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数学之问 | 丘成桐给AI出题,一场智能时代的认知重构即将开启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论坛:2025年7月26日-28日.

数学之问 | 丘成桐给AI出题,一场智能时代的认知重构即将开启 数学之问 | 丘成桐给AI出题,一场智能时代的认知重构即将开启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论坛:2025年7月26日-28日 展览:2025年7月26日-29日 地点: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 (购票提示:7月27日、28日展览票已售罄)

过去两年,AI靠“暴力堆参”实现了性能飞跃。但随着如今参数规模接近物理极限,回到数学理论寻找答案成为必然。

当大模型参数突破万亿,传统基于经验的调参方法陷入瓶颈,模型的泛化能力、安全性、能耗控制等核心问题,亟待数学理论的系统性支撑,从而使得AI实现跨越式进化。

7月26日,AI三问之“数学之问”系列活动将在WAIC 2025登场。其中主干论坛“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论坛”,将于26日下午13:30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会议室举办。此次论坛有十余位来自全球的数学家现场进行演讲及交流。

今年WAIC举办“数学之问”的初衷,正是基于”Math for AI”与”AI for Math” 的重要性,在大模型迭代的两年时间里日益凸显。这一命题已经迫在眉睫。

“Math for AI”的迫切性已在多个领域显现:大模型的优化依赖凸优化、非凸优化理论;Transformer架构的注意力机制根植于概率统计与信息论;机器学习安全涉及博弈论与密码学;而多模态融合则需要拓扑学、流形学习的支撑。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在人工智能从统计学习向认知智能跨越的关键阶段,传统数学理论体系的深层缺陷,正成为AI逻辑自洽性的”阿基里斯之踵”。

当前AI的“黑箱”困境,本质是数学工具的缺失——我们能训练出高精度模型,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其决策逻辑,而这在医疗等零容错率的关键领域是不可接受的。

与此同时,”AI for Math” 的反哺效应也正在改写数学研究范式。比如DeepMind的AlphaGeometry是第一个超越IMO参赛者在证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定理方面平均表现的计算机程序,核心正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AI擅长的符号推理任务。

这种双向需求的碰撞,让”数学之问”成为 WAIC”AI三问”的逻辑起点。数学是AI的“公理系统”,而AI是数学的“实验工具”,二者的碰撞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认知框架的重构。

本次“数学之问”系列活动设置了诸多亮点,其中最大的看点,是多位头部学者带来最具价值的“数学未解问题”,并进行“人机对抗”。

据悉,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教授,将为论坛特别选题、命题,由机器模型现场作答,屏幕实时展示AI推理过程。

丘成桐先生高度关注本次人工智能大会“数学之问”论坛活动。在得知论坛将举办“大模型解题挑战赛”(人机对抗环节)后,丘先生特别指派其团队精心遴选多道高质量数学题,并亲自审核把关,供大赛参考使用。同时,他还邀请英国数学院院士专门为比赛命题,体现出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丘先生希望,“人工智能·数学之问”系列活动能够引发国内外数学界及相关学科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广泛关注,打破传统数学研究的理论边界,推动人工智能在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跨越式发展。 除了丘教授及其团队,还有来自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地的科学院院士、专家,也将精心遴选数学题。

而且大会还将发布”AI+数学未解问题清单”,该清单来自于徐宗本院士、菲尔兹奖得主、西班牙数学研究所等团队、机构。

这种“机器遍历”与“人类洞察”的结合,既能让AI为人类学者提供新的“解题线索”,也能通过人类对AI推理过程的“反向审视”,形成“机器铺路—人类登顶”的协同模式。

丘成桐教授特别命题的设计,正是希望通过顶尖数学家的“问题嗅觉”,引导 AI 聚焦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核心难点,避免技术算力的无效消耗,让人机优势实现精准叠加。

人机对抗之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也将发表重磅演讲,主题聚焦《AI:无限维问题vs有限维技术》。

徐院士直指AI技术的核心问题——决定一种智能能力的要素,本质上是无穷多的,那么如何构造解无限维智能问题的有限维系统?基于此,徐院士将展开深入探讨。

从院士的思想碰撞到青年的创新接力,从国际实验室的落地到未解问题的全球征解,每一个环节都在书写同一个答案:数学是AI的”根”,AI 是数学的”翼”,二者的融合不仅将重构智能的边界,更将为人类认知世界打开无限可能。

7月26日的上海世博展览馆,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论坛,或将成为数学与AI双向驱动的历史坐标。

相关资讯

夜场预告 | WAIC UP!之夜:不是大会延长时,而是另一种打开AI的方式

Hello: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一部「AI时代进化指南」。 我们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共同释放思考的力量与智慧的主张,旨在唤醒更多人,探究关乎技术跃迁、自我边界和未来文明的无限可能。 准备好!
7/14/2025 2:23:00 PM
机器之心

WAIC 2024 已落幕:大模型再无新玩家,AGI 下半场是计算与应用

导语:「十八金刚」暗示的,其实是巨大的技术想象力与迫切的 AI 生产力。 作者:马蕊蕾编辑:陈彩娴WAIC 论坛最后一天下午,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在世博中心红厅分享了一组数据:经统计,仅 2023 年,一级市场中 AI 投资金额就达到了 224 亿美元,超过了前 10 年投资累计总和。 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向从事基础设施或模型开发的企业。
7/9/2024 3:14:00 PM
马蕊蕾

2025 WAIC 云帆奖开启全球报名:集青年之智共铸 AGI 未来

|2025 WAIC 云帆奖面向华人 AI 青年人才开启全球征集|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完成报名或提名! 当中国本土研发的 DeepSeek 展现世界级实力,当越来越多华人青年跻身全球 AI 创新前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看到:一个由新生代力量主导的 AGI 进程正在加速展开。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WAIC 云帆奖揭开又一新的篇章,以「 聚智·共进 」为主题,持续寻找创新的火种:致力于底层算法革新的开拓者,推动产业变革的实践者,打通学科壁垒的交叉研究者,以开源精神实现技术普惠的共创者。
2/25/2025 11:34:00 A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