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Sam Altman的“温和奇点”已至:我们真的越过了AI的“事件视界”吗?

近日,OpenAI 的掌舵人 Sam Altman 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Gentle Singularity》(温和的奇点, )的重磅文章,再次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Altman 以其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大胆宣称:“我们已越过事件视界;起飞已经开始。 人类已接近构建数字超级智能,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怪异。

近日,OpenAI 的掌舵人 Sam Altman 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Gentle Singularity》(温和的奇点, https://blog.samaltman.com/the-gentle-singularity)的重磅文章,再次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Altman 以其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大胆宣称:“我们已越过事件视界;起飞已经开始。人类已接近构建数字超级智能,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怪异。”

这番“奇点宣言”无疑是震撼性的。它不仅暗示着 AI 发展的某个关键转折点已经到来,更描绘了一个由 AI 驱动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那么,Altman 的“温和奇点”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真的站在了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本文就来转述和提炼一下Altman的观点,分享给大家,期望能引发各位小伙伴儿的思考。

不那么怪异”的超智能迹象:奇迹正在常态化

Altman 开篇即指出,尽管机器人尚未遍布街头,我们大多数人也并非整日与 AI 对话,人类依然面临疾病、太空探索的困境以及对宇宙的诸多未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最近构建的系统在很多方面比人类更聪明,并且能够显著放大使用者的产出。”

他认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道路上“最不可能的部分已经过去”。那些让我们得以拥有像 GPT-4 和 o3这样强大系统的科学洞察,是“来之不易的”,但它们的影响将极其深远。

一个核心的观察是,AI 正在经历一个“奇迹变成常规,然后成为基本要求”的演进过程。 Altman 生动地描述了这种转变:

  • 我们从惊叹 AI 能生成优美的段落,到开始期待它能创作出整部小说;
  • 从惊叹 AI 能做出拯救生命的医学诊断,到开始期待它能研发出治疗方法;
  • 从惊叹 AI 能创建小型计算机程序,到开始期待它能构建全新的公司。

这种期望值的快速提升和对 AI 能力的迅速适应,正是“奇点”发生方式的体现——曾经的奇迹迅速融入日常,成为我们对技术能力的新基线。

未来的核心驱动力:AI 加速科学进步与生产力飞跃

Altman 强调,AI 将在多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但其中最为显著的,将是由 AI 驱动的“更快的科学进步”和“大幅提升的生产力”,这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科学进步是整体进步的最大驱动力,” Altman 写道,“思考我们还能拥有多少,是极其令人兴奋的。”

而更具颠覆性的是,AI 本身也将被用于加速 AI 研究。 “先进 AI 之所以引人注目,有很多原因,但也许没有什么比我们能用它来更快地进行 AI 研究这一事实更重要了。” 他设想,如果我们能将原本需要十年的研究时间缩短到一年甚至一个月,那么进步的速度将发生质的飞跃。这虽然不等同于 AI 系统完全自主地更新其代码,但 Altman 认为这是一种“递归式自我改进 (larval version of recursive self-improvement)”的雏形。

“智能与能源的极大丰富”:打破人类进步的根本限制

在 Altman 的构想中,未来三十年最核心的变革在于:“智能和能源——想法,以及让想法发生的能力——将变得极其丰富。

他认为,这两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人类进步的根本因素。一旦它们(在良好治理的前提下)不再稀缺,人类理论上可以拥有其他任何东西。

一个大胆的预测是,随着数据中心生产的自动化,智能的成本最终应趋近于电力的成本。 为了让这个概念更具体,他甚至给出了一个 ChatGPT 平均查询的能耗数据:约 0.34 瓦时,相当于一个烤箱一秒多一点的耗电量,或一个高效灯泡几分钟的耗电量。

这种对未来资源充裕程度的乐观预期,是 Altman “温和奇点”论的重要基石。

2030年的深刻变革: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Altman 并没有描绘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他认为,在最重要的方面,2030年可能与现在并无太大不同:“人们依然会爱他们的家人,表达他们的创造力,玩游戏,在湖中游泳。” 人类的核心情感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基本面将得以延续。

然而,在“仍然非常重要的方面”,到2030年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剧变:

  • Agent 的崛起与工作模式的颠覆:
  • 2025年: 能执行真正认知工作的 Agent 将出现,“编写计算机代码将永远改变。”
  • 2026年: 能够发现新颖见解的系统可能会出现。
  • 2027年: 能够在现实世界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可能会出现。
  • 个人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 “总的来说,一个人在 2030 年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将远超其在 2020 年所能完成的,这将是一个惊人的变化。”
  • 社会契约的重塑: 技术进步的加速和财富的极大增长,将使我们能够认真考虑以前无法想象的新政策理念。但 Altman 也坦言,“整个职业类别的消失将是非常艰难的部分。” 他预测社会契约的调整将是渐进的,而非一蹴而就。

自我强化的循环与加速的进步

除了 AI 本身的进步,Altman 还指出了其他自我强化的循环在起作用:

  • 经济价值创造的飞轮: AI 创造的经济价值,正在推动建设更庞大的基础设施来运行日益强大的 AI 系统。
  • 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能制造其他机器人的机器人(某种意义上,能建设其他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的出现,将进一步指数级地加速发展进程。例如,如果首批百万级人形机器人能以传统方式制造出来,然后它们能接管整个供应链(从采矿、精炼到工厂运营)来制造更多的机器人、芯片厂、数据中心等,那么进步的速度将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前进之路:对齐、普及与集体智慧

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力和变革,Altman 强调了两个核心挑战及应对之道:

  1. 解决对齐问题 (Alignment Problem): 这是技术和社会层面的双重挑战。我们需要确保 AI 系统的学习和行动目标与人类的长期集体意愿真正对齐。他以社交媒体算法为例,指出它们虽然能极好地理解并利用用户的短期偏好(让你不停地刷),但却可能与用户的长期福祉相悖,这便是“错位的 AI (misaligned AI)”的体现。
  2. 让超级智能廉价、广泛可用且不过度集中: 在解决了安全和对齐问题之后,至关重要的是将超级智能的访问权广泛分配,避免其被少数个人、公司或国家垄断。Altman 相信“社会是富有韧性、创造力且适应迅速的。”

他提出的前进路径是:首先解决对齐问题,然后致力于降低超级智能的成本,使其广泛可及。在这个过程中,“赋予用户在社会决定的广泛边界内的大量自由,似乎非常重要。世界越早开始就这些广泛边界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定义集体对齐进行对话,就越好。”

OpenAI 的使命与对未来的展望

Altman 最后重申了 OpenAI (乃至整个 AI 行业) 的使命:“我们正在为世界构建一个大脑。” 这个大脑将是高度个性化且易于使用的,其潜力将仅受限于“好的想法”。他甚至乐观地认为,那些曾被技术圈嘲笑的“只有想法的人 (the idea guys)”,将在 AI 时代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

“OpenAI 现在有很多身份,但归根结底,我们是一家超级智能研究公司。” Altman 写道,“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工作,但大部分道路已经被照亮,黑暗区域正在迅速退去。”

对于未来,Altman 的预测是:“智能便宜到可以计量 (Intelligence too cheap to meter) 已触手可及。” 他承认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疯狂,但对比五年前我们对今天 AI 发展的预测,当前对 2030 年的预测或许已显得不那么“疯狂”了。

文章的结尾,Sam Altman 以一句充满期许的话结束:“愿我们能够平稳、指数级且波澜不惊地迈向超级智能 (May we scale smoothly, exponentially and uneventfully through superintelligence)。”

小结:“温和奇点”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

Sam Altman 的这篇博文,以其一贯的宏大叙事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AI 正在深刻重塑世界的图景。他所说的“温和奇点”,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渐进但影响深远的变革。

从 AI 在编码、科研、医疗等领域的加速渗透,到对未来工作模式、社会结构乃至人类进步根本动力的重塑,Altman 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框架。当然,其中也伴随着对“职业消失”、“对齐难题”等严峻挑战的坦诚。

无论我们是否完全认同 Altman 的所有预测和时间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AI 技术的指数级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作为技术从业者,理解这些趋势,思考我们自身的定位,并积极参与到构建一个负责任、普惠的 AI 未来的讨论中,显得尤为重要。

“事件视界”或许已然越过,“起飞”的引擎也已点燃。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个由 AI 定义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了呢?

聊一聊,也帮个忙:

  • 你如何理解 Sam Altman 提出的“温和奇点”?你认为我们真的已经“起飞”了吗?
  • Altman 对 2025-2027 年 AI Agent 和机器人的预测,你认为哪些最有可能实现?它们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 面对 AI 可能带来的“整个职业类别的消失”,你认为个人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对齐问题”和“超级智能的普及”哪个挑战更大?

相关资讯

消息称 OpenAI 将于本月在日本东京设立亚洲首个办事处

感谢据日经新闻报道,OpenAI 将于本月(2024 年 4 月)在日本东京开设亚洲首个办事处并开始业务活动。除了为企业提供独特的服务外,OpenAI 还将参与制定正确使用生成式 AI 的规则。OpenAI 于 2022 年发布 ChatGPT,引发全球生成式 AI 热潮。IT之家注意到,2023 年 4 月,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访问日本,在与日本首相会面后,他表示考虑在日本开设办事处并扩大服务范围。Altman 与日本首相就 AI 的技术进步和优点,以及侵犯隐私和版权等风险交换了意见。
4/1/2024 12:11:33 PM
汪淼

“看起来不像手机”,Altman和Jony Ive的AI硬件公司拟融资10亿美元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SiaJony Ive 和 Sam Altman 的 AI 设备初创公司正在与 Emerson Collective 和 Thrive Capital 进行融资谈判。Ive 希望筹集高达 10 亿美元的资金。据 The Information 独家消息,由前苹果设计师 Jony Ive 和 OpenAI CEO Sam Altman 创立的神秘 AI 硬件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与一些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融资谈判。The Information执行主编表示,它看起来不像手机据一位参与该过程的人士和另一
4/7/2024 11:28:00 AM
机器之能

Sam Altman重磅揭秘:OpenAI未来将打造AI操作系统,语音+定制模型引爆未来!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最新访谈中分享了OpenAI的高速发布节奏、产品战略及未来愿景。 他明确表示,OpenAI致力于打造操作系统级别的AI平台,通过小团队运作、算法创新和语音技术突破,引领AI行业迈向新高度。 AIbase观察到,Altman对年轻一代使用ChatGPT的独特方式尤为关注,凸显了AI从工具向生活核心的转变趋势。
5/14/2025 5:00:52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