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金融领域 AI 大模型渗透率过半,系行业最高

据《北京商报》周日报道,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AI 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介绍,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渗透率超过 50%。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是现阶段金融行业最热门,也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 AI 大模型应用场景。AI在线从报道获悉,金融业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多维度、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被视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最优行业之一。

据《北京商报》周日报道,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AI + 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介绍,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渗透率超过 50%。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是现阶段金融行业最热门,也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 AI 大模型应用场景。

AI在线从报道获悉,金融业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多维度、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被视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最优行业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AI 的能力构成了各个基础学科、各个行业的能力,从而构成了各个国家能力的基础。“毫无疑问,今后金融的发展必将被 AI 全面渗透并被全面改造。”

但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认为,大模型具备不透明、不可预知等方面的风险。

  • 不透明: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输出的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和追溯输出结果,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

  • 不可预知:AI 是根据过去的数据进行训练的,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技术本身也可能会受到数据不可靠或前所未见极端情况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结论。

  • 网络安全风险: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模型复杂度的不断提升,AI 应用需要处理大量敏感的个人和财务数据,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和数据泄露的可能。

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提出,要加强 AI 潜在风险研判、防范,“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存在‘双刃剑’,大模型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生成伪造内容、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

相关资讯

金融行业数据分类分级“五步走”|盾见

文|查浩奇 《数据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
3/13/2023 4:02:00 PM
极盾科技

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行业如何释放AI「模」力?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人工智能 」落地,离不开充满韧性和活力的产业生态,上海积极布局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2023 年 11 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 年)》,提出「实施大模型示范应用推进计划 」,重点支持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科技金融、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同时,鼓励浦东新区等建立大模型生态集聚区,聚焦大模型研发
4/2/2024 11:10:00 AM
机器之心

蚂蚁数科发布金融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  内测上线超百个金融MCP服务

4月29日,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蚂蚁数科正式对外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全栈的智能体开发工具,助力金融机构高效打造能够自主决策、可信可靠的金融智能体应用,加速AI技术从“辅助工具”真正成为驱动体验变革、效率跃升的“生产力引擎”。 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应用正在重塑金融服务。 然而,大模型训练成本高昂难以在普惠场景中规模化复制;金融行业数据的高敏感性与安全合规要求;以及金融核心场景数据样本量较小、通用模型在金融专业场景中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在制约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4/29/2025 4:00:40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