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动动念头就能操作手机!MIT意念控制设备,不动嘴不动手,“读心”准确率92%
不动嘴不动手,只靠意念就能对手机发号施令? 请看VCR:两个人语言不通,现在也可通过意念说话,然后直接翻译成对方的语言,并通过骨传导耳机输出。 MIT初创团队推出了一款非侵入式穿戴设备,能够让人类实现用意念“说话”。
9/10/2025 9:06:00 AM
MIT 报告揭示 95% 企业 GenAI 项目失败,批评者称其过于简化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的《2025年商业 AI 现状》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 报告中指出,超过300亿美元已经投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中,但高达95% 的企业试点项目未能成功转入生产阶段。 调查显示,阻碍企业进展的并不是技术本身或相关的法规,而是这些工具的应用方式。
9/5/2025 10:17:07 AM
AI在线
21岁MIT辍学,估值3亿美金!誓要自动化十亿小时办公
21岁MIT辍学,去年创办的AI合规初创公司Delve,不仅在半年内拿到了3200万美元融资,更是实现了高达3亿美元的估值。 Selin Kocalar(首席运营官)和 Karun Kaushik(首席执行官)这场MIT辍学创业的AI造富神话,剑指自动化十亿小时人类办公! 而「合规」只是故事的开始。
8/25/2025 9:17:00 AM
全球95%企业AI惨败?MIT报告引硅谷恐慌!90%员工偷用ChatGPT续命
全球95%企业AI惨败? MIT报告引硅谷恐慌! 90%员工偷用ChatGPT续命全球95%搞AI项目的公司,基本都凉了!
8/22/2025 1:09:38 PM
新智元
甭提静态AI了,MIT新框架让模型具备自学能力
作者 | Ben Dickson编译 | 沈建苗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名为自适应语言模型(SEAL)的框架,使大语言模型(LLM)能够通过更新自身的内部参数来持续学习和适应。 SEAL可以教LLM生成自己的训练数据并更新指令,让LLM能够永久吸收新知识并学习新任务。 这种框架特别适用于企业应用环境,尤其适用于在动态环境中运行的AI智能体,它们必须不断处理新信息并调整其行为。
6/30/2025 1:10:37 PM
ChatGPT上瘾,大脑萎缩47%!MIT祭出206页92图超长报告
ChatGPT正在「吸干」你的大脑! 刚刚,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针对ChatGPT用户的首次大脑扫描研究,结果让人惊掉下巴。 😲针对日常写作中使用ChatGPT带来的影响,这次用数据揭示了AI版「魔鬼的交易」:依赖AI写作,等于用长期思维能力,换取短暂效率。
6/19/2025 2:50:51 PM
新智元
ICLR2025 | MIT何恺明团队提出TetSphere:拉格朗日体积网格精准还原高质量3D形状!
一眼概览TetSphere Splatting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面体球体(TetSpheres)的拉格朗日表示方法,可生成高质量3D网格,兼具高几何保真度和结构完整性,在多视图重建和图像/文本到3D生成任务中均表现出色。 核心问题当前主流3D建模方法(如基于点云或神经隐式表示)难以同时兼顾高质量网格结构与几何表达能力,尤其在处理复杂形状时,常出现非流形、退化三角面等问题。 论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结构合理、几何一致的方式重建高质量3D网格,同时保持高效计算和良好可扩展性。
5/28/2025 12:00:00 AM
萍哥学AI
MIT 具身智能达人志
作者 | 赖文昕编辑 | 陈彩娴「伟大的事情从来不是一个人做的,而是由一群人做的。 」智驾向左,具身向右2015 年的一天,赵行走出 MIT的实验室,收到了浙大本科同级朋友董思远的消息,向同样涉足过光学的他了解 CSAIL 里各位教授的具体研究方向,也想到 MIT 里做些 CV 的工作。 两年前,这两位青年从浙大毕业后赴美深造,都围着视觉打转:赵行到 MIT读博,先后师从Ramesh Raskar和Antonio Torralba教授,研究计算成像和多模态学习;董思远到康涅狄格大学读研,师从郑国安,研究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
4/18/2025 11:05:00 AM
赖文昕
一秒十图!英伟达MIT联手刷新SOTA,一步扩散解锁实时高质量可控图像生成
扩散生成模型通常需要50-100次迭代去噪步骤,效率很低,时间步蒸馏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推理效率,「基于分布的蒸馏」方法,如生成对抗网络GAN及其变分分数蒸馏VSD变体,以及「基于轨迹的蒸馏方法」(如直接蒸馏、渐进蒸馏、一致性模型)可以实现10-100倍的图像生成加速效果。 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难点,比如基于GAN的方法由于对抗动态的振荡特性和模式坍塌问题,训练过程不稳定;基于VSD的方法需要联合训练一个额外的扩散模型,增加了计算开销;一致性模型虽然稳定,但在极少数步骤(例如少于4步)的情况下,生成质量会下降。 如何开发一个能够兼顾效率、灵活性和质量的蒸馏框架成了模型部署的关键。
4/1/2025 5:10:00 AM
新智元
普特南数赛公布,MIT创5连冠神话!3位00后华人称霸TOP 5
普特南数学竞赛,结果出炉! MIT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连续5年夺冠,5位本科生科横扫榜单TOP 5。 其中,有三位00后华人学生。
3/5/2025 9:40:00 AM
新智元
刚刚,AI颠覆物理模拟:一句话精准仿真,学术圈半壁江山联手耗时24个月研究成果
AI视频生成这就过时了吗? 刚刚,最先进的生成式物理引擎Genesis发布,一句话就可以生成完整精确的模拟物理世界。 一滴水滴落到一个啤酒瓶上,然后沿着瓶子表面慢慢滑落。
12/19/2024 1:28:54 PM
405B大模型也能线性化!斯坦福MIT最新研究,0.2%训练量让线性注意力提分20+
生产级大模型应用线性注意力的方法,来了。 线性Attention(包括RNN系列),再也不用困在几B参数的范围内娱乐了。 一套方法,即可线性化现有各种量级的Transformer模型,上至Llama 3.1 405B,也只需要十来张显卡在两天内搞定!
11/21/2024 8:39:08 AM
新智元
MIT 热门研究:AI 工具“带飞”科研,但也严重加速内卷
最近,MIT的一名博士生Aidan Toner-Rodgers历经四年,在AI 科研领域挖掘出一个惊人的结论——AI的参与让科学发现和创新迈上了新台阶,却也意外拉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能力鸿沟”。 在这项实验里,AI的加持让专利申请量像火箭一样蹿升了39%,产品创新数量也提升了17%。 但这项技术的助力却并非人人受益,反倒在科研圈引发了不小的焦虑。
11/18/2024 2:29:00 PM
刘洁
教授何恺明在MIT的第二门课——《深度生成模型》,讲座PPT陆续已出
又有机会跟着大神学习了! 今年 2 月起,何恺明已经开始了自己在 MIT 的副教授职业生涯,并在 3 月 7 日走上讲台完成了「人生中教的第一堂课」。 近日,我们发现了何恺明的第二门课程《深度生成模型》(6.S978: Deep Generative Models),已经于 9 月初开始了授课。
11/10/2024 4:00:00 PM
机器之心
每年能省200万美元,没有爱思唯尔,MIT过得还不错
继 2020 年与爱思唯尔谈判破裂后,MIT 蹚出了一条不受大型期刊订阅裹挟的全新路线,每年能节省 200 万美元。对于高校而言,期刊的订阅费用向来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特别是订阅像爱思唯尔这种全球顶级出版集团的期刊的费用。众所周知,爱思唯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和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我们所熟知的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和《细胞》都由爱思唯尔出版。但是,在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爱思唯尔的订阅费用却始终居于高位,不可避免地给高校等科研机构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此外,爱思唯尔以封闭期刊为主的出版性质也不符合科学界所倡导
8/21/2024 2:33:00 PM
机器之心
- 1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AI绘画
谷歌
机器人
数据
大模型
Midjourney
开源
智能
Meta
用户
微软
GPT
学习
技术
图像
Gemini
智能体
马斯克
AI新词
AI创作
Anthropic
英伟达
论文
训练
代码
算法
LLM
Stable Diffusion
芯片
腾讯
蛋白质
苹果
Claude
开发者
AI for Science
Agent
生成式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3D
xAI
研究
生成
人形机器人
AI视频
百度
计算
工具
Sora
GPU
大语言模型
华为
RAG
AI设计
字节跳动
具身智能
搜索
大型语言模型
场景
深度学习
AGI
视频生成
预测
视觉
伟达
架构
Transformer
神器推荐
DeepMind
亚马逊
特斯拉
编程
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