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岩超聚能融资数亿,AI赋能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商用生态

近日,岩超聚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超聚能”)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岩山科技(股票代码:002195)与岩山投资等联合领投,所获资金将用于推进仿星器聚变装置研发与超导技术多领域应用。 锚定先进仿星器路线,AI加速研发进程岩超聚能于2025年3月成立,致力于用AI加速聚变能源与超导应用开发。

近日,岩超聚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超聚能”)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岩山科技(股票代码:002195)与岩山投资等联合领投,所获资金将用于推进仿星器聚变装置研发与超导技术多领域应用。

岩超聚能融资数亿,AI赋能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商用生态

锚定先进仿星器路线,AI加速研发进程

岩超聚能于2025年3月成立,致力于用AI加速聚变能源与超导应用开发。其核心团队成员在聚变能源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创始人兼CE0郝祥林毕业于新加坡-北大-牛津(SPO)公费留学项目,博士研究方向为仿星器超导磁体技术,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曾创办AI与核聚变领域企业并获得多轮融资,具备技术研发与商业管理双重背景。在核聚变技术多元演进的背景下,岩超聚能明确锚定先进超导仿星器聚变路线,聚焦其特有的稳态运行优势与未来电网的适配价值。

这一技术选择也获得了重要的实验验证,2025年5月,德国W7-X仿星器在长脉冲条件下实现“聚变三重积”的重要突破,为这一技术路径的工程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对这一技术趋势的深入研判,岩超聚能正全力推进先进超导仿星器系统的研发工作,采用国际领先的准等动力对称磁位形方案,并利用AI、3D打印加速装置开发。

在研发体系构建方面,岩超聚能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整合至仿星器开发全流程,系统覆盖仿星器位形设计、三维线圈工程实现、等离子体行为预测及实时控制等关键环节。通过构建AI驱动的研发范式,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缩短传统聚变装置从设计到运行的迭代周期,实现技术突破与工程落地的协同推进。

“1+N”战略构建双轨发展路径,推动多行业升级

岩超聚能融资数亿,AI赋能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商用生态

在商业与技术路径方面,岩超聚能确立了“1+N”的双轨发展战略。该战略以聚变能商业化作为长期目标(“1”),并计划在中短期将核心超导技术降维应用至能源、工业、医疗、航天等多个高潜力领域(“N”),实现技术的多层次落地与价值闭环。

在聚变方向(“1”),公司制定了清晰的装置发展路线:计划于2028年建成首代高低温混合超导仿星器实验装置,开展关键工程技术验证;在此基础上,至2030年代建成全高温超导仿星器点火示范装置,目标是实现仿星器聚变点火及演示发电,为最终商业化铺平道路。

在超导技术多元应用方向(“N”),公司将重点布局具备明确市场需求与高附加值空间的领域,包括风电轻量化超导发电机、提升半导体与光伏单晶硅品质的磁控直拉超导磁体、核磁共振医疗磁体,以及航天领域中的磁推进系统等。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面向光伏与半导体行业的商用磁体研发,加速推动技术成果向产品化与产业化迈进。

构建跨学科产学研体系,融入全球聚变创新网络

除此之外,岩超聚能高度重视技术生态的构建,正与北京大学在深圳市联合成立“聚变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系统性开展仿星器聚变装置物理与工程、AI4S、超导材料及能源领域应用等方向的研发。实验室汇聚北京大学能源环境、智能科学、新材料等跨学科科研资源,并得到深圳市在研发空间、经费配套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渠道,计划聘请全球知名聚变专家,组建顶级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团队,与来自德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的仿星器研究机构建立技术交流与联合研究机制,保持技术路线与国际前沿同步。

此次天使轮融资的顺利完成,证实了市场对仿星器技术路线与超导跨界应用前景的高度关注。随着首代装置研发的全面启动,岩超聚能将持续深化与全球顶尖高校及企业的战略协同,积极探索聚变能源与超导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科技平台,为实现清洁能源的革命性突破贡献中国力量!

相关资讯

蜂巢能源蜂速快充电池技术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进程,远超行业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Q1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51.5万辆,同比增长2.8倍。按此推算,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00万辆,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与销量同步共振的还有产品的“多点开花”,从A00级到D级,从EV、PHEV到HEV,汽车电动化正在朝着多元化的产品方向演进。市场的高歌猛进与产品的多点开花,对于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三电系统提出越来越严苛的挑战,能否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满足市场及用户多场景需求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考验着电池企业的创新力。 4月19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
4/25/2021 11:02:00 AM
新闻助手

核聚变发电有希望了?美国或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能量增益,输出大于输入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相信很多人都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
12/13/2022 2:30:00 PM
机器之心

快速筛选海量数据,即时做出明智决策,MIT、普林斯顿&卡内基梅隆大学团队利用LLM进行聚变研究

编辑 | X可控核聚变能具有安全、清洁、燃料丰富等优点,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也许最有前途的核聚变装置是托卡马克(Tokamak)。尽管前景光明,但在人类和经济型托卡马克发电厂之间仍然存在重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自核聚变研究开始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发表了数千份有关该主题的文件——论文、会议记录,甚至是世界各地聚变反应堆先前实验的书面日志。这样的信息源泉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阅读,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理解。然而,在圣地亚哥 DIII-D 国家聚变设施进行的实际聚变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两次试验之间只有大约
1/4/2024 6:55:00 PM
ScienceAI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