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因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恶意软件,日本一 25 岁男子首次被判有罪

据《读卖新闻》25 日报道,日本一名 25 岁林(Hayashi)姓男子因滥用生成式 AI 制造电脑病毒,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执行四年,标志着日本首次有因滥用生成式 AI 作出刑事定罪的案例。 据判决书等资料显示,去年 3 月 31 日,该男子左右在川崎市的住所中利用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过生成式 AI 获取的恶意程序设计图(源代码)制作了类似勒索软件的电脑病毒。 此外,他还冒充他人骗取了手机通信卡等物品。

据《读卖新闻》25 日报道,日本一名 25 岁林(Hayashi)姓男子因滥用生成式 AI 制造电脑病毒,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执行四年,标志着日本首次有因滥用生成式 AI 作出刑事定罪的案例。

据判决书等资料显示,去年 3 月 31 日,该男子左右在川崎市的住所中利用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过生成式 AI 获取的恶意程序设计图(源代码)制作了类似勒索软件的电脑病毒。此外,他还冒充他人骗取了手机通信卡等物品。

判决称:“被告为了获取金钱而制作病毒,其行为自私且刑事责任重大。”同时,考虑到该男子已承认起诉事实并表示反省,法院决定给予缓刑。

因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恶意软件,日本一 25 岁男子首次被判有罪

图源 Pexels

在法庭上揭露了另一个现实 —— 哪怕没有 IT 专业知识,也可以利用生成式 AI 制作病毒。根据检方的开场陈述,被告林某使用“非官方版的 ChatGPT”,创建了对特定文件进行加密并使其无法使用,以及要求支付加密货币“比特币”的程序源代码。据称,他通过修改并合并上述代码来完成病毒的制作。

被告在本月 1 日的质询中表示,完成病毒大约花费了一个月时间。他承认自己没有 IT 知识,“如果没有生成式 AI 的话,我想自己无法制作出来。”当辩护人问他“是否很简单”时,他回答说“是”。检方在陈述中指出,如果被告没有因通信卡诈骗案被捕,他的病毒可能会被用于犯罪

AI在线从报道中获悉,安全公司“三井物产 Secure Directions”高级恶意软件分析技术员吉川孝志称,生成式 AI 设置了不提供非法信息的限制,但网上也存在规避限制的方法。被告在质询中也表示“查找了解除限制的方法,并使用之”。

吉川孝志称:“生成式 AI 被恶意利用时,即便没有知识的人也可能获取可用于犯罪的信息”,并指出“在不影响正当使用的前提下,必须加紧采取防止滥用的对策”。

相关资讯

Netflix 首次在新剧《El Eternauta》中使用生成式 AI 特效

近日,Netflix 的联合首席执行官特德・萨兰多斯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透露,该平台首次在其原创剧集《El Eternauta》中使用了生成式 AI 技术,进行视觉特效的制作。 这一举措被 Netflix 视为一次重大突破,旨在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同时提升系列和电影的质量。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El Eternauta》是一部阿根廷科幻剧,讲述了一个被毒雪笼罩的末世世界,在这一场景中,剧集的创作者利用 AI 技术呈现了一栋建筑物的坍塌场景。
7/28/2025 12:12:10 PM
AI在线

全国首例 AI 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原告配音师获赔 25 万元

感谢据央视新闻消息,北京互联网法院今天上午对全国首例“AI 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 AI 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 AI 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 25 万元。IT之家汇总案件经过如下:本案原告殷某是一名配音师,曾录制多部有声作品。去年其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 AI 化后,在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 App 上以“魔小璇”的名义对外出售。殷某以被告行为侵害其声音权为由,将“魔音工坊”的运营主体北京某智能公司等五被告起诉
4/23/2024 11:50:10 AM
清源

北京市首例“AI 换脸”软件侵权案宣判:国风博主短视频被“换脸”后制作成付费模板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消息,6 月 20 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了两起北京市首例“AI 换脸”软件侵权案件,认定使用他人视频“换脸”后制作模板再提供“换脸”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两案原告廖某、吴某均系国风短视频模特,在全网拥有众多粉丝。被告是一款“换脸”App 的运营者。原告主张,在未经其授权同意的情况下,被告使用原告的出镜视频制作换脸模板,并上传至涉案换脸 App 中,提供给用户付费使用借此牟利。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肖像权。同时,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上传和使用了具有原告肖像信
6/20/2024 10:50:54 PM
汪淼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