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融合框架
FDA对偶锚点:模型知识迁移的新视角——从参数空间到输入空间
该项工作的作者分别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施柯煊,来自西湖大学的助理教授温研东,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刘威杨。 当前,基于通用基础模型进行任务特定微调已成为主流范式。 这种范式虽然能够在各个特定任务上获得高性能的专家模型,但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特定微调得到的专家模型的能力有效整合到单一模型中并且无需访问原始训练数据,实现多任务协通,同时最小化性能损失?
11/14/2025 10:24:00 AM
机器之心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谷歌
AI绘画
大模型
机器人
数据
Midjourney
开源
AI新词
Meta
微软
智能
用户
GPT
学习
技术
智能体
马斯克
Gemini
图像
Anthropic
英伟达
AI创作
训练
LLM
论文
代码
算法
AI for Science
Agent
苹果
Claude
芯片
腾讯
Stable Diffusion
蛋白质
开发者
xAI
生成式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3D
RAG
AI视频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研究
大语言模型
百度
生成
GPU
Sora
工具
华为
计算
字节跳动
AI设计
大型语言模型
AGI
搜索
视频生成
场景
深度学习
生成式AI
DeepMind
架构
AI模型
亚马逊
特斯拉
Transformer
编程
视觉
预测
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