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资深研究员离职,整个核心团队威胁集体跳槽,数百万美元的挖角邮包 —— 这不是什么好莱坞大片的剧情,而是最近一周苹果AI部门正在经历的真实危机。
6月30日,Bloomberg爆出一个让整个科技圈都震惊的消息:苹果最核心的AI团队MLX,差点就这么没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花了一下午时间挖了挖这个事,发现这背后的故事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人才流失问题,而是关乎苹果能否在AI时代站稳脚跟的生死之战。
先说说MLX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平时关注AI开发,可能知道NVIDIA的CUDA —— 基本上所有深度学习都跑在CUDA上。而MLX,就是苹果想要在自家Apple Silicon上做的类似事情。
说白了,MLX就是苹果的"CUDA杀手"。
这个框架去年12月刚发布,专门为苹果的M系列芯片优化,让开发者能够在Mac上高效训练和运行AI模型。听起来很技术,但实际意义重大 —— 如果MLX成功,开发者就不用完全依赖英伟达的GPU了。
Simon Willison的一条推特说得很直白:"我的印象是,苹果的MLX团队是一小群工程师,几乎凭一己之力在与英伟达和CUDA一较高下。"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苹果居然差点把整个团队都弄丢了。
先是Tom Gunter离职。这个人在苹果干了8年,是LLM(大语言模型)领域的顶级研究员。同事们的评价是"难以替代,拥有独特的技能组合"。
然后更夸张的来了 —— MLX团队的工程师们集体"威胁"要离开。注意,这里用的词是"threatened",不是普通的想离职,而是威胁。
为什么这些工程师要威胁离职?原因其实挺现实的。
首先是钱的问题。据报道,苹果工程师的薪酬通常只有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少。而像Meta和OpenAI这样的公司,正在向这些AI人才提供"数百万美元的薪酬包"。
想象一下,你在苹果拿着50万美元年薪,隔壁Meta给你开价200万。你会怎么选?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这些工程师觉得苹果管理层不重视他们的工作。
报道里提到,苹果内部员工表示,他们对公司探索第三方AI模型的做法感到不满。简单说就是,苹果一边让他们开发自己的AI技术,一边又在考虑用ChatGPT、Gemini这些外部方案。
这让MLX团队觉得,公司是在暗示"我们做得不够好"。
更让人无语的是,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应该把MLX团队扩大5倍,但管理层似乎在忽视这个团队。Ronald Mannak(一个专门基于MLX开发工具的创业者)直接吐槽:"考虑到MLX有多重要,这个团队早就应该扩大五倍了。但看起来管理层在忽视他们。"
好在,苹果最终醒悟了。他们紧急提供反报价,成功留住了MLX团队。但这个风波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
从技术角度看,MLX确实很厉害。我看了一些benchmark数据,在某些操作上,运行MLX的M2 Ultra芯片甚至能超越Tesla V100 GPU。要知道,V100可是专业级的AI训练卡,价格贵得吓人。
更重要的是,MLX利用了苹果芯片的统一内存架构。传统的GPU训练需要在CPU和GPU之间来回拷贝数据,而MLX可以直接在共享内存中操作,效率高很多。
但技术再好,没有人才也是白搭。这次危机让我想起当年英伟达差点让CUDA团队流失的假设 —— 如果真的发生了,现在的AI格局可能完全不同。
现在回过头看,苹果这次的危机处理还算及时。但这个事件透露的信息很有意思:
第一,AI人才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不只是OpenAI、Google这些AI公司在抢人,传统科技巨头之间的人才大战也异常激烈。
第二,苹果虽然有钱,但在AI领域的投入策略可能需要调整。不能一边想要自研技术,一边又不给团队足够的资源和重视。
第三,像MLX这样的基础设施项目,虽然不像ChatGPT那样有话题性,但战略价值极高。失去这样的团队,基本等于放弃了在AI硬件生态上的话语权。
说实话,我觉得苹果这次确实差点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MLX不只是一个技术项目,而是苹果在AI时代保持独立性的关键武器。
如果MLX成功,开发者就可以在MacBook上训练模型,而不用依赖云端的NVIDIA GPU。这对苹果的整个生态都有巨大价值。
现在这个风波暂时过去了,但苹果需要从中学到教训。在AI这个赛道上,人才就是一切。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尊重和信任同样重要。
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个事件的积极意义是:MLX团队留下了,这意味着未来我们有可能在Mac上看到更多本地运行的强大AI功能。
毕竟,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训练AI模型,不用担心数据隐私,不用支付云端GPU费用,这听起来就很香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