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Uber正在全球集齐L4中国军团。 这不,刚和中国Robotaxi巨头们——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及文远知行——全部达成合作,Uber转头又找上了一家复旦校友创办的L4公司,Nuro。 Uber最近宣布,将为其投入数亿美元资金,支持未来6年超过2万台无人车的落地。

Uber正在全球集齐L4中国军团

这不,刚和中国Robotaxi巨头们——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及文远知行——全部达成合作,Uber转头又找上了一家复旦校友创办的L4公司Nuro

Uber最近宣布,将为其投入数亿美元资金,支持未来6年超过2万台无人车的落地。

原型车现在已经在Nuro的试验场中测试,首批车队明年就开始投放

Robotaxi的宏大故事,很快就会加入新人讲述。

Uber最新官宣,要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Robotaxi车队了。

这次不是“闭门造车”,Uber选择把技术造车都交给更专业的人。

一位是Uber的老朋友——复旦校友朱佳俊创办的L4公司Nuro,另一位是美国豪华纯电品牌Lucid,两家公司将为Uber量身打造“下一代高端全球Robotaxi项目”。

三方计划,未来6年内,将在美国部署2万辆以上的Robotaxi——平均下来,每个季度要投放833辆车。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车队归Uber或其第三方车队管理合作伙伴所有,首批Robotaxi将在2026年落地,由Uber独家向外提供服务。

为了支持Robotaxi车队能顺利组建,Uber表示,会分别向两家公司投资数亿美元

Lucid方面,已确认会得到Uber3亿美元(约21.5亿元)的支持。

而Nuro虽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已经明确的是,其收获的投资将远超3亿美元,且Uber将在Nuro的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为什么对Nuro投资更多,原因很简单。

因为Lucid提供的是Robotaxi的“身体”,也就是造车服务;而更重要的Robotaxi核心——L4自动驾驶技术,则是由Nuro提供。

先来看车,Uber透露,Robotaxi将使用Lucid的Gravity SUV,这是Lucid去年年底开始交付的纯电新车。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据Lucid官方称,其续航可达450英里(约724.2公里),并配备926V充电架构,内置增压器,充电12分钟,可以满足大约321.8公里的续航里程,且不用适配器就能在特斯拉超充桩充电。

而作为豪华品牌的新产品,Gravity的价格也不便宜,起售价在7.9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7.4万元

相比约2.8万美元的萝卜快跑、4.65万美元起的特斯拉新Model Y,Gravity的价格就要贵得多了,更别说这还是没加装L4所需软硬件的价格。

所以外界推测,Uber的Robotaxi车费不会便宜,定价很可能会类似Uber Black的高端水平,就相当于国内滴滴的豪华车型吧。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再看由Nuro负责的自动驾驶技术部分,Nuro主要提供软件支持,传感器等硬件还是Lucid加装。

此外,Nuro还将领导开发、验证数十个类别的综合安全案例,并进行模拟、封闭式测试和监督道路测试,以验证Robotaxi运行的安全性。

Nuro创始人朱佳俊表示,此次合作采用的是其最新第四代无人驾驶系统Nuro Driver,搭载了英伟达Thor芯片和Arm的Neoverse技术。

而Nuro自己也有车队在美国多个城市和州运营,业务为无人配送,已在5年无人驾驶部署中得到验证。

Uber之前还和Nuro达成1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用无人配送车来运送食物和其他物品。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而现在,三方合力打造的Robotaxi原型车,已经在Nuro位于拉斯维加斯的试验场进行测试,只等明年大规模就位了。

无论对哪一方而言,这笔生意都很划算。

Uber有失败的Robotaxi经验在前,需要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而Lucid和Nuro都恰逢关键时期,是需要外部资金支持的“实力派”。

特别是曾经历大起大落,如今刚刚峰回路转的无人车独角兽Nuro。

Nuro原本以“无人配送车”而在硅谷起家,更因团队的不凡基因而闻名,两位创始人乃至核心团队都出身Google无人车,奠定了Waymo的基础。

其中一位创始人,是前Google无人车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他2005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完了硕士。

2008年,朱佳俊正式加入Google,进入Google无人车团队,成为该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最早的华人面孔

已载入无人车发展史册的Google“萤火虫”,就是其领导的小组一手打造。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另一位创始人,则是Google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负责人、首席工程师戴夫·弗格森 (Dave Ferguson)。

早年间,戴夫曾在英特尔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专注机器人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又在2011年加入Google。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2016年,两位工程师带领一批核心成员出走创业,瞄定了“最后一英里无人配送”赛道,选择做一家自动驾驶汽车运送货物的机器人公司

Nuro推出过R1和R2两代无人配送产品,没有方向盘和乘客位,只保留货舱。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这种商业模式在当时的美国非常新颖,被美国交通运输部以及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一路亮起政策绿灯,成为美国首个准许部署没有侧视镜和方向盘的无人送货车。

Nuro因此一度吸引到软银、Google、丰田等知名机构和资本支持,还斩获了美国零售巨头克罗格、达美乐披萨、CVS药妆店、711便利店众多合作。

一时风头无两的Nuro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两年时间团队翻倍至1500人,但运营成本的激增,以及整车制造这样的“重资产”太过庞大,导致公司的现金储备极速缩水。

加上恰逢美国爆发经济衰退,能源价格飙升,Nuro不得不在此背景下做出重要决定——裁员,降本,转型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AI的飞速进步,让Nuro在反思中看到了机会。比起整车服务,L4技术的需求实际更加旺盛,公司决定逐步转向“轻资产”运营,以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为主。

商业模式也随之更新为两条线并行:

一条仍和之前的无人配送模式相似,为送货和客运服务提供整套L4级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但Nuro自己不再造车

另一条则侧重技术授权服务,与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和服务供应商合作,开发消费类车辆的自动驾驶产品,涵盖从L2级到L4级系统,也就是现在和Uber合作的模式。

今年4月,Nuro拿到了新一轮的1.06亿美元融资,折合人民币约7.8亿元。

这笔时隔四年的新融资,投注了资本市场对于Nuro新模式的认可,也让Nuro能有充足的信心,继续在L4行业里大干一场。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在这个Robotaxi已经滚烫的节点,Nuro有技术,Uber有资源,双方怀揣同样的梦想,又有多年合作基础,一拍即合。

目前和Uber合作,算是为跑通技术授权模式开了很好的头。

并且这次合作还是B2B的模式,据戴夫透露,Nuro还在和其他OEM洽谈,计划面向C端,把Nuro Driver安装到私人汽车上。

另外,Uber对Nuro数亿美元的投资,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对老朋友的关照,最核心的应当还是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肯定。

Nuro的车队在加州和德州运营时,无人驾驶里程已超过100万英里(约161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而Nuro布局的这两块位置,也和Waymo、特斯拉在美国的阵地范围一致。

有意思的是,Uber过去一年在Robotaxi行业里非常活跃,到目前为止,几乎集齐了所有头部的Robotaxi玩家的合作,包括中国的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以及同在美国的Waymo等等。

和Waymo达成的合作还没多久,Uber就迫不及待入局“买”车队,可能也被特斯拉逼急了。

如今车队虽然还没落地,但Robotaxi战场已经在美国硝烟弥漫了。

马斯克这边刚刚扩大Robotaxi在奥斯汀的版图,服务范围覆盖42平方英里(约108.78平方公里),比Waymo的37平方英里(约95.83平方公里)还大了5平方英里(约12.95平方公里)。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面对特斯拉已经拉满的嘲讽,Waymo立即反击,刚刚也扩大了在奥斯汀的范围,直接把面积扩大到90平方英里(约233.1平方公里),刚好是7个澳门的大小。

Uber Robotaxi车队挤满了中国人

不知道日后Uber的车队再来,是不是还能在奥斯汀分一杯羹了。

相关资讯

Uber打了个萝卜,数千台Robotaxi落地全球

无人驾驶新纪录! 萝卜快跑和Uber,最近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合作,要携手落地数千辆Robotaxi。 Robotaxi,这是百度深耕、谷歌重注、马斯克豪赌的AI赛道,是物理AI最具潜力的落地场景,蕴藏着万亿美元机会,前景无限,热度空前。
7/16/2025 2:07:15 PM
杰西卡

特斯拉Robotaxi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今日在美上线

今日,特斯拉Robotaxi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正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启动试点运营。 首日共有35辆基于特斯拉Model Y改造的Robotaxi投入服务,运营时间为每日早6点至午夜12点。 用户需通过Tesla Robotaxi App下单,输入目的地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路线及费用,测试期间统一按每单4.2美元(约合人民币30元)收费。
6/23/2025 9:00:38 AM
AI在线

特斯拉Robotaxi无人出租车正式测试:全自动驾驶迈向新里程碑!

Tesla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了Robotaxi无人出租车的公开测试,标志着其全自动驾驶(FSD)Unsupervised模式的重大突破。 此次测试中,车辆驾驶座完全空置,运行全程由AI系统自主控制,仅在副驾驶位置配备一名安全监控员,且无方向盘或踏板控制权限。 全自动驾驶新篇章:FSD Unsupervised模式亮相Tesla Robotaxi测试采用FSD Unsupervised(无监督全自动驾驶)模式,车辆完全依赖AI系统进行导航、决策和操作,无需人类驾驶员干预。
6/23/2025 5:00:39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