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
Context (上下文) vs Prompt(提示) Engineering,该如何理解?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兴起的早期,构建 AI 应用更像是一场“炼金术”实验。 开发者们围绕一个核心 API 端点,通过反复调试和优化输入文本——即所谓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试图从模型这个神秘的“黑箱”中召唤出理想的结果。 这种方式直接、灵活,也确实催生了无数令人惊艳的创意原型。
9/9/2025 9:49:36 AM
Luga Lee
月之暗面 Kimi 开放平台将启动 Context Caching 内测:提供预设内容 QA Bot、固定文档集合查询
月之暗面官宣 Kimi 开放平台 Context Caching 功能将启动内测,届时将支持长文本大模型,可实现上下文缓存功能。▲ 图源 Kimi 开放平台官方公众号,下同据介绍,Context Caching(上下文缓存)是由 Kimi 开放平台提供的一项高级功能,可通过缓存重复的 Tokens 内容,降低用户在请求相同内容时的成本,原理如下:官方表示,Context Caching 可提升 API 的接口响应速度(或首字返回速度)。在规模化、重复度高的 prompt 场景,Context Caching 功能带
6/19/2024 10:43:26 PM
归泷(实习)
- 1
资讯热榜
标签云
AI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模型
ChatGPT
DeepSeek
谷歌
AI绘画
机器人
大模型
数据
Midjourney
开源
Meta
智能
微软
用户
AI新词
GPT
学习
技术
智能体
马斯克
Gemini
图像
Anthropic
英伟达
AI创作
训练
LLM
论文
代码
算法
Agent
AI for Science
芯片
苹果
腾讯
Stable Diffusion
Claude
蛋白质
开发者
生成式
神经网络
xAI
机器学习
3D
RAG
人形机器人
研究
AI视频
生成
大语言模型
具身智能
Sora
工具
GPU
百度
华为
计算
字节跳动
AI设计
AGI
大型语言模型
搜索
视频生成
场景
深度学习
DeepMind
架构
生成式AI
编程
视觉
Transformer
预测
AI模型
伟达
亚马逊
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