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Zoom CEO袁征预言:AI将终结五天工作制,未来每周只需上班三到四天

在AI浪潮席卷职场的当下,Zoom创始人兼CEO袁征(Eric Yuan)给出了一个大胆而诱人的愿景:借助AI助手,人类有望在五年内告别传统的五天工作制,迈向每周仅需工作三到四天的新常态。 在近日举行的TechCrunch Disrupt2025大会上,袁征详细阐述了Zoom如何将AI深度融入其产品生态,并描绘了一幅由“数字分身”驱动的未来办公图景。 他透露,自己今年已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亲自使用AI生成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代表自己发言,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展示了AI如何“突破沟通的边界”。

在AI浪潮席卷职场的当下,Zoom创始人兼CEO袁征(Eric Yuan)给出了一个大胆而诱人的愿景:借助AI助手,人类有望在五年内告别传统的五天工作制,迈向每周仅需工作三到四天的新常态。

在近日举行的TechCrunch Disrupt2025大会上,袁征详细阐述了Zoom如何将AI深度融入其产品生态,并描绘了一幅由“数字分身”驱动的未来办公图景。他透露,自己今年已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亲自使用AI生成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代表自己发言,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展示了AI如何“突破沟通的边界”。

zoom

袁征强调,Zoom当前的战略重心几乎完全聚焦于AI。“我投什么?AI、AI,还是AI。”他表示,公司高管团队每周都会召开数小时的专项会议,探讨如何将AI能力注入视频会议、在线白板、协作文档等全线产品。未来的AI助手不仅能替你参会、记录要点,还能自动梳理邮件优先级、识别需紧急回复的信息,甚至在你缺席时与其他人的AI代理协作完成合同谈判。

“想象两位高管要敲定一份协议,”袁征举例道,“他们不必花数小时在线对谈,而是先让各自的数字分身交换意见、拟定草案,人类只需在关键节点介入决策。”这种“AI先行、人类把关”的模式,将大幅减少重复性沟通与低效会议。

正因如此,袁征坚信,AI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解放人类时间。“今天,我必须手动操作所有工具才能完成工作;未来,AI会替我处理大部分事务。”他预测,随着AI承担起信息筛选、内容生成与流程协调等繁重任务,员工将从“事务性忙碌”中解脱,真正聚焦于创造与战略思考——而这,正是缩短工时的技术基础。

“五年后,每周工作三到四天,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袁征的这番话,不仅是对Zoom产品路线的宣示,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工作伦理的宣言:技术的终极价值,不是让人更忙,而是让人更自由。

相关资讯

​WeClone项目亮相,微信聊天记录打造个性化数字分身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惊人速度改变我们的数字生活。 近日,AIbase注意到一个名为WeClone的开源项目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该项目通过分析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微调大语言模型,创建出高度个性化的数字分身,并可进一步部署为聊天机器人,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4/14/2025 10:01:22 AM
AI在线

Zoom 创始人谈视频会议未来:数字人“代劳”参会,本人可抽出时间陪伴家人

视频会议平台 Zoom 创始人袁征(Eric Yuan)日前接受外媒 The Verge 采访,谈到了视频会议这一新兴会议形式的未来发展。袁征先前在思科工作,后续创办了 Zoom,并意识到有机会使视频会议更加简单易用。而在当下,袁征希望 Zoom“不仅仅”是一个视频会议平台,而是在企业软件领域与微软、谷歌一较高下,力图把文档、邮件和其他生产力工具做得像“聊天平台”一样。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拥抱 AI,Zoom 也不例外,并在 AI 领域投入了巨资。袁征表示,AI 在工作中的一大好处,就是所有人都能创造一个“数字孪生”
6/3/2024 10:42:06 PM
清源

全新CoD颠覆推理范式,准确率接近但token消耗成倍降低

如今,OpenAI o1 和 DeepSeek R1 等推理模型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思维链 (CoT) 之类的技术在大语言模型 (LLM) 推理任务上的表现。 这种范式鼓励模型将问题分解为逐步探索,模仿人类的结构化推理过程。 虽然这种方法有效,但它在推理时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导致输出冗长且延迟更高。
3/10/2025 6:29: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