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美国与韩国达成新协议 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合作
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计划与韩国签署一项新协议,旨在增强两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以及6G 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 这项协议预计将在特朗普总统亚洲行期间签署,具体时间为周三,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Michael Kratsios 代表美国签署。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根据协议的内容,双方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管制,并努力减轻科技企业在监管方面的负担,以便更好地管理数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存储和使用。
10/29/2025 9:56:48 AM
AI在线
中科大校友,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 Yu Chen 揭秘Willow量子芯片背后的“秘诀”
谷歌量子AI团队昨天宣布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算法突破,其“Willow”量子芯片成功运行了“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算法,首次在硬件上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优势,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这一成果由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Yu Chen和量子硬件首席科学家,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Michel Devoret共同发布,标志着朝着实现有用的量子计算迈出了关键一步,还不清楚状况的看我昨天的文章谷歌量子计算重磅突破登上Nature:首次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比最快超算快13000倍构建量子计算机面临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不丢失宝贵量子信息的前提下,对量子比特进行精确控制? 今天yu chen 和Michel Devoret又揭秘了一些Willow芯片背后的故事Willow的“独家秘方”:破解控制难题此次突破的核心,正是谷歌最先进的量子芯片——Willow。 它基于超导量子电路构建,这一技术路线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已展现出卓越的平衡,是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的领先平台之一要释放量子计算的潜力,就必须解决控制与退相干之间的矛盾。
10/24/2025 8:42:20 AM
刚刚,谷歌重大突破!量子计算首次可验证,登《Nature》封面
刚刚,谷歌宣布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 他们全新的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 ) 算法在 Willow 芯片上运行,解决原子相互作用问题的速度比最好的传统超级计算机快 13000 倍,在数小时内完成了需要 Frontier 超级计算机大约 3.2 年才能完成的计算。 更令人称奇的是,其结果是可验证的,可以说这是量子计算机首次能够在真实硬件上成功运行可验证的算法。
10/23/2025 11:09:00 AM
机器之心
刚拿诺奖就登Nature封面!谷歌“量子回声”算法计算提速13000倍,可重复验证结果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谷歌量子团队,再登Nature封面:. 提出“Quantum Echoes”(量子回声)新算法,算出来的结果还能重复验证,解决了之前量子计算结果难确认的问题。 经典超级计算机Frontier需要3.2年才能完成的计算,量子计算机仅用2.1小时就搞定,速度快了13000倍。
10/22/2025 11:40:18 PM
梦晨
薛定谔亲外孙创业量子计算,老黄早早就成了股东
什么样的量子计算创业公司,一次能获得1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 而且就连年初还在给量子计算泼冷水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转头就成为了这家公司投资股东。 或许是因为这家公司的BP里,有一页是《我的爷爷薛定谔》(doge)。
10/20/2025 8:59:00 AM
量子+AI4S!玻色量子完成数亿A++轮融资
近期,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完成数亿元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华德科创、南山战新投联合领投,广发信德、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纬德信息(688171)等知名机构和上市公司跟投,老股东啟赋资本持续加码。 资金将持续用于公司①“专用”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与“通用”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②量子计算芯片工艺能力建设;③在深圳南山区建设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并投产运行;④拓展“量子计算 AI”融合应用的商业生态。
10/15/2025 10:21:02 AM
十三
IBM 与 AMD 携手推进量子超计算技术新纪元
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持续升温之际,IBM 和 AMD 近日宣布达成合作,致力于开发新一代计算系统,这些系统将量子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加速器结合在一起。 双方的合作旨在构建可扩展的开源平台,推动所谓的 “量子中心超计算” 的发展。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这一合作将利用 IBM 在量子计算方面的领先技术和 AMD 在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
8/28/2025 12:16:57 PM
AI在线
IBM与AMD联手冲刺量子计算,打造未来AI新生态
近日,IBM 与 AMD 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将 IBM 的量子系统与 AMD 的 AI 专用芯片整合,打造下一代计算架构。 这一举措不仅是两家公司在近年来的 AI 浪潮中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也是它们向量子计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IBM CEO 阿尔文・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表示,量子计算将重新定义我们如何模拟自然界,并以全新的方式表示信息。
8/27/2025 7:31:36 PM
AI在线
Andrej 结合他在斯坦福、OpenAI 和特斯拉的工作经验,洞察到一个转变正在发生——软件正在再次经历变革。
今天凌晨4点30,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Nadella分享了,微软在量子计算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4D拓扑量子纠错码。 与2D相比,4D拓扑量子纠错码在编码效率、纠错能力、逻辑操作都非常出色,并且每个逻辑量子比特只需要极少的物理量子比特,可以一次性检查错误,并将错误率降低1000倍。 同时,这项全新的量子计算成果将应用在微软的Azure Quantum量子计算平台中,加速科研、医疗的研发效率网友表示,这标志着一项重大进展,量子纠错长期以来一直是实现稳定、可扩展量子计算的主要瓶颈。
6/20/2025 9:23:53 AM
田渊栋:连续思维链效率更高,可同时编码多个路径,“叠加态”式并行搜索
AI也有量子叠加态了? 连续思维链的并行搜索类似于量子叠加,比离散型思维链更具优势。 这是AI大牛田渊栋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6/20/2025 8:47:00 AM
黄仁勋发布量子计算专用CUDA!预言量子计算机几年内应用,但现在还离不开GB200
“量子计算正在到达一个拐点。 ”在GTC巴黎的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给出了新的论断。 这次,老黄一改此前“实用量子计算机还要20年”的观点,预言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在几年内就能实现。
6/13/2025 9:06:00 AM
量子计算重大突破!谷歌发布混合量子模拟方法
今天凌晨1点,谷歌AI发布了一种全新的模拟-数字混合量子模拟方法,可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增强可控制性,颠覆了传统量子计算的模拟方法。 在研究量子热化和临界现象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传统的量子模拟主要面临两大难题:灵活性差,纯数字的量子模拟效率非常慢,经常会受到噪声的干扰;速度快却无法控制,速度上来了却无法精准控制所有粒子的相互作用。
4/22/2025 9:50:01 AM
AIGC开放社区
谷歌携手软银投资波士顿量子创业公司 QuEra,融资 2.3 亿美元
量子计算作为一种理论已久的技术,正在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成为提高计算能力的一种可行选择。 近日,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量子创业公司 QuEra 宣布完成2.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谷歌和软银等知名机构。 QuEra 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其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打造一台 “实用” 的量子计算机。
2/12/2025 11:28:00 AM
AI在线
5分钟完成最强超算10^25年工作,谷歌量子芯片重大突破,马斯克、奥特曼齐祝贺
算力更强大,错误更少,量子计算的最大挑战之一被搞定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2 月 10 日凌晨,在 OpenAI 的 Sora 吸引 AI 社区眼球的同时,谷歌宣布了一个重大突破:他们新的量子计算芯片 Willow 可通过规模扩展来降低错误率 —— 其 5 分钟就能完成超级计算机 10^25 年才能完成的计算。
12/10/2024 6:18:00 PM
机器之心
量子计算技术推动IT优势
技术和资金问题依然存在。 但错误处理方面的工作、不断扩大的软件堆栈和量子生态系统的发展正在推动对“量子优势”的追求。 近年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惊人崛起的阴影下,量子计算正在悄悄地甚至加速朝着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方向前进。
12/10/2024 8:44:00 AM
Harris编译
清华量子计算成果登顶刊,首次发现噪声影响量子优势,来自丘成桐数学中心团队
量子计算领域首次发现! 噪声会造成量子优势突然消亡。 这是来自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助理教授魏朝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刚刚登上Science子刊。
11/27/2024 2:20:00 PM
量子位
诺奖得主哈萨比斯新作登Nature,AlphaQubit解码出更可靠量子计算机
今天凌晨,新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eepMind 创始人哈萨比斯参与撰写的新论文登上了 Nature,主题是如何更准确地识别并纠正量子计算机内部的错误。 我们知道,量子计算机有潜力彻底改变药物发现、材料设计和基础物理学。 不过前提是:我们得让它们可靠地工作。
11/21/2024 1:17:34 PM
机器之心
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融合如何开启新技术革命
译者 | 晶颜审校 | 重楼量子计算与经典人工智能的融合势不可挡! 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融合代表了计算科学中最有前景的前沿之一。 作为量子计算研究科学家,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崖边,在这个新时代,量子系统的独特能力正被用于增强和加速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而人工智能技术同时被用于优化量子电路并减轻嘈杂的中等规模量子(NISQ)设备中的误差。
11/6/2024 5:17:40 PM
晶颜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谷歌
AI绘画
机器人
大模型
数据
Midjourney
开源
Meta
智能
微软
用户
AI新词
GPT
学习
技术
智能体
马斯克
Gemini
图像
Anthropic
英伟达
AI创作
训练
LLM
论文
代码
算法
Agent
AI for Science
芯片
苹果
腾讯
Stable Diffusion
Claude
蛋白质
开发者
生成式
神经网络
xAI
机器学习
3D
RAG
人形机器人
研究
AI视频
生成
大语言模型
具身智能
Sora
工具
GPU
百度
华为
计算
字节跳动
AI设计
AGI
大型语言模型
搜索
视频生成
场景
深度学习
DeepMind
架构
生成式AI
编程
视觉
Transformer
预测
AI模型
伟达
亚马逊
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