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三大AI无法取代的人类技能,正成为供应链竞争力的关键​

AI正在深刻改变供应链,它提升了效率,简化了日常操作,但在某些关键时刻,人类的专业经验、创造力与同理心依然不可或缺。 在现代货运战略中,目标已不再只是削减成本,而是构建韧性。 在瞬息万变的贸易环境中,韧性的起点是货物落地后的流转方式。

三大AI无法取代的人类技能,正成为供应链竞争力的关键​

AI正在深刻改变供应链,它提升了效率,简化了日常操作,但在某些关键时刻,人类的专业经验、创造力与同理心依然不可或缺。

在现代货运战略中,目标已不再只是削减成本,而是构建韧性。在瞬息万变的贸易环境中,韧性的起点是货物落地后的流转方式。AI正在成为物流的核心,但它的潜力并非取代人类智慧,而是放大人类的价值。当AI与人类判断力结合,所构建的物流体系将比以往更加快速、智能且灵活。

AI能自动化许多供应链环节,但卓越的客户体验与复杂的物流挑战,仍需要人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尤为明显:

1. 异常处理与问题解决

AI在货运追踪和路径优化方面价值巨大,但物流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延误、天气干扰、货损等情况并非自动化就能完全解决,这时需要人类介入,基于实时情境作出决策,理解问题细节并找到机器无法给出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批货物因缺少文件而滞留在海关。AI能发出延误警报,但只有物流协调员能通过与海关交涉,或迅速补齐所需文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AI保障了流程不中断,而人类判断确保问题高效落地。

2. 关系管理

在物流环节中,尤其是涉及时效性强或客户紧急需求时,人的关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AI能处理常规事务,但它无法真正体察客户情绪,也不能在突发问题时作出灵活而体贴的判断。关键时刻,正是人类展现同理心、理解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舞台。

设想一位客户订购了一份节日晚餐所需的海鲜套餐,却因路线问题延误送达。自动退款并不能解决问题。一位人工客服可以立即介入,从临近仓库重新调配货源,并附上个性化的致歉。这不仅挽回了订单,更可能赢得客户的长期忠诚。

3. 道德判断

供应链决策不仅关乎效率与成本,还涉及道德、可持续发展和品牌价值。AI可以分析数据、执行规则,但它无法考量更广泛的后果,例如劳工待遇、环境影响或对地方法规的合规性,这类决策需要人类监督,确保与企业价值观及客户期望保持一致。

例如,零售商可能需要在两家承运商之间做出选择:一家交付更快,但存在劳工问题;另一家遵循工会标准,但成本略高。AI无法权衡这种伦理影响,但人类决策者能评估其对品牌声誉和客户忠诚度的长期影响,并确保选择符合公司价值。

未来的物流:人机协同的混合模式

供应链行业正在迎接一个AI与人类专业知识携手并进的未来。AI擅长自动化日常任务、管理数据并大规模提升效率;而人类判断力在处理复杂情况、作出道德决策以及维护客户关系方面仍不可替代。

未来的供应链并不仅仅是自动化的代名词,而是要打造既敏捷又技术驱动的体系,在速度与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保留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将AI与人类优势相结合,企业能够打造具备韧性、面向未来的供应链,在应对变化时始终把客户体验放在核心位置。

相关资讯

AI在供应链中的潜力

在当今动态且不断发展的商业环境中,AI已成为一股关键力量,有望通过提高效率、敏捷性和决策能力来推动各行业变革。 各行各业的CEO正在认识到AI的潜力,尽管许多人预见到,为了在AI主导的世界中蓬勃发展,需要对当前运营进行调整。 在供应链领域,这种矛盾体现得尤为明显,AI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开发,根据Gartner的调查,只有17%的供应链组织表示已成功大规模部署了AI。
4/8/2025 5:00:00 AM
Noha Tohamy

黄仁勋亮相链博会:AI将成全球新基建,中国开发者扮演关键角色

在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首次登台演讲,回顾了英伟达从推动3D游戏图形发展、发明GPU到引领AI计算的历程,并强调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新一代基础设施。 黄仁勋表示,AI正在重塑从科学、医疗、交通到制造的各行各业。 自2006年推出将GPU转为通用计算平台以来,英伟达已成为全球AI生态的核心推动者。
7/16/2025 4:12:08 PM
AI在线

从数字化转型到AI优先:智能革命下的企业转型之道

也许我们一直以来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我们没有专注于“转型”的部分,反而做得转型很少,数字化很多,我们没有将数字视为业务的新范式,而是过度关注于将传统模型和流程数字化,以及将现有组织现代化。 结果,大多数企业仍然背负着复杂性、部门隔阂以及陈旧的工作方式。 AI的崛起给了我们所有人第二次机会,我们可以选择利用AI来做同样的事情,但更快、更好,或者,我们可以让正确的事情变得更高效,同时开辟一条新路径,利用这项技术真正转型为AI优先的企业。
2/8/2025 1:14:50 PM
Brian Solis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