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如果一个视觉语言模型(VLM)只会“看”,那真的是已经不够看的了。 因为现在真实世界的任务简直不要太复杂,要想让AI干点实事儿,光有多模态还不够,必须还得有深度思考的强推理能力。 而就在刚刚,智谱发布并开源了一个仅9B大小的模型——GLM-4.1V-9B-Thinking,在28项评测中一举拿下23个SOTA!

如果一个视觉语言模型(VLM)只会“看”,那真的是已经不够看的了。

因为现在真实世界的任务简直不要太复杂,要想让AI干点实事儿,光有多模态还不够,必须还得有深度思考的强推理能力。

而就在刚刚,智谱发布并开源了一个仅9B大小的模型——GLM-4.1V-9B-Thinking,在28项评测中一举拿下23个SOTA!

毫无悬念地成为10B级别里效果最好的VLM模型;而在18项评测中,它都可以与自身8倍参数量的Qwen-2.5-VL-72B一较高下,甚至是超越的程度。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整体来看,GLM-4.1V-9B-Thinking之所以能够这般“以小搏大”,核心原因就是会思考

引入了思维链(Chain-of-Thought)推理机制,并通过课程采样强化学习(RLCS,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Curriculum Sampling)来全面提升模型能力。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谱这次发布新模型之际,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对其进行了10亿元投资,并将于近期完成首次交割。

评测是一方面,但也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现在的AI“贵在”得能干点实事儿,那么GLM-4.1V-9B-Thinking具体“疗效”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

例如我们在不给提醒的情况下,先“喂”GLM-4.1V-9B-Thinking一幅名画: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然后向它提问: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可以看到,GLM-4.1V-9B-Thinking先是看出了这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创作的《记忆的永恒》;然后也道出了画作中存在违背物理的视觉符号等。

我们再让它看一眼今年高考的一道图文并茂数学真题,并附上一句Prompt:

(PS:这道题很多大模型在之前都有出现过翻车。)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GLM-4.1V-9B-Thinking在思考片刻过后,就会给出一个简洁且精准的答案——A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再如此前同样让一众大模型“头疼”的看时钟和日期问题,我们也让GLM-4.1V-9B-Thinking试一试: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在同时处理两个易出错的问题时,GLM-4.1V-9B-Thinking依旧是给出了相对准确答案(时间有一点小偏差,应该是10点11分):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以及还有生活中比较有趣且实用的例子——看手相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有懂手相的小伙伴,也可以留言讨论GLM-4.1V-9B-Thinking看得是否准确哦~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由此可见,GLM-4.1V-9B-Thinking在“边看边想”这件事已经达到了普通人的水准。

整体而言,它现在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 超长视频解析:能看懂长达2小时的视频,准确分析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时间关系
  • 智能读图问答:不仅能描述图片内容,还能结合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解答
  • 理科解题助手:支持数学、物理等理科题目解答,提供详细解题步骤
  • 图文识别转换:可精准提取图片/视频中的文字和表格,转为结构化数据
  • 专业文档处理:擅长解读金融、政务等专业文件,快速提取关键信息
  • 图像定位标注:能标出图片中指定对象的具体位置坐标
  • 智能界面操作:可识别电脑/手机界面元素,执行点击、滑动等操作指令
  • 看图写代码:根据设计图自动生成前端网页代码

在看完效果之后,我们再来聊聊GLM-4.1V-9B-Thinking背后的技术。

从GLM-4.1V-9B-Thinking的模型架构来看,主要包含三大块的内容,它们分别是:

  • 视觉编码器(ViT Encoder)
  • 多层感知机适配器(MLP Projector)
  • 语言解码器(Language Decoder)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视觉编码器就好比模型的 “眼睛”,团队给它选了AIMv2-Huge这个 “超级视力装备”。

一般的 “眼睛” 看视频用的是二维卷积,就像一张张照片,但GLM-4.1V-9B-Thinking这个 “眼睛” 换成了三维卷积,这样它就能像看电影一样,在时间维度上 “快进快退”,快速处理视频,效率大大提高。要是遇到静态图片,它就把图片多复制几份,假装是 “小短片”,保证输入格式统一。

为了让这个 “眼睛” 不管看到多宽多窄、多清晰的画面都能适应,团队还给它做了两个升级。

第一个是加了二维旋转位置编码,这就像给 “眼睛” 戴了一副 “特殊眼镜”,就算画面特别宽(宽高比超过 200:1),或者特别清晰(4K 以上分辨率),它也能稳稳地 “看清楚”。

第二个是保留了可学习的绝对位置嵌入,就像给 “眼睛” 记住每个画面位置的 “小本本”,在训练的时候,通过双三次插值,让它能灵活适应不同大小的画面。

语言解码器则是模型的 “嘴巴” 和 “大脑”,负责理解你的问题,然后给出答案。

团队把原来的旋转位置编码升级成了三维的,这让模型在同时处理画面和文字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就像你一边看地图一边听别人描述路线,能更快找到方向,而且它回答文字问题的能力一点没减弱。

多层感知机适配器就像是 “眼睛” 和 “大脑” 之间的 “翻译官”,把 “眼睛” 看到的信息翻译成 “大脑” 能理解的语言,让整个模型顺畅地工作。

在训练GLM-4.1V-9B-Thinking方面,则是包含三个阶段:预训练(Pretraining)、监督微调(SFT)和课程采样强化学习(RLCS)。

预训练阶段

在最初阶段,团队的目标是让模型具备广泛的图文理解能力。

为此,智谱采用了“双通道并行”的训练方式,对模型进行了12万步的训练。每次输入的文本长度为8192,整体批量大小为1536。训练用的数据包括图像配文字、图文混合内容、识别文字(OCR)、图像定位、指令问答等多种类型。

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团队还用了“样本拼接”的方法,把不同长度的训练数据拼成接近最大长度的长序列,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显存,减少浪费。

为了让模型更好地处理高分辨率图片、视频片段以及特别长的文本,团队在训练中加入了更复杂的数据,比如视频的连续画面和长度超过8000字的图文内容。

在这个阶段,团队把输入的序列长度扩展到了3万多(具体是32,768),并采用了更高级的并行训练方式(两路张量并行加上四路上下文并行),继续训练了一万步,同时保持之前的总批量大小不变(1,536),以确保训练的稳定性和效率。

监督微调(SFT)阶段

在微调阶段,团队专门准备了一批高质量的“思维链”(CoT)训练数据,目的是提升模型在处理复杂因果关系和长篇推理问题时的能力。这些训练样本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组织:

微调时团队对模型的全部参数进行了训练,输入长度设为32768,批量大小为32。

训练内容来自多个实际任务场景,比如解数学题、多轮对话、任务规划和复杂指令的执行,数据形式包括图文结合、多模态输入和纯文本等多种类型。

这个阶段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处理多模态信息的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它在语言理解和逻辑推理方面依然表现稳定。

课程采样强化学习(RLCS)阶段

在SFT的基础上,团队还引入了课程采样强化学习来提升性能。

团队主要结合了基于可验证奖励的强化学习(RLVR)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来覆盖多个关键任务维度:

  • STEM领域问题求解(数学、物理、化学)
  • 多模态信息定位与理解(OCR、实体定位、视频分析)
  • 智能体任务(GUI交互、代理规划)
  • 文档与图表理解、逻辑推理、复杂指令执行等

团队采用“课程学习”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强化训练,也就是先让模型从简单任务开始,逐步挑战更难的任务。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训练策略,模型在实用性、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9B“小”模型干了票“大”的:性能超8倍参数模型,拿下23项SOTA | 智谱开源

最后,关于GLM-4.1V-9B-Thinking的论文、代码等也均已开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文末链接哦~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507.01006

开源列表:

[1]Github:https://github.com/THUDM/GLM-4.1V-Thinking [2]ModelScope:https://modelscope.cn/collections/GLM-41V-35d24b6def9f49 [3]Hugging Face:https://huggingface.co/collections/THUDM/glm-41v-thinking-6862bbfc44593a8601c2578d [4]HuggingFace 体验链接:https://huggingface.co/spaces/THUDM/GLM-4.1V-9B-Thinking-Demo [5]魔搭社区体验链接: https://modelscope.cn/studios/ZhipuAI/GLM-4.1V-9B-Thinking-Demo

智谱MaaS开发平台bigmodel.cn同步上线GLM-4.1V-Thinking-Flash API:

[1]API 使用指南:https://www.bigmodel.cn/dev/howuse/visual-reasoning-model/glm-4.1v-thinking [2]API 接口文档:https://www.bigmodel.cn/dev/api/visual-reasoning-model/glm-4.1v-thinking [3]体验中心:https://www.bigmodel.cn/trialcenter/modeltrial/text?modelCode=glm-4.1v-thinking-flash

相关资讯

不做数值运算、纯靠嘴炮也能机器学习?基于自然语言的全新ML范式来了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本文作者肖镇中是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和图宾根大学的博士生,Robert Bamler 是图宾根大学机器学习方向的教授,Bernhard Schölkopf 是马克思普朗克-智能
6/21/2024 3:21:00 PM
机器之心

让视觉语言模型搞空间推理,谷歌又整新活了

视觉语言模型虽然强大,但缺乏空间推理能力,最近 Google 的新论文说它的 SpatialVLM 可以做,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视觉语言模型 (VLM) 已经在广泛的任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图像描述、视觉问答 (VQA)、具身规划、动作识别等等。然而大多数视觉语言模型在空间推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需要理解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或空间关系的任务。关于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常常从「人类」身上获得启发:通过具身体验和进化发展,人类拥有固有的空间推理技能,可以毫不费力地确定空间关系,比如目标相对位置或估算距离和大小,而
2/19/2024 2:22:00 PM
机器之心

使用Pytorch构建视觉语言模型(VLM)

视觉语言模型(Vision Language Model,VLM)正在改变计算机对视觉和文本信息的理解与交互方式。 本文将介绍 VLM 的核心组件和实现细节,可以让你全面掌握这项前沿技术。 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并实现能够通过指令微调来执行有用任务的视觉语言模型。
11/19/2024 1:17:38 PM
Achraf Abbaoui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