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5555被拒稿,AC接收但PC强拒,NeurIPS揭榜引争议

今天,在 X 等社交平台和我们的朋友圈里,NeurIPS 2025 的投稿者们开始晒出自己的论文接收结果。 根据 NeurIPS 2025 发送给投稿研究者的通知邮件,今年该会议主会共收到 21575 篇有效论文投稿,其中 5290 篇被接收,接收率为 24.52%,差不多正好低于 25%,似乎正应了我们之前的报道《NeurIPS 2025:高分论文也可能被拒,只为保住那 25% 左右的接收率? 更进一步,在这 5290 篇被接收的论文中,有 4525 篇是 poster 论文,688 篇为 spotlight 论文,77 篇 oral 论文。

今天,在 X 等社交平台和我们的朋友圈里,NeurIPS 2025 的投稿者们开始晒出自己的论文接收结果。

根据 NeurIPS 2025 发送给投稿研究者的通知邮件,今年该会议主会共收到 21575 篇有效论文投稿,其中 5290 篇被接收,接收率为 24.52%,差不多正好低于 25%,似乎正应了我们之前的报道《NeurIPS 2025:高分论文也可能被拒,只为保住那 25% 左右的接收率?》。

图片

更进一步,在这 5290 篇被接收的论文中,有 4525 篇是 poster 论文,688 篇为 spotlight 论文,77 篇 oral 论文。

在被接收的论文中,有些已经对 AI 社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用到了 Qwen-next 中。

图片

还有些来自非常年轻的学者,比如去年的大一新生。

图片

对于所有晒出喜讯的研究者,机器之心在这里送上祝贺🎆。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源:X 和小红书

不过,和本月初我们报道的一样,这一次同样也有不少研究者遭遇了「高分被拒」的情况。

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生 Chenda Duan 吐嘈说自己一篇平均分 4.75 的论文被拒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还不是主会,而是数据集与基准 Track。

图片

                图源:https://x.com/chendaduan/status/1968733707000320212

更夸张的是,还有「5555」被拒的。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Dawei Li

图片

至于 NeurIPS 拒绝某些论文的理由,除了之前已经报道过的接收率限制问题,我们还见到了其它诸多理由,其中一些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加拿大 CIFAR AI 主席 Dan Roy 分享一份来自 NeurIPS 的邮件,其中提到大约 500-700 篇候选论文会因为「物理资源限制」而被拒收。他认为,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毕竟完全没有必要让所有被接收论文都以物理海报形式展示。

图片

                           图源:https://x.com/roydanroy/status/1967321132245426279

还有论文因为差一张损失图分析而被拒 —— 而矛盾在于审核阶段无法提交这份分析。

图片

小红书用户「我不该拒绝踏入这条河流」则点明了 rebuttal 改革的问题。这位研究者指出,延长讨论时间 + 强制 reviewer 讨论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很多论文在 rebuttal 后涨分,导致接收率直接超过了往年的数据,进而导致后续的一些论文即使分数很高,也会被拒。这不禁让其直斥今年 NeurIPS 的 rebuttal 改革「极其失败」。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我不该拒绝踏入这条河流

甚至,拒绝你,可能无需任何理由!

小红书用户 GXB 就分享了这样的经历 —— 其论文甚至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所有评审者达成了共识,认为这篇稿件足以发表」。即便如此,该论文依然还是被拒了。根据 PC 给出的最后更新:「本论文的最终决定由 Program Chairs 与 SAC 协商后做出。所有 Senior Area Chairs 均根据 AC 在评审过程中的反馈对论文进行了排序。我们决定保留原始元评审,以反映 AC 在与评审员和 SAC 进行初步讨论后的意见。」这不仅让人质疑 NeurIPS 的论文接收决定的决策流程。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GXB

考虑到前文已经提到了全 5 分被拒的案例,「无理由被拒」在今年的 NeurIPS 上确非个例。

在此氛围下,UIUC CS 助理教授 Francis Y. Yan 站出来鼓励大家。他盘点了今年来自不同会议的 8 次拒稿,这创下了他「职业生涯的最高记录」。大佬的战绩尚且如此,普通研究者大可不必因为拒稿而灰心丧气。

图片

                           图源:https://x.com/search?q=NeurIPS&src=typed_query

在 AI 领域持续火热、投稿数量激增的当下,这些混乱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如果想要避免好的工作被海量投稿淹没,或许 NeurIPS 可以参照 ACL Findings 增设一个「扩展录用渠道」,让更多论文有被发现的机会。

图片

图注:ACL Findings(ACL 研究结果集)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顶级会议 ACL(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的衍生出版物,旨在为未达到主会录用标准但仍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提供发表平台。图源:https://x.com/shangbinfeng/status/1968778902043505031

除此之外,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提议?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相关资讯

NeurIPS 2025:高分论文也可能被拒,只为保住那25%左右的接收率?

要指标还是更多有价值的论文,顶级学术会议似乎也面临着「to be or not to be」的难题。 NeurIPS 2025 将于 2025 年 12 月 2 日到 7 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并且首次设置了第二个官方分会场墨西哥城。 最近几天,根据国内外社交媒体的众多反馈,本届 NeurIPS 的 Meta Review(元评审,即多位匿名审稿人提交评审意见后由领域主席或高级审稿人撰写总结性评审)已经陆续完成。
9/1/2025 2:23:00 PM
机器之心

Who’s Adam?最逆天的NeurIPS评审出炉了

这两天,大家都收到 NeurIPS 2025 的评审结果了吧? 按照以往经验,应该到了吐槽评审意见的环节。 这不,我们刚刚在 X 上看到今年最逆天的一个 NeurIPS 评论。
7/25/2025 6:40:00 PM
机器之心

哪家公司、哪位学者今年NeurIPS中稿最多?这里有一份统计报告

NeurIPS 2021 论文接收结果已经公布,有位顶会数据挖掘爱好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分析数据包括历年投稿量统计、个人中稿量排行、公司中稿量排行等。全球人工智能顶会 NeurIPS 2021 将于 12 月 6 日至 14 日在线上举办。前段时间,大会官方放出了今年的论文接收列表。据大会官方统计,今年 NeurIPS 共有 9122 篇有效论文投稿,总接收率 26%,只有 3% 被接收为 Spotlight 论文。当然,除了接收率之外,官方披露的数据中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信息。最近,热衷于顶会数据挖掘的 Criteo
11/4/2021 2:26: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