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就在OpenAI发布最新的语音大模型之际,微软掏出了自研语音大模型! 微软AI掌门人、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正式宣布:微软AI正式推出MAI-Voice-1以及MAI-1-预览版! 而且还有更多内容即将推出。

就在OpenAI发布最新的语音大模型之际,微软掏出了自研语音大模型!

微软AI掌门人、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正式宣布:

微软AI正式推出MAI-Voice-1以及MAI-1-预览版!而且还有更多内容即将推出。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MAI-Voice-1语音模型效率极高:单GPU秒出1分钟音频!使用Copilot即可体验。

在Mustafa Suleyman看来,这是他用过表现力最丰富、最自然的语音生成模型。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而MAI-1预览版模型是微软AI首个端到端内部训练的自研基础模型。

这标志着在多年依赖OpenAI模型之后,微软AI部门正式与OpenAI及整个行业正面竞争,也意味着微软在AI竞赛中,开始掌握更多主动权。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在接受采访时,Suleyman 表示:「微软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我们必须具备内部能力,来打造世界最强的模型。」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MAI-Voice-1,究竟能力如何

在微软官方给出的指标中,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单卡<1秒,生成1分钟音频」。

这使其成为当前少见的极致低时延TTS/对话式语音生成系统之一。

除此之外,语音的自然和富有表现力也是重点,这覆盖到了单人叙述多说话人对话两种常见内容形态。

新闻播报、播客对谈、故事讲述、冥想/引导等,你能想到的,统统没问题。

你可以选择9种不同的语音: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也可以选择多达31种不同的情绪和播报场景: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你还可以让模型扮演一个激情四射的体育解说员,点燃你的情绪: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具体到落地上,我们可以通过Copilot Labs,在Copilot Daily中以AI主播播报要闻、在Copilot Podcasts生成播客式讨论,Copilot Labs 提供可玩Demo(可以自定义内容、叙述风格等)。

下面是两段该模型生成的语音Demo,你可以听听看,满分5分想给几分?是否还有AI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测评意见。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微软与OpenAI难舍难分

长期以来,微软主要依靠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为核心产品提供AI功能。

OpenAI目前估值约5000亿美元,微软一家的投资就超过了130亿美元,而OpenAI也依赖微软的云基础设施来运行其模型。

但现在宣布:「未来几周,我们将在Copilot的部分文本任务中逐步推出MAI-1-preview,以便从用户反馈中学习和改进。」

目前,微软仍在Bing、Windows 11及其他产品中使用OpenAI的模型。

但双方的关系日渐恶化。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去年,微软在年度财报中正式将OpenAI列入竞争对手名单,之前多年来只包含亚马逊、苹果、谷歌和 Meta等科技巨头。

近几个月,OpenAI也转向CoreWeave、谷歌和甲骨文等其他云服务商,以满足激增的算力需求。

与OpenAI同期发布语音模型,意欲何为

就在昨天,OpenAI也发布了最新的语音生成大模型GPT-Realtime,整体嵌入在Realtime API中。

该模型在语音自然性、情感丰富度、低延迟响应上显著提升,能够在一句话之内实现语调、语言的无缝切换,还支持工具调用、指令跟随能力。

为什么微软选择在此时发布新模型?

此次发布虽然只有语音模型和预览版通用模型,但释放出的信号不容忽视。

其一,语音将成为AI助手的重要战场。

MAI‑Voice‑1的效率和表达力有望推动语音助手晋级的「数字伙伴」。

而富有情感和个性的数字伙伴,是Grok等模型时下开始发力的一个新突破点,潜力颇大。

其二,OpenAI不再是唯一选择。

大模型发展进入「百模大战」阶段,各巨头纷纷推出自研产品。

微软此举既是对OpenAI合作的补充,也为自己与OpenAI的重大商业谈判中增加了可观的筹码。

其三,MoE架构成大模型新趋势。

MAI‑1‑preview采用MoE架构,训练规模适中但更关注指令遵循和响应效率,能兼顾性能与成本。

随着LLM细分应用增多,多专家模型将成为重要方向。

其四,生态开放值得期待。

微软表示将在Copilot及第三方测试平台开放模型,鼓励开发者提供反馈。

在媒体采访中,Mustafa Suleyman表示:

人工智能不仅是科技的未来,更是未来几十年商业运行和价值创造的核心。

因此,研发最强的模型,不仅是技术追求,更是微软作为企业的战略必然。

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14个月前,他和团队从Inflection加入微软后,就一直全力推动这件事。

如今,微软终于发布了两款自研模型。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Suleyman强调,微软未来会继续使用OpenAI的模型,也会用开源模型,但关键在于「编排器」(orchestrator)。

这是一种模型调度系统,能够根据任务自动选择合适的模型来完成特定请求,类似「路由器」。

他认为,这种编排能力将成为微软的重要知识产权。

外界普遍猜测,微软推出自研模型,是否意味着与OpenAI的关系在降温?

对此,Suleyman回应道:

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加深与OpenAI的合作,并保持长期良好的伙伴关系。

双方的合作已经非常成功,未来我相信仍会继续下去。 

微软如何自研大模型

这次微软AI透露:「MAI-1-preview是MoE模型,使用约1.5万张NVIDIA H100 GPU进行了预训练和后训练。」

在LMArena文本任务榜单上,MAI-1排名第13,落后于DeepSeek、谷歌、OpenAI和xAI等主要AI玩家的模型。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相比之下,xAI的Grok模型则动用了超过10万张同类芯片。

微软AI只用相对小规模的集群,也能训练出非常强大的模型。

Suleyman认为自研的新模型表现远超其硬件规模,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强的模型媲美,而且现在才刚刚开始调优。

一旦模型投入实际应用并开始收集反馈,随着不断迭代,性能还会显著提升。

对微软AI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微软AI算力充沛,已经在使用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并配备了Nvidia下一代GB-200芯片,研发下一版本模型。

而且,他们有一个庞大的五年规划,并会持续投资算力。

规模很重要,但效率同样关键。

这意味着要精挑细选高质量的训练数据,确保每一次浮点运算、每一次GPU迭代都发挥最大价值。

现在训练模型的核心能力,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工艺」——选对数据,避免把算力浪费在无效的token上。

Suleyman 表示,公司利用了一些源自开源社区的技术,使得有限资源发挥了更大作用。

这是微软首次完整端到端训练的大模型。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Suleyman坦言:「构建这样规模的集群、训练如此庞大的数据,需要不断的调试、迭代和耐心。这是每一家实验室都会面临的难题。」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他对团队的表现非常满意:「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去打造更多优秀的模型。」

他把这比喻成「转动飞轮」:一旦模型研发进入正循环,每一代都会推动下一代更快成长。

之前,Suleyman在Inflection,甚至DeepMind都有相关经验,不过那时候算力规模较小,GPU还没有动辄十万张。

这次的首个模型训练成功,他认为关键在于文化:

优秀的文化吸引了优秀的人,是优秀的团队才能构建出优秀的模型。

而最终,这个团队的价值观,也会自然地被注入到模型和产品中。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Suleyman还透露他们已经在开发下一个模型了:规模更大,训练架构也做了一些新的调整。

现在一切都已经启动了,接下来几个月、几年里都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相关资讯

微软CEO吹爆「智能体」:AI不仅要“杀死”SaaS,操作系统也会“格式化”重来

微软CEO最新采访,分享给大家。 一个冷知识:微软作为IT巨头,虽然拥有OpenAI模型优先使用权,但到现在为止没有自己的拿得出手的模型,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一个没有自研模型的大厂是如何思考未来满是AI的世界,微软如何通过AI来重塑产品和应用,如何挣钱。 这是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Build 2025 大会后深度访谈,回应了备受争议的“SaaS已死”论,更抛出了“零成本智能”和“无代码操作系统”的颠覆性愿景。
5/28/2025 10:27:08 AM

OpenAI微软关系现裂痕,奥特曼紧急公关,导火索竟是DeepMind联创

一个5000亿美元的大动作,让微软不再是OpenAI独家云计算供应商了。 在OpenAI与甲骨文牵手组建数据中心那一刻起,网友们纷纷看向这个计划之外的微软: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约莫是出现裂痕了。 结果奥特曼紧急公关,不是你听我解释,这是形势所迫,为算力折腰啊啊。
1/23/2025 4:22:56 PM
量子位

微软开源创新框架:可将DeepSeek,变成AI Agent

微软在官网发布了视觉Agent解析框架OmniParser最新版本V2.0,可将DeepSeek-R1、GPT-4o、Qwen-2.5VL等模型,变成可在计算机使用的AI Agent。 与V1版本相比,V2在检测较小的可交互UI元素时准确率更高、推理速度更快,延迟降低了60%。 在高分辨率Agent基准测试ScreenSpot Pro中,V2 GPT-4o的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39.6%,而GPT-4o原始准确率只有0.8%,整体提升非常大。
2/17/2025 10:36:00 AM
AIGC开放社区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