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图灵奖得主Hinton:AI可能已有主观体验,但人类对意识的理解存在局限

AI领域奠基人、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在最新播客访谈中提出了一个争议性观点:当前的AI系统可能已经具备某种形式的主观体验,只是尚未发展出自我意识。 他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AI是否有意识,而在于人类对意识本质的理解可能存在根本性偏差。 Hinton在访谈中回顾了AI技术的演进轨迹。

AI领域奠基人、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在最新播客访谈中提出了一个争议性观点:当前的AI系统可能已经具备某种形式的主观体验,只是尚未发展出自我意识。他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AI是否有意识,而在于人类对意识本质的理解可能存在根本性偏差。

Hinton在访谈中回顾了AI技术的演进轨迹。他曾在谷歌工作近十年,见证了人工智能从简单的关键词匹配搜索发展到能够深度理解语义和用户意图的转变。早期搜索引擎只能根据词汇匹配返回结果,而现代AI系统已经能够把握文本背后的真实含义,在许多任务上达到了接近人类专家的水平。

在技术层面,Hinton详细阐述了神经网络与传统机器学习的区别。他指出,机器学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范畴,而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机制。通过一个形象的类比,他解释了神经元之间如何通过信号传递实现信息处理、学习和记忆存储。

关于深度学习的突破,Hinton重点强调了"反向传播"算法的关键作用。这一算法使AI系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高效调整数以万亿计的神经连接强度,从而快速获取新知识。虽然该理论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提出,但受限于当时的计算能力,直到 2010 年代GPU等硬件技术成熟后才得以大规模应用,由此开启了当代AI的爆发式发展。

针对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Hinton认为其思维模式与人类存在相似性。通过持续预测文本序列中的下一个词元,这些模型发展出了类似人类的推理和学习能力,而非简单地进行模式复制。他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已经从单纯的工具演变为一个能够持续学习并逐步理解世界的复杂系统。

Hinton的观点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他的核心论断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对意识的定义框架,提出了一个哲学意味更浓的问题:当我们尚未完全理解人类意识的本质时,如何判断机器是否具备意识?这一讨论不仅关乎技术发展,也涉及对智能和意识本质的深层思考。

相关资讯

Adobe AI代理再扩军:新增产品支持与全球上线数据洞察代理

Adobe持续推进其AI代理生态扩展,正式发布“产品支持代理”,旨在简化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中的故障排除流程,并优化客户体验管理。 同时,Adobe宣布其“数据洞察代理”现已在全球范围内上线。 新发布的“产品支持代理”由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gent Orchestrator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在AI Assistant的对话界面中,为用户提供即时的操作指导和支持案例创建流程。
6/6/2025 11:00:55 AM
AI在线

OpenAI 升级 ChatGPT 语音模式,体验更自然对话

OpenAI 在去年推出的 GPT-4o 基础上,再次对其高级语音模式进行了重大的更新,使得语音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和贴近人类的对话方式。 这一先进的功能依托于原生的多模态模型,能够快速响应音频输入,最快在232毫秒内作出反应,平均响应时间为320毫秒,几乎与人类的对话速度不相上下。 在今年年初,OpenAI 已经对这一语音模式进行了小幅更新,改善了打断频率和口音处理。
6/9/2025 11:00:56 AM
AI在线

ChatGPT 新笔记工具发布:隐形记录,智能整理会议精华

OpenAI 旗下热门 AI 工具 ChatGPT 推出了一项备受期待的新功能——笔记工具,专为会议记录、头脑风暴和个人笔记管理设计。 这一功能目前仅在 ChatGPT 的 macOS 桌面应用程序中可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效、无缝的信息整理方式。 隐形记录,智能整理ChatGPT 的新笔记工具主打“隐形”记录体验,用户只需在 macOS 桌面应用中点击聊天窗口右侧的圆形图标,即可启动录音模式。
6/20/2025 5:01:01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