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一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油车智能化,都超过自家纯电了。 这就是上汽大众智能化转型的最新进展,听上去还是挺离谱的。

一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油车智能化,都超过自家纯电了。

这就是上汽大众智能化转型的最新进展,听上去还是挺离谱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油车率先换代,上汽大众油电产品处于不同周期的缘故。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卓驭的助力。

据上汽大众透露,卓驭方案上车油车后,展现出了超强的“带货能力”,不仅拉动了销量,还提高了品牌均价,实现量价齐飞。

双方近期乘势而上,联合举办Tech Day(科技日),发布了一系列搭载端到端方案的智能油车

智能车参考也第一时间参与了新车试驾,整体表现让人惊讶。在试驾当天,上汽大众与卓驭还接受了群访,回应了L3布局和城区NOA落地油车等问题。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从左至右依次为上汽大众副总经理傅强、总经理陶海龙、卓驭CEO沈劭劼、大众品牌管理执行总监胡胤

首先介绍一下卓驭这套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本次发布的新品搭载了8颗摄像头和5个毫米波雷达,采用惯导双目,可形成仿生人眼立体视觉。

卓驭CEO沈劭劼介绍称,该硬件可以让车辆实现“像人眼一样感知3D世界”,生成媲美激光雷达的稠密点云。

虽然也是纯视觉路线,但是和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还是有区别的。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软件算法方面,卓驭用一个模型打通感知、预测、决策和规划,这其实是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感知数据进,候选轨迹出。

模型输出候选轨迹后,卓驭会采用自研安全推理框架筛选出符合人类驾驶习惯的安全轨迹, 并进行交叉验证,最终控制车辆运动。

接着来看实测环节,智能车参考体验了如下项目,时速不快保持在40km/h上下,面对的都是辅助驾驶的边缘场景。

比如说常见的工地雪糕筒,能够提前感知绕行。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即便是地上很小的可乐瓶,车辆也能率先识别到然后绕行。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如果是在路中央的小动物,没法绕行的话就会紧急刹停。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现场还模拟了突然飞出的异物,也能识别感知到然后刹停。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此外智能车参考还体验了从深圳到广州南沙的高速NOA试驾,整体表现对比同级油车确实很智能,变道和起速总体也比较让人安心,识别到侧向有大货车还会留出安全距离。

这套系统目前上车了上汽大众三款产品,分别是16.99万元起的帕萨特Pro,19.29万元起的途观L Pro,25.99万元起的途昂Pro。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系统选装价格为5000元,顶配车型免费送。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产品发布后,上汽大众和卓驭相关负责人还接受了群访,回答了当下和未来辅助驾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Q:卓驭L3的进展和布局?

沈劭劼卓驭为L3级别辅助驾驶做准备的硬件明年量产。我们在硬件和传感器端都有布局,而且也在扎扎实实推进量产。

如果说L3级别辅助驾驶哪一天能够真正落地,我们已经做好了提前准备。

油车智能化“倒挂”电车,不愧是卓驭

Q:上汽大众在L3上有什么目标?

陶海龙:我们正在布局L3的产品战略,重点聚焦纯电动与混合动力车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会同步研究L3所需的冗余需求。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布局提升燃油车智能化水平。理想情况下,未来不排除将电车的相关技术转移应用到燃油车上。

Q:会不会选择激光雷达方案?

胡胤:目前我们的方案主要基于视觉。我认为任何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都一定是视觉,毕竟道路本就是按人眼驾驶设计的,所以主要的一定是视觉。

剩下的就是考虑补充什么技术,比如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也用了毫米波雷达,本质上它也是一套融合方案。至于是否融合激光雷达,我先卖个关子

对我们而言,激光雷达从来不是“选不选”的问题,只要成本能承受、算力吃得消,产品定义合适,那就装上去。激光雷达装上车除了贵之外,它一定没坏处。

Q:燃油车落地城区NOA的瓶颈在哪儿?

沈劭劼油车是能够落地城市NOA的,主要还是成本的问题。比如因为油车天然没有水冷的链路,不像电池冷却,那意味着如果不额外加装水冷的话,就只能用风冷,因此它的最高算力有一定的上限。这就使得落地城区NOA,需要更强的工程能力和更长的开发时间。

那如果追求更大算力,在算力达到某一个上限后,必须给燃油车专门加一套水冷的系统,这其实还是回归到了成本的问题。

Q:智能化会下放到所有燃油车产品吗?

傅强:我们目前也正在思考要不要下放。我们也在反复琢磨:未来燃油车市场,到底该采取怎样的做法?目前还没形成最终答案,但我认为,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得先融合,才能推动这件事落地,而这需要满足几个前提:

第一,我们得对未来市场有准确的研判。

第二,很多科技公司在技术迭代后,不仅能提供更优的技术方案,还能控制好成本,实现商业成功。毕竟车型价格越往下,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就越高。比如20-50万价位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但到了20万以下甚至10万以下区间,用户价格敏感度会显著提升。而且用户需求也不一样,有些用户觉得自己驾驶能力强,不一定需要这类智能配置。

对企业来说,研发投入也会产生成本,所以得先在商业和技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至于什么时候能找到、能不能找到,我们还在反复研讨。

Q:上汽大众的燃油车看起来比ID系列(旗下电车)还智能,上汽大众怎么看?

傅强:这一代IQ.Pilot 2.0发布后,Pro家族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确实会比目前的ID. 家族要好一些,但这其实是产品研发周期造成的一小段特殊现象。

明年,我们将发布的8-9款上汽奥迪、上汽大众的产品,全都是新能源车型,这些产品都具备L2++级辅助驾驶能力,在智舱和车机互联方面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Q:行业过去认为燃油车几乎不可能智能化,上汽大众为什么做到了?

沈劭劼:一开始会说没有电池和电子电气架构不可能做,但是反过来去想人能不能开油车?能。

人的控制反馈频率有没有电脑高?没有。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就知道这个问题一定能解,一定存在某个函数,某个模型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我能学到人怎么开油车,这个问题就能解,只是之前我们不知道而已。

只不过后面问题会更难一点,例如散热的问题,因为油车是一个大热机,有很强的振动,装不了水冷,风冷因为热机有振动,影响也很大。那这个东西到底装在哪?跟新能源车不一样,装在不同的位置,热力学的变化会非常大,这是个难题。

那首先看这是不是物理难题,人能坐在这个车里就意味着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地方装,事实证明了这个也可以。

然后是通信问题,燃油车有架构上的难处,但是回归第一性原理,它本质就是电信号,只要电信号能传,那我们总归有办法。

陶海龙:一开始我们也遇到了挑战,包括非线性优化算法的能力、风冷散热的能力、通讯适配的能力以及可靠性、驾驶体验等方面的能力,这都是大家一起打磨出来的。

外界经常会宣传“全程无接管”,我们不讲这类概念,我们的理念叫作“人机共驾”

Q:上汽大众老车主能不能加装最新发布的系统?

傅强:现有的老车主无法通过升级获得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的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升级不仅涉及软件迭代,还包含硬件层面的更新。

因此,已经购买1.0系统的用户暂时无法升级到2.0。2.0未来会持续升级。

Q:今年上汽大众油车的智能化,相比去年有什么变化?

陶海龙:这一次我们的辅助驾驶从原来基于规则的驾驶模式,转化为端到端的模式。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我们的技术表现还会持续提升。

沈劭劼:端到端当然要经过数据不断地迭代和升级,但我们现在的系统其实本身也是有大量的数据,包括以前基于规则时采集回来的数据,已经完成了一个非常高完成度的模型,也经过了非常长时间的充分验证,从而让消费者能拿到手就是一个完整版,可用而且好用的端到端系统。

Q:推动辅助驾驶上车,对上汽大众燃油车的助力有多大?

傅强:Pro家族(搭载智能辅助驾驶车型)投放市场后,成效十分显著。

首先在销量层面,帕萨特家族、途观家族、途昂家族这三个明星产品的整体市占率提升了近20%,这是最直接的表现。

其次在品牌价值层面,贡献更为突出,目前上汽大众在“油车智能化”领域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也提升了Pro家族产品的平均成交价,为品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陶海龙:首先可以明确,大众在国内油车市场的单一品牌销量,目前仍稳居第一。今年相较去年,我们油车市场市占率继续提升,幅度约1%,当前市占率接近9.0%,这也达成了我们的阶段性目标。

Q:卓驭怎么看纯视觉与激光雷达路线之争?

沈劭劼这个问题很容易被理解成一个选择题或者是对立的题,但是我从来都不觉得它是对立题。它可以都用。

包括我们现在是用卓驭惯导双目™ 立体视觉系统,下一代激目系统就是在双目中间加了一个激光雷达,在舱内加了一个激光雷达。

还是那句话,激光雷达除了贵之外没有坏处。至于贵要不要用?我认为是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优势、劣势所选择的一个道路,毕竟大家都知道要做出一个低成本好用的系统,但是这个成本不仅仅是车端成本,还包括云端算力,每年花多少个亿去训练模型。

所有这些东西整体都是在成本里面的,我们自己有卓驭惯导双目™,有自制的激光雷达。相对来说整个测距以及泛化效果就会比特斯拉的方案泛化性更好,你说特斯拉用视觉能不能做成这样的效果?能,但是它需要更强大的数据、更大的算力,以及我们自己作为供应商需要适配的车型是很多的,但是特斯拉总共只有三种车型。

以及作为中国公司,要更靠近供应链,更有能力做出便宜好用的硬件,剩下的就是每个公司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得根据自己的优势去选。

Q:卓驭的惯导物理双目,相比特斯拉FSD的单目视觉方案有什么优势?

沈劭劼首先为什么用同构双目?就是为了测距。您说单目能不能测距?当然能测距。人盖着一个眼睛也能看到大概的距离,但人为什么盖住眼睛能看到距离?因为人都看过。

人都看过的话,我经过经验的积累,我大概能知道这些东西多远。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你盖住眼睛,你去玩一个你从来没有玩过的球类运动,比如打橄榄球,我保证你接不住,因为你没有这个经验。

单目视觉其实也是相同的道理,不是说能不能测距测准的问题,有足够多的数据就能,但是它的泛化性天然比不上直接具备测距能力的双目系统好。

双目系统相比单目系统的劣势在哪里?贵一点。但是大家都需要测距,我去看到底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去积累,实现“盖住一个眼睛也能够打球”,还是说用两个眼睛来确保数据相对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下,一样达到相同的效果。

再讲回来激光雷达的事情,单目、双目跟激光雷达是两码事,刚刚说单目、双目对比的是测距的能力。

激光雷达跟视觉天然互补,比如说晚上逆光或者是看到隧道里的场景,对视觉就是有挑战的,对激光雷达没有挑战,所以如果有条件都用上。

Q: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的Pro车型,在全系车型中的占比如何?

傅强:途观系列中Pro车型占比约四分之一,即途观月销近2万辆里,有5000多辆是Pro家族车型。上半年50多万辆总销量中,帕萨特家族、途观家族、途昂家族的Pro车型合计约5万辆,占比近1/10。

Q:当下该选什么样的油车?

傅强:我们提出了“黄金三角”标准:

  • 智能表现:智舱和智能辅助驾驶要好,至少要在一线水平
  • 机械性能:就是表现出色的发动机、变速箱,再加上德系调校

最后是大厂品质,这三点是我们认为未来选择燃油车该参考的标准。

Q:为什么要给燃油车做辅助驾驶?

沈劭劼:截止目前油车还有一半的市场份额,不能忘掉那一半的用户。

相关资讯

大疆系智能车公司,一汽刚成了最大股东

一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一汽成为卓驭第一大股东。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近公示,一汽增资并收购了卓驭部分股份,股权比例与此前传闻有很大不同。
9/23/2025 2:30:58 PM
一凡

明星造车公司破产在即:巅峰市值2000亿,创始人因诈骗锒铛入狱

杰西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又一家电车明星,来到了破产边缘。 号称“氢版特斯拉”的Nikola——尼古拉,靠着和特斯拉一样宏大的愿景,一步步走上巅峰——.
2/8/2025 4:13:45 PM
杰西卡

马斯克亲弟参与抛售20万股,特斯拉董事会多人套现,公司市值蒸发7000亿

杰西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有大事? 这才公布财报没几天,特斯拉董事接连抛售近20万股股票,价值高达535282456元——5亿元。
2/8/2025 3:57:24 PM
杰西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