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RAG、AI工作流一键搞定!一文带你看懂 Dify

曾以为AI应用是程序员的专利? Dify 彻底颠覆了! 它就像把复杂AI变成了乐高积木,人人都能动手搭建。

曾以为AI应用是程序员的专利?Dify 彻底颠覆了!它就像把复杂AI变成了乐高积木,人人都能动手搭建。告别代码焦虑,你的生成式AI创意,终于能亲手实现。

一起来看看Dify 是什么,能干嘛~

Dify 是一个开源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旨在简化和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构建、测试和部署,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团队。它通过集成 Backend-as-a-Service 和 LLMOps 来简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

Dify 的定义、目标用户和解决的问题

  • 定义: Dify 是一个开源平台,用于构建由大型语言模型 (LLM) 驱动的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

  • 目标用户: 产品经理、营销人员、业务分析师以及希望快速构建和部署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而无需大量编码经验的团队。

  • 解决的问题: Dify 通过提供一个无需编码/低代码平台来简化 LLM 应用的开发,从而 democratizes 对高级 AI 功能的访问。它整合了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管道、AI 工作流、可观察性工具和模型管理到一个直观的界面中。

ImageImage

Dify 的核心功能和主要特点

  • 可视化编排: Dify Workflow 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流水线构建器,用于创建和测试 AI 工作流,无需大量编码。

  • 模型支持: Dify 支持各种流行的 LLM,包括 GPT、Llama2、Qwen 等。它还支持本地模型的使用。

Image

  • 数据集管理: Dify 允许从各种来源提取数据,对其进行转换,并将其索引到向量数据库中,以优化 LLM 的使用。它还具有 RAG 引擎,可通过集成来自文档、数据库或网络源的实时数据来增强 LLM 的输出。

  • API 集成: Dify 允许将 AI 应用程序一键部署为 API、聊天机器人或内部业务工具。

ImageImage

  • 后端服务: Dify 通过集成的 Backend-as-a-Service 和 LLMOps,提供可视化工作流构建器、prompt IDE 和 RAG 管道,使用户能够快速构建生产级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

Dify 的技术架构或工作原理

Dify AI 运行在模块化架构上,包括三个核心组件:

  • LLM Orchestration(LLM 编排): 无缝连接和切换领先的大型语言模型。

  • Visual Studio(可视化工作室): 用于设计 AI 工作流、训练 AI 代理和配置 RAG 系统的拖放界面。

  • Deployment Hub(部署中心): 一键将 AI 应用程序部署为 API、聊天机器人或内部业务工具。

Image

Dify 的使用案例

  • 构建聊天机器人: Dify Agents 使组织能够部署嵌入了领域特定知识的个性化 AI 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

  • 文本生成应用: Dify 可用于自动化常见问题解答,总结竞争对手的定价和市场研究,以及生成全面的业务报告。

  • 工作流自动化: Dify Workflow 可用于快速自动化复杂的流程,例如客户支持路由、数据检索和任务自动化。例如,营销团队可以快速创建工作流来分析客户情绪、生成回复草稿以及将复杂案例升级给人工代理。

图片图片

Dify 与其他类似 AI 应用开发平台的优势或不同之处

  • Dify vs GPTBots: Dify 提供了更广泛的功能,包括工作流编排和 RAG。GPTBots 更适合需要高度定制的、具有专家指导和无缝多平台集成的企业级 AI 代理。

  • Dify vs LangChain: Dify 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拖放和低代码界面,使得即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LangChain 是一个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框架,需要编码专业知识来构建 LLM 应用程序。

  • Dify vs Flowise: Dify 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体验,具有简洁和现代的界面,专为易用性而设计,即使对于非技术用户也是如此。Flowise 给人一种开发者游乐场的感觉,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您的工作流程。

ImageImage

Dify 不只是个工具,它是你AI创意的“秘密武器”!它证明了构建强大AI应用,根本无需深厚代码功底。如果你渴望迅速将想法变为现实,Dify 绝对值得你一试。

相关资讯

从通用到专精 - 聚焦​ LLMOps 全流程

作者 | 崔皓审校 | 重楼整体思路本文聚焦 LLMOps(大模型运维)全流程实践,从一大模型微调的例子切入,串联起从数据准备到模型部署落地的完整链路。 通过模拟业务人员上传微调数据,借助 Jenkins 工作流驱动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展现大模型从研发优化到实际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逻辑,帮大家理解大模型开发微调中如何实现 LLMOps 的全流程。 例子通过模型微调的方式,让 Qwen2 大模型 “认知” 自身为 “微调小助手,由小明创造”。
9/12/2025 7:01:21 AM
崔皓

从单体到LLM:拆解DevOps进化的三大范式

科技史一再证明,我们常低估未来的发展速度。 正如第一台重达30吨的计算机ENIAC,或“640K内存足够”的论断,都无法预见如今远超其亿万倍算力的设备已普及到个人。 今天,我们可能正处在新的“ENIAC时刻”。
9/12/2025 4:13:12 PM
韩荣

AI 运维的新时代:从 MLOps 到 LLMOps深度解析

作者 | 崔皓审校 | 重楼摘要文章围绕 LLMOps(大语言模型运维)展开,详细解析了企业如何使用大语言模型(LLMs),以及 LLMOps 在优化 LLM 开发、部署和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检索增强生成(RAG)和微调(Fine-tuning)等常见 LLM 应用场景,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方法的挑战和局限性。 随后,通过对比 MLOps 和 LLMOps,突出了后者在管理复杂模型生命周期中的独特价值。
1/16/2025 11:45:26 AM
崔皓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