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机器人

消息称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 C 端市场,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AI在线 7 月 27 日消息,特斯拉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 2025 年面向中国 C 端市场推出,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预计 2026 年实现量产,计划 5 年内年产 100 万台。 据AI在线了解,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项目自 2021 年首次亮相以来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完成两代产品迭代。 第二代 Optimus 相比初代实现了多项突破:重量减轻约 10 公斤,行走速度提升 30%,手部自由度翻倍至 22 个,并新增颈部活动能力,整体自由度达到 28 个。
7/27/2025 5:31:03 PM
远洋

马斯克: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量产版将采用全新 V3 设计,非常精致

AI在线 7 月 27 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Optimus 人形机器人在正式向消费者发货时,其设计将与目前公司内部使用的版本有显著不同。 据AI在线了解,Optimus 项目自 2021 年特斯拉首届 AI 日活动首次亮相以来,经历了多次设计迭代。 当时,特斯拉仅展示了一个静态的人形机器人模型以及一位穿着机器人服装跳舞的人。
7/27/2025 3:44:50 PM
远洋

WAIC 2025 智元机器人组团出道:多形式联动交互引来围观打卡

AI在线 7 月 26 日消息,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 上午开幕式后,在“机器人技能大舞台”上,智元机器人远征 A2 展示了击鼓、舞龙、书法等传统文化技能表演,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文化传承领域的无限潜力。 虽然是首次参展,但智元机器人的出场很惊艳,其在 H3-C 区 101 设置了 300㎡展台,这也是本次参会具身智能企业中的最大展台。
7/26/2025 3:46:56 PM
汐元

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产量被曝仅数百台,远不及马斯克“5000 台”宏伟目标

AI在线 7 月 25 日消息,The Information 今晚爆料称,特斯拉曾承诺今年生产 5000 台 Optimus 机器人,然而今年已经过去了近 8 个月,特斯拉远远未达到该目标 —— 产量仅有数百台。 这一消息发布之时,特斯拉刚刚报告了第二季度收入下降 12% 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销量下降、来自监管积分的收入减少,以及太阳能和储能业务的销售疲软。 在本周早些时候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于明年年初开始生产最新的 Optimus 3 版本。
7/25/2025 10:31:13 PM
清源

消息称小鹏机器人新成立“智能拟态部”,主攻机器人多模态

AI在线 7 月 25 日消息,新浪科技今日爆料称,小鹏机器人中心新成立智能拟态部,主攻机器人多模态,研究方向包括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空间智能等。 据了解,该部门负责人为近日入职小鹏的原腾讯 ARC Lab 技术专家葛艺潇,其在 28 岁就晋升为腾讯 T12 技术专家,作为多模态方向多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葛艺潇曾在 2023 年和 2024 年连续 2 年获得腾讯技术突破奖。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包括葛艺潇在内,目前小鹏机器人智能拟态部仅有 3 名成员。
7/25/2025 5:12:28 PM
清源

港科大&北京人形提出LOVON:足式机器人开放世界全域目标追踪新范式!

本文一作彭道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读博士生;共同一作曹嘉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习生;共同一作张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读博士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通讯导师马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在复杂的开放环境中,让足式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自主完成「先跑到椅子旁,再快速接近行人」这类长程多目标任务,一直是 robotics 领域的棘手难题。 传统方法要么局限于固定目标类别,要么难以应对运动中的视觉抖动、目标丢失等实时挑战,导致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常常「迷路」或「认错对象」。
7/25/2025 2:59:51 PM

突然发疯!人形格斗冠军机器人凌空回旋踢,架子都干翻,现场研究员:0.0?

一条人形机器人发疯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快递盒子乱飞,场面一度十分抓马。 研究人员:希望是一场幻觉。 视频中“发疯”的机器人是今年机器人格斗的美国冠军DeREK(原型为宇树机器人G1),而抱着头的这位,是该机器人团队REKrobot的CEO兼机器人格斗手Cix。
7/24/2025 8:52:00 AM

优必选推出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高 1 米 76,7×24 小时不间断“打工”

AI在线 7 月 23 日消息,优必选今天宣布推出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通过迭代的群脑网络 2.0(BrainNet 2.0),搭载自研的全球首个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 Co-Agent。 Walker S2 身高 1.76 米,可完美复现拟人步态行走与精细操作能力,集成第四代工业级灵巧手与仿生手臂,其灵巧手采用类人尺寸设计,可实现亚毫米级的精细操作,且耐久性经测试超过 8 万次;仿生手臂采用全中空结构与集成走线设计,支持自主换电等高难度动作。 同时,Walker S2 也实现了国内首个头部采用纯 RGB 双目视觉方案,“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能力有效提升人形机器人对工厂环境的适应性;52 自由度的仿生躯体配合第四代灵巧手,可在 0-1.8 米全空间范围内完成 15 公斤负载搬运及 ±162° 腰部灵活转动。
7/23/2025 6:44:20 PM
清源

关于机器人数据,强化学习大佬Sergey Levine刚刚写了篇好文章

我们知道,训练大模型本就极具挑战,而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与应用领域的拓展,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所需的数据更是海量。 大型语言模型(LLM)主要依赖大量文本数据,视觉语言模型(VLM)则需要同时包含文本与图像的数据,而在机器人领域,视觉 - 语言 - 行动模型(VLA)则要求大量真实世界中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数据。 目前而言,Agent 是我们走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过渡。
7/22/2025 1:26:00 PM
机器之心

创造历史!中国战队首次夺得机器人足球世界杯 RoboCup 人形组冠军

AI在线 7 月 2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时间 7 月 20 日 22 时 45 分,2025 年 RoboCup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人形组比赛圆满落幕。 在备受瞩目的成人组决赛中,中国战队清华火神队和其使用的国产加速进化 T1 机器人创造历史,以 5:2 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成功夺得冠军奖杯。 这是自 1997 年 RoboCup 开赛 28 年来,中国战队首次在人形组这一最具含金量的项目中摘金。
7/21/2025 6:45:41 PM
远洋

京东回应“连投三家机器人企业”:公司高度重视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热点

AI在线 7 月 21 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今日上午,千寻智能宣布完成 6 亿元 PreA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宣布新一轮融资获京东战略领投;众擎机器人宣布正式完成两轮融资,其中 A1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回应,目前公司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 未来将聚焦供应链场景,持续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等方式来构建技术创新生态。
7/21/2025 1:21:19 PM
浩渺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开工:总投资 50 亿元,年产值可达百亿

AI在线 7 月 19 日消息,AI在线从苏州发布获悉,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今天在常熟举行,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 100 亿元。 同日,苏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也揭牌成立。 联盟以立讯机器人公司为牵头单位,依托长三角智能制造与具身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联合苏州地区智能机器人领域 20 多家核心企业、30 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一批高校平台、科研机构,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构建“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 — 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打造推动苏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平台。
7/19/2025 3:20:42 PM
清源

优必选 Walker S2 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喜提 7*24 小时打工能力

AI在线 7 月 17 日消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今天宣布,在其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 上首次引入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 据介绍,这项技术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机器人可在 3 分钟内自主换电,使其具备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力。 AI在线从优必选官方获悉,此次引入的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具备 3 大核心技术亮点。
7/17/2025 4:57:46 PM
清源

南大等8家单位,38页、400+参考文献,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驱动的机器人具身智能综述

本文作者来自: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南大学、地平线、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上海交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清华大学。 当下,随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展,“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已成为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核心课题。 与纯感知或生成任务不同,具身智能要求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中自主感知、预测并执行动作,才能真正迈向通用智能(AGI)。
7/15/2025 2:35:00 PM
机器之心

全球首例,深圳实现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物

AI在线 7 月 14 日消息,AI在线从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获悉,深圳今天实现了全球首次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物。 ▲ 图源深圳卫视一组“北极燕鸥”卡通形象的机器人在深圳地铁 2 号线湾厦站自行搭乘地铁并自主规划最优线路,为湾厦站及线上其他站内 7-Eleven 门店配送货物。 目前,300 余座地铁站厅内已拥有数量可观的店铺,为每天近千万客流提供了便利。
7/14/2025 10:37:04 PM
清源

AI 陪伴赛道,会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 GAIR Live

AI 正在从生产工具的角色中抽身,缓慢却坚定地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情绪陪伴。 当算法不再只为效率服务,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尝试构建“有灵魂”的存在。 无论是可以挂在胸前、随时回应你情绪的小型硬件,能够在家中自由行走、具备宠物属性的机器人,还是在手机里与你聊天、分享生活的虚拟人,这一代 AI 的设计逻辑已经从“怎么帮你完成任务”,转向“怎么陪你过日子”。
7/11/2025 5:39:00 PM
郑佳美

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亮相:准确率达 98.9%,作业效率 10 倍于人工

AI在线 7 月 11 日消息,新疆日报昨日(7 月 10 日)报道称,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于 7 月 7 日在昌吉市榆树沟镇亮相,棉花顶芽识别准确率达 98.9%,伤苗率小于 3%,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 6~8 亩,是人工作业效率的 10 倍以上。 该机器人由新疆大学联合新疆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历时 3 年打造,经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论证,成为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 AI在线援引博文介绍,经过多次田间测试,目前,该激光打顶机器人棉花顶芽识别准确率达 98.9% ,伤苗率小于 3%,打顶合格率达到 82% 以上,其核心指标仍有较大迭代提升空间。
7/11/2025 1:38:12 PM
故渊

推理与操控能力双提升!具身机器人双系统VLA模型新突破

让机器人学会聪明且快速精准执行,一直是机器人操控领域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智平方和北京智源研究院联合创新性地提出了Fast-in-Slow(FiS-VLA),即一个统一的双系统VLA模型。 它通过将慢系统2最后几层的Transformer模块重新构建为一个高效的执行模块,用作快系统1,从而在一个模型中实现了快慢系统融合。
7/10/2025 2:55: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