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4S

AI百科全书SciencePedia:当马斯克Grokipedia遭遇滑铁卢,有个中国团队默默把活儿干了

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互联网让知识触手可及,却也让真知难以抵达。
10/30/2025 10:47:56 PM
允中

AI 重写知识库?马斯克 Grokipedia 对上科学界的 SciencePedia,Wikipedia:那我走?

在过去一周里,「AI 重写知识库」这个老话题突然被推到聚光灯中心。 一边,是马斯克的 xAI 团队推出的 Grokipedia:它被描述为“要成为 Wikipedia 的更好替代品”,甚至直接把目标写成“用 AI 清洗掉传统知识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偏差”,承诺做“更中立、更真实”的百科式知识库。 不过,Grokipedia 的上线过程并不顺滑:它的第一次公开发布时间被多次临时推迟,官方解释是“还需要清理掉宣传式内容(purge propaganda)”,并在测试版上线前后不断调整口径,强化“我们不是复制 Wikipedia,而是在做去偏见的真相版本”。
10/29/2025 6:16:15 PM
克雷西

开源模型首次物理奥赛夺金!上海AI Lab 235B模型击败GPT5和Grok4

P1团队 投稿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开源模型首次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夺金了。 来自上海AI Lab的P1-235B-A22B取得了21.2分的成绩,成功跨越金牌线。 在覆盖2024-2025年全球13场顶级物理竞赛的HiPhO基准测试中,P1-235B-A22B获12金1银,与谷歌Gemini-2.5-Pro并列奖牌榜第一。
10/25/2025 2:48:12 PM
梦晨

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AI赋能范式重塑,科学研究开启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科研底层逻辑、加速科学发现,“人工智能 科学”已成为趋势,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 “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是采用专业科学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服务于科学任务的智能底座,实现了对波、谱、场等多种科学模态数据的深入理解,具备科学文献萃取融合、科学知识表征推理和科学工具编排规划等核心能力,目标为各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坚如磐石”的智能支撑。
7/28/2025 8:45:31 AM
梦晨

打造科学研究“革命的工具”,『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开放申请

驱动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AI for Science,以下简称AI4S)正逐渐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然而学科之间的“烟囱式”发展模式,既容易造成资源分散和重复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颠覆性成果涌现。 同时,由于AI4S具有“极宏观拓展、极微观深入、极端条件迈进、极综合交叉”的特性,使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性突破,难以从现有组织模式中诞生——这类突破超出了单一团队的研究能力,需要依赖大规模研究、工程与系统协作,而早期价值又难以被商业风投支持——“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旨在解决这一难题。 如果你渴望突破AI4S传统研究模式的限制,欢迎申请加入“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与我们共同推动下一代技术变革。
1/24/2025 2:58:00 PM
ScienceAI

智能科学时代的双引擎,火山引擎打造 AI 与 Science 协同创新的飞轮

2024 年,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与化学奖双双授予了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相关的研究,这无疑为 AI 在科研领域的推动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进一步彰显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AI for Science 变得盛况空前。 科学家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广阔应用与发展前景,科学研究也从经验范式、理论范式、计算范式、数据驱动范式,迎来了第五范式——智能科学。
11/12/2024 4:00:00 PM
鸢玮

专访MIT贾皓钧&段辰儒博士:AI4S时代的化学材料发现——「AI炼金术」

作者 | MIT 贾皓钧&段辰儒博士编辑 | 凯霞大家可能从小就听说过爱迪生尝试上千种材料作为灯丝,凭着不断试错方法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最后研发出日用白炽灯的故事——天才靠的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发变得愈发复杂。现在,研究者经常需要在上百万大小的材料空间同时优化数十个不同的性质,以寻找适用于电池、半导体、催化剂和合金等领域的新材料。如果说爱迪生需要 99% 的汗水,那现在研究者可能需要 99.99% 的汗水。而新型材料的研发历程就有点像人们去「沙滩」
10/19/2023 6:07:00 PM
ScienceAI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