迈克尔·梅茨勒(Michael Metzler)讨论了在工业环境中部署智能体所带来的网络安全影响,他谈到了智能体做出半自主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以及为什么像纵深防御(Defense-in-Depth)这样的分层安全方法对于保障工业系统安全至关重要。 在一个关键基础设施环境(如能源厂或生产线)中,如果智能体被攻破,会带来哪些影响?与传统自动化系统相比,智能体为工业环境引入了哪些新的网络安全风险?智能体代表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项重要进步,通过其半自主决策功能提供了新的能力。 与任何技术进步一样,成功实施需要与现有的工业安全和安全标准及协议进行深思熟虑的整合。
5/29/2025 7:02:00 AM
Mirko Zorz

告别手写代码!十款开源 AI 工具,截图秒变可运行代码(附 GitHub 地址)

今年一直在学习和研究AI,也做了很多高价值AI开源项目的总结,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1款通过截图(图片)生成代码的开源项目和工具,帮助大家提高编码效率。 Screenshot to Code图片它能够将设计图中的截图自动转化为代码片段,主要用于网页和应用界面的开发。 支持的技术栈包括 HTML Tailwind、React Tailwind、Vue Tailwind、Bootstrap、Ionic Tailwind、SVG 等。
5/29/2025 5:00:10 AM
趣谈AI

第二次Sora时刻来了!全球首款实时摄像头诞生,真人感拉满颠覆全行业

就在今天,AI视频领域,再次迎来了高能时刻! 硅谷新锐公司AKOOL正式发布的全球首款实时摄像头——AKOOL Live Camera,一举点燃了全行业的热情! 它不仅能秒变虚拟数字人、实时翻译多语言、无缝替换人脸,还能动态生成影视级画质的视频画面,将四大功能集于一身。
5/29/2025 4:15:00 AM
新智元

混合推理模型(LHRM):平衡效率与推理能力的新范式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型混合推理模型(LHRM)。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推理模型(LRM)能够自如的完成比如编程、数学和常识推理等任务。
5/29/2025 3:00:00 AM
肆零柒

如何通过 OpenMemory MCP 增强客户端的上下文感知能力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速,大型语言模型(LLMs)极大地简化了许多任务。 然而,它们面临一个基本限制:会话之间无法保留记忆。 图片如果能够拥有一个本地的、便携的 LLM “记忆层”,完全掌控您的数据,会怎样呢?
5/29/2025 2:11:00 AM
AI研究生

数据提取场景下不同LLM模型对比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其高效处理与利用成为企业和组织发展的关键。 然而,大量数据以非结构化文本、传统文档等形式存在,导致数据提取面临巨大挑战。 人工智能,尤其是大语言模型(LLMs)的爆发式发展,为大规模自动化数据提取提供了新的可能。
5/29/2025 1:50:00 AM
大模型之路

基于四大AI交互协议的AI测试平台架构

在IT互联网技术领域,一个APP或系统背后的技术架构,有web层、server层、中间件、数据库和底层的操作系统,看起来很复杂。 后来大家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即通过API接口将不同层级之间串联起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能提供完善服务的APP应用。 AI领域目前也出现了类似的统一标准或者机制,来实现大模型、智能体等AI工具之间的协作通信。
5/29/2025 1:45:00 AM
写文章的老张

大多数开发者宁愿浪费数小时,也不肯花20分钟学会用 Cursor

我见过一些开发者,明明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却偏偏要给自己制造困难。 他们宁愿花上几个小时和代码中的 bug 死磕,也不愿花20分钟搭建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流程。 自从我开始用 Cursor —— 一款类似“编程高手朋友”的 AI 驱动的 IDE 后,我总结出一套五步技巧,快速上手、轻松开发。
5/29/2025 1:40:00 AM
前端小智

一文读懂: AI 智能体的架构原则、三高架构、 存储架构的核心方案

一、为啥 AI 架构设计这么关键? 如今,AI 应用那可是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从 ChatGPT  、到AI智能体应用,到每天服务上千万人的智能客服,再到处理亿级数据的推荐系统,要想让这些 AI 玩意儿在实际场景里落地生根,高可用、高性能、灵活扩展的系统架构是关键。
5/29/2025 1:10:00 AM
尼恩架构团队

首个面向柔性衣物灵巧操作的仿真平台来了,北大、伯克利联合发布

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王昱然、吴睿海、陈越,导师为北京大学董豪老师。 课题组致力于统一的物体表征操作研究,以实现具有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的物体操作策略。 在机器人操作领域,柔性物体,尤其是衣物的操控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难题。
5/28/2025 6:43:17 PM

Meta闪电分拆AI帝国!Llama团队一劈为二:一边狂卷AGI,一边死磕OpenAI

2025 年 5 月,据 Axios 报道,Meta 正式将其 AI 部门拆分为两个独立方向:面向消费者的AI产品团队,以及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的“AGI Foundations”基础组。 过去几年,Meta在AI领域的策略始终被认为偏“研究导向”:大模型Llama的发布频率、论文产出数量、开源社区活跃度,都表现出一种“与学界赛跑”的姿态。 但与此同时,用户端产品的AI体验却始终模糊——Llama虽强,却“藏”在模型库里,普通用户几乎无感。
5/28/2025 6:41:37 PM

刚刚2岁的Llama,「爸妈」都跑了!小扎手拆Meta AI,LeCun保持独立

小扎最近着实有点烦。 一是谷歌、OpenAI、Anthropic等竞争对手不断「上压力」,谷歌I/O大会、Claude 4出炉,而OpenAI的奥特曼牵手了Apple乔布斯时代的乔纳森做硬件;二是刚刚2岁的Llama(2023年开源),最初署名的14名作者走的走,创业的创业,选择留下的只有3人;三是Llama 4不仅翻车,Behemoth还面临跳票,即使是Scout、Maverick被开发者调侃为Llama 3.5;四是作为「技术老大」的Yann LeCun天天可劲地说LLM要完蛋,与当下LLM发展背道而驰。 终于,小扎「痛定思痛」决定重组Meta的AI团队!
5/28/2025 6:41:30 PM

突发!传字节内部禁用Cursor、Windsurf!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刚刚得到消息,字节跳动相关部门正在禁用 Cursor、WindSurf 等 AI 开发软件。 有报道称,这一决定来源于字节跳动安全与风控部门发布的一封邮件。 邮件称,出于对防范数据泄露风险的考虑,自6月30日起,将在内部分批次禁用第三方AI开发软件,包括AI编程工具Cursor、Windsurf等,并将字节旗下的编程助手Trae作为替代方案。
5/28/2025 6:36:47 PM
云昭

硬核分享!构建单智能体已经Out了!大佬分享:架构设计如何推动可靠的多智能体编排

作者 | Nikhil Gupta,Atlassian AI产品管理负责人编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时至今日,如果再提如何构建一个Agent,肯定已经过时了。 打造一个超级智能的单一模型已经不再是2025年的主旋律。 而真正的力量和令人兴奋的新领域,是让多个专业化的AI智能体协同运转起来。
5/28/2025 6:04:20 PM
云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