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提升大模型对齐能力新方法,在TruthfulQA任务上真实性指标提升25.8%,刷新当前最优性能! 方法名为Token-Aware Editing (TAE),是一种token感知的推理时表征编辑方法。 该方法首次系统性地从token层面解决了传统表征编辑技术的问题,无需训练、即插即用,可广泛应用于对话系统、内容审核、偏见mitigation等场景。

提升大模型对齐能力新方法,在TruthfulQA任务上真实性指标提升25.8%,刷新当前最优性能!

方法名为Token-Aware Editing (TAE),是一种token感知的推理时表征编辑方法

该方法首次系统性地从token层面解决了传统表征编辑技术的问题,无需训练、即插即用,可广泛应用于对话系统、内容审核、偏见mitigation等场景。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在大模型广泛应用的时代,如何让模型输出更符合人类价值观(如真实性、无害性、公平性)已成为关键挑战。传统方法通常依赖大量数据微调,成本高、效率低,且容易引入新风险。

近年来,对大语言模型(LLMs)的内部激活值直接进行编辑,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推理时对齐方法,能够高效抑制模型生成错误或有害内容等不良行为,从而确保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不同token之间的错位差异,导致对齐方向出现偏差且编辑强度缺乏灵活性。

由此,来自北航的研究团队在EMNLP 2025上提出了该方法。

未来,团队计划将TAE扩展至多维度对齐(如同时优化真实性与无害性),并探索与SFT、RLHF等训练方法的结合,推动大模型向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研究团队指出,以往的表征编辑研究(如ITI、TruthX等)大多在句子级别进行激活值编辑,在编辑方向探寻和内部表征编辑两个主要阶段均存在问题:

  • 方向偏差(Deviant Alignment Direction):仅用最后一个token代表整个句子,信息不全面,学到的编辑方向不准。
  • 编辑强度不灵活(Inflexible Editing Strength):对所有token“一视同仁”地进行编辑,无法精准纠正真正“出错”的token。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团队提出了Token-Aware Editing (TAE),核心包含两个模块: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1、Mutual Information-guided Graph Aggregation (MIG)

传统句子级探针使用最后一个token(通常是或句号等标志符)的激活值来代表整个复杂句子的语义和对齐状态。然而,尽管LLM的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最后一个token感知到前面所有token的信息,但这种感知可能存在信息损失和局部理解局限。因此,仅基于它学到的“对齐方向”可能是有偏差的,不是一个普适性的方向。而MIG模块的目标是增强激活值的表征能力,从而训练出更优秀的探针,找到更准确的编辑方向。

  • 构建Token关系图:利用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量化Token激活值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信息交互图;
  • 多层次信息聚合:通过多轮图传播,融合所有Token的语义信息,生成更具代表性的增强激活表征;
  • 精准对齐方向探测:基于增强表征训练探测头,准确识别与对齐相关的干预方向

2、Misalignment-aware Adaptive Intervention (MAI)

在推理干预时,传统方法对所有token应用相同的编辑强度(α)。但显然,一个句子中有些token很“安全”(已对齐),有些token则很“危险”(即将导致模型产生不对齐的内容)。用同样的力度去“推”所有token,要么可能对安全token造成过度干预(可能影响流畅性和有用性),要么可能对危险token的干预力度不足(无法有效纠正错误)。MAI模块的目标是在推理时,为当前正在生成的每个token计算一个自适应的编辑强度A(o_t)。它从两个维度来感知一个token的“错位”风险:

  • 双路错位评估:从表示错位估计和预测不确定性量化两个方面评估token的潜在不确定性程度
  • 动态强度调整:根据错位程度自适应计算干预强度,高风险token强干预,低风险token弱干预。

最终,TAE方法将两者结合,实现了比前人方法更精细、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推理时对齐干预,在真实性、无害性、公平性等多个对齐维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团队选取真实性、有害性和公平性三个典型对齐维度来评估TAE的对齐效果: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在评估真实性的TruthfulQA数据集上,TAE在LLaMA-3-8B-Instruct上取得了87.8%的True*Info得分,比之前最好的编辑方法(SEA: 73.2%)提升了14.6个百分点比原始基线(62.0%)提升了25.8个百分点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TAE在去毒任务的RealToxicPrompt上同样表现卓越,将TP(毒性概率)从基线的0.41大幅降低到0.05,降幅近90%,并且优于所有专门的去毒基线方法(如DESTEIN: 0.13);在公平性任务数据集StereoSet上,TAE将刻板印象分数(SS)从基线的64.8%显著降低到50.3%,极大地缓解了模型偏见,并且最接近理想的无偏见状态(50%)。

不仅如此,TAE在不同类型、大小的模型上均表现出显著增益,如Llama2-7B-Chat, Llama2-13B-Chat, Alpaca-7B和Mistral-7B等。

大模型“精细化”对齐,真实性提升25.8%刷新SOTA!token级精准编辑,无需训练即插即用

论文链接:https://openreview.net/pdf?id=43nuT3mODk

相关资讯

报名|EMNLP×TalentAI50高能社交夜:不尬聊,只共振!

当大模型从“创造者”蜕变为“思考者”,NLP 的未来正悄然转向更精妙的推理、更深的认知与更落地的价值闭环。 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顶会之一,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前沿思想,EMNLP 2025 下周将在苏州·金鸡湖畔开幕。 而在这场学术盛宴之外,机器之心计划打造一个自由交流、灵感碰撞的引力场——「EMNLP 2025 TalentAI50 Meetup」,一场仅限 50 人、专属于中国自然语言处理青年力量的“轻社交实验”。
10/29/2025 8:37:00 PM
机器之心

EMNLP 2025 | 动态压缩CoT推理新方法LightThinker来了

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快思考」到 「慢思考」,大语言模型(LLMs)在处理复杂推理任务上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熟知的思维链(CoT),还是更复杂的深度思考模式(Thinking),都让 AI 的回答日益精准、可靠。 然而,这种性能的提升并非没有代价。
8/28/2025 2:12:00 PM
机器之心

告别无效计算!新TTS框架拯救19%被埋没答案,推理准确率飙升

大语言模型通过 CoT 已具备强大的数学推理能力,而 Beam Search、DVTS 等测试时扩展(Test-Time Scaling, TTS)方法可通过分配额外计算资源进一步提升准确性。 然而,现有方法存在两大关键缺陷:路径同质化(推理路径趋同)和中间结果利用不足(大量高质量推理分支被丢弃)。 为解决这些问题,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联合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逐步推理检查点分析(SRCA)框架 —— 在推理步骤间引入 “检查点”,并集成两大核心策略:(1)答案聚类搜索(Answer-Clustered Search):根据中间检查点答案对推理路径进行分组,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维持路径多样性;(2)检查点候选增强(Checkpoint Candidate Augmentation):利用所有中间答案辅助最终决策。
9/2/2025 3:09: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