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人工智能

苹果被传秘密研发Apple GPT,基于自家大模型框架,目标明年出产品

又来,苹果的大语言模型及 AI 聊天机器人有了最新的爆料消息。
7/20/2023 2:26:00 PM
机器之心

学而思网校推出首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AIGC课程

大模型的影响力正在渗入教育行业。7月3日,学而思网校编程产品升级暨人工智能课程发布会在京落幕。据悉,本次发布会以“用AI,创未来”为主题,重磅推出业内第一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课程——《人工智能第一课》,并持续进行编程课程产品的升级,助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好未来已深刻意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的长期影响是会转移到学习领域的。”提及好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好未来集团首席技术官田密如是说。对科技研发的大力投入和深度应用,让好未来成长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公司,现已积累了上百项
7/5/2023 11:21:00 AM
机器之心

思谋发布首个工业大模型开发底座 大模型开发成本直降40%

6月27日,华南工博会现场,思谋科技宣布行业首个工业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底座SMoreLrMo正式发布。SMoreLrMo是面向工业场景的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平台,覆盖了应用层面、算法框架、基础设施服务等开发全场景,涉及算力资源调度管理能力、数据自动标注管理能力、应用开发管理能力、算法服务管理能力等人工智能模型全生命周期。今年以来,大模型的火热点燃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也正在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帮助企业重塑生产及经营各环节以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而SMoreLrMo平台的发布,将为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进一步降
6/27/2023 3:51:00 PM
新闻助手

AI时代已来,吴恩达呼吁向每个孩子教授人工智能知识

将AI编程引入基础课程是值得付出努力的。
6/20/2023 2:41:00 PM
机器之心

AI4S|WAIC 2023 “计算+:让人工智能更通用赋能”论坛将于7月7日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专家,围绕“计算+”,展开深入探讨
6/19/2023 3:18:00 PM
新闻助手

Science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艺术与科学的影响

编辑 | 白菜叶来自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多个组织的 14 名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这有助于为更广泛地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和社会的直接影响奠定基础。论文链接:,俗称生成人工智能 (AI),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迄今为止,一个突出的应用是为视觉艺术、概念艺术、音乐和文学以及视频和动画制作高质量的艺术媒体。例如,扩散模型可以合成高质量的图像,大型语言模型 (LLM) 可以在广泛的上下文中生成听起来合情合理、令人印象深刻的散文和诗歌。这些工具的生成能力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创作者形成想法
6/17/2023 1:41:00 PM
ScienceAI

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2023成功举办

[2023年6月16日,中国,上海] 今日,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在上海举办。峰会现场,昇思MindSpore携手行业用户与伙伴带来人工智能框架的最新进展与系列重磅发布,包括18家AI顶尖企业、学会、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发布《共建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倡议》、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理事会成立、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及首批22家单位入驻、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2.0”正式发布等。本次峰会以“一起昇思 无尽创新”为主题,全面聚焦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共吸引来自AI产业界超过500
6/16/2023 2:49:00 PM
新闻助手

顶尖风投大佬:AI 最大的风险是不以最大努力追求它

最近,马克·安德森在公司网站公开了一篇战斗檄文 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 ,大胆质疑当前对 AI 监管呼吁的合理性,系统批评了这些呼声赖以成立的论据。本文结合作者过往的采访、文章甚至推崇的经济学家、政治家观点,分五个部分对其核心内容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他会认为乐观总是最安全的选择,同时看到悲观主义、怀疑论所蕴含的风险。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观点或许有些疯狂,以这样的方式去思考也很困难。但就像马克·安德森说的,通过与人论战,你可以大致建立一个关于别人的思维方式的模型,可
6/14/2023 6:11:00 PM
机器之能

云从科技召开人机协同发布会 从容大模型崭新亮相

5月18日上午,云从科技在广州举行AI赋能数字中国产业论坛暨2023云从科技人机协同发布会。会上,云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曦展示了最新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并宣布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的正式亮相。从三浪理论到人机协同与大模型技术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全行业对于AI大模型等技术的关注,AI行业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云从作为第一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始终紧跟AI发展趋势,并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此次发布会,云从科技对大模型带来的内容和交互方式的变革而引发的人工智能市场爆发,特别是与行业创新应用相互叠加产生
5/19/2023 12:47:00 PM
新闻助手

对于化学家来说,人工智能革命尚未发生?

编辑 | 绿萝许多人担心 AI 已经走得太远,或者有走得太远的风险。拥有「AI 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最近辞去了谷歌副总裁的职务,理由是希望不受约束地公开谈论 AI 对社会和人类福祉的潜在风险。但是,与这些大局的担忧相反,在许多科学领域,你会听到一种不同的沮丧情绪在悄悄地表达:AI 还没有走得足够远。其中一个领域是化学,机器学习工具有望在研究人员寻找和合成有用的新物质的方式上掀起一场革命。但大规模革命尚未发生——因为缺乏可用于「投喂」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任何 AI 系统的好坏取决
5/18/2023 4:24:00 PM
ScienceAI

OpenAI CEO 历史性亮相国会山,呼吁监管AI

Altman 基本上同意议员们的观点,即有必要对他的公司以及谷歌和微软等公司正在开发的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不过,在对话早期阶段,他们和立法者都不能说,这种监管应该是什么样子。撰文 | Sia如果为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找一个代言人,当下非 OpenAI CEO Sam Altman 莫属。本周二, Sam Altman 又被新技术余波送到了美国国会——在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隐私、技术和法律小组委员会会议上作证,会议的主题是「AI 监管:人工智能规则(Oversight of AI: Rules for
5/17/2023 11:31:00 PM
机器之能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俞舟老师招聘博士后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俞舟老师招聘博士后的相关信息。
4/29/2023 1:06:00 PM
机器之心

斯坦福2023 AI Index回顾十年进展:大模型作者一半来自美国机构、中国期刊论文领先

AI Index 表明 AI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4/2023 3:16:00 PM
机器之心

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

编辑 | ScienceAI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科研数据和算力资源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
3/28/2023 5:44:00 PM
ScienceAI

AI 生成火了之后,重新预测 2023 年的 UX 设计趋势

编者按:从 ChatGPT 开始,再到 Midjourney 出现,设计领域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去年大家对于用户体验领域有过很多趋势预测,但是真的加入 AIGC 这个变量之后,大家对于 2023 年的 UX 设计趋势有了新的看法。下面这篇文章出自资深设计师 Joe Smiley 之手,他重新梳理了 2023 年可能会流行的新趋势,下面是正文: 2023 年,我们看到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快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设计进程,甚至将发展速度停滞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和语音界面设计(VUI)往前推动
3/10/2023 2:39:03 AM
Joe Smiley

ChatGPT一路狂飙,我们的安全带在哪儿?

自去年 11 月 30 日发布以来,OpenAI 的 ChatGPT 已经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席卷了各个社会领域:普通人用它当搜索引擎;办公室文员用它来写文案、做会议纪要,程序员用它来写代码。
3/7/2023 4:41:00 PM
机器之心

2023苹果学者名单公布,AI领域11位华人:清华游凯超等人入选

在今年评选出的 22 位苹果学者之中,华人占据了一半。
3/4/2023 5:53:00 PM
机器之心

「十亿像素」引领视觉智能技术变革,2022 GigaVision挑战赛圆满落幕

2012 年,深度学习在 ImageNet 图像挑战赛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被广泛认为是第三次人工智能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开端,十多年间,从人脸识别、跟踪到动作识别,围绕各类视觉智能任务的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大变革时代终于到来。
2/28/2023 2:21: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