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拓展天文学认知边界,Google DeepMind用AI助力LIGO,填补宇宙演化史缺失环节

编辑丨coisini自 2015 年首次探测到双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以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测量成果已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通过该天文台,天文学家已探测到数百次黑洞与中子星碰撞事件,证实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观测到中子星碰撞形成的新黑洞等。 然而,天文学家对最大和最小质量的黑洞已有较多了解,但对中等质量黑洞的观测研究仍只有有限数据,被视为理解星系演化的「缺失环节」。
图片

编辑丨coisini

自 2015 年首次探测到双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以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测量成果已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通过该天文台,天文学家已探测到数百次黑洞与中子星碰撞事件,证实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观测到中子星碰撞形成的新黑洞等。

然而,天文学家对最大和最小质量的黑洞已有较多了解,但对中等质量黑洞的观测研究仍只有有限数据,被视为理解星系演化的「缺失环节」。迄今为止,LIGO 仅能观测到极少数此类系统。

为了帮助科学家获取更详细的现象数据,Google DeepMind 改进了控制系统中最棘手的环节,扩展了宇宙事件的观测范围。

简单来说,Google DeepMind 与 LIGO 以及 GSSI(格兰萨索科学研究所)合作提出了深度环路整形(Deep Loop Shaping)方法,以改进对引力波天文台的控制,帮助天文学家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动态与形成。

研究论文以《Improving cosmological reach of a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 using Deep Loop Shaping》为题于今天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w1291

降低噪声与提升控制精度

深度环路整形技术能降低天文台反馈系统中的噪声并提升控制精度,帮助稳定用于测量引力波的仪器组件,将开启新一代引力波科学研究。

引力波由中子星碰撞和黑洞合并等宇宙事件产生。深度环路整形技术将助力天文学家收集关键数据,从而理解宇宙的动态特性与形成机制,并更有效地检验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理论。

LIGO 以惊人精度测量引力波的特性与起源,但最微小的振动 —— 甚至来自 160 公里外的海浪撞击 —— 都会干扰其测量。为实现测量功能,LIGO 依赖数千个控制系统使每个部件保持近乎完美的状态,并通过持续反馈适应环境干扰。

图片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市 LIGO 鸟瞰图。图源:加州理工学院 / 麻省理工学院 / LIGO 实验室。

特别是,LIGO 的探测反射镜必须保持极度稳定,完全隔绝环境干扰,这需要一套被动机械隔离系统与另一套主动振动抑制控制系统。控制不足会导致反射镜摆动而无法测量;但过度控制反而会放大系统振动而非抑制,淹没特定频段的信号。

深度环路整形技术采用基于频域奖励的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了超越现有水平的反馈控制性能。在模拟 LIGO 环境中,研究团队训练出的控制器能有效避免在观测频段放大噪声。

在频域奖励机制的引导下,控制器通过反复交互学习抑制观测频段的控制噪声,换言之,采用深度环路整形技术,控制器能在稳定反射镜的同时避免引入有害控制噪声。

图片

LIGO 利用强激光和反射镜探测引力波。图源:加州理工学院 / 麻省理工学院 / LIGO 实验室。

深度环路整形技术突破了现行线性控制设计等传统方法的局限,从根本上消除了控制器作为噪声源的干扰,最终提升了LIGO高灵敏度干涉仪反射镜的稳定性。

若将该技术应用于 LIGO 所有反射镜控制回路,每年可帮助天文学家检测并收集数百次宇宙事件的详实数据。

图片

LIGO 激光与反射镜精密系统示意图。

研究团队在真实 LIGO 系统上测试了控制器,发现其硬件表现与仿真效果完全一致。深度环路整形技术的控噪能力比现有控制器提升了 30-100 倍,并首次彻底消除了 LIGO 中最不稳定、最棘手的反馈回路噪声源。

图片

采用深度环路整形技术产生的控制噪声频谱。

拓展宇宙认知边界

深度环路整形技术通过解决引力波研究的关键瓶颈,突破了当前天体物理学的极限。将该技术应用于 LIGO 整个反射镜控制系统,有望彻底消除控制系统自身噪声,为扩展宇宙学观测范围铺平道路。

这项研究成果还将影响未来地面及空间天文台的设计理念 —— 最终助力人类填补宇宙演化史中的缺失环节。

未来,深度环路整形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和结构工程等领域中涉及振动抑制、噪声消除以及高动态不稳定系统的诸多工程难题。

参考内容:https://deepmind.google/discover/blog/using-ai-to-perceive-the-universe-in-greater-depth/

相关资讯

召回率达99%,牛津大学等开发AI工具助天文学家快准识别超新星,从亿万星海中秒抓宇宙烟火

编辑丨&每一颗超新星的诞生,都像是一场宇宙级的烟火。 但问题是,银河之外的天空实在太大。 望远镜每晚拍下成千上万张图像,里面充满了恒星、星系、噪声、甚至相机的小毛病。
9/15/2025 2:12:00 PM
ScienceAI

超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谷歌 DeepMind AI 系统展现超强几何解题能力

谷歌旗下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DeepMind 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 AlphaGeometry2 在解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几何问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表现甚至超过了平均金牌得主。
2/8/2025 7:36:10 AM
远洋

VLA 技术引领智驾竞赛,英伟达助力黑马企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在智能驾驶行业,2025年被视为 “VLA 上车元年”,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技术范式正在崭露头角。 VLA,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最初由 DeepMind 于2023年提出,旨在提升机器人对环境的理解和反应能力。 近年来,这一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1/25/2025 4:26:00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