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全球首个AI圣彼得大教堂上线,40万照片毫米级3D还原文艺复兴巅峰!

不用排队、不用签证,现在只需打开屏幕,就能探索圣彼得大教堂的一切——从壮美的圆顶到鲜有人见的教皇墓地,全方位感受这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巅峰之作的震撼。 梵蒂冈联手Iconem和微软,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打造了这座教堂的数字双胞胎,并推出沉浸式展览和互动网站——La Basilica di San Pietro(意大利语:圣彼得大教堂)。 探索地址:,圣彼得大教堂见证了米开朗基罗与贝尔尼尼的建筑天才。

不用排队、不用签证,现在只需打开屏幕,就能探索圣彼得大教堂的一切——

从壮美的圆顶到鲜有人见的教皇墓地,全方位感受这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巅峰之作的震撼。

图片

梵蒂冈联手Iconem和微软,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打造了这座教堂的数字双胞胎,并推出沉浸式展览和互动网站——La Basilica di San Pietro(意大利语:圣彼得大教堂)。

图片

探索地址:https://virtual.basilicasanpietro.va/

作为400多年历史的地标,圣彼得大教堂见证了米开朗基罗与贝尔尼尼的建筑天才。

它始建于1506年,历时109年完工,如今更是2025禧年庆典的焦点。

图片

预计将有3000万人亲临罗马,而你,在线也能零距离感受这一奇迹。

全球首个AI圣彼得大教堂上线,40万照片毫米级3D还原文艺复兴巅峰!

一探究竟

圣彼得大教堂可容纳6万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它保存着圣彼得的陵墓。根据天主教传统,圣彼得是罗马的第一位主教,也是第一位教皇。

有了这个互动网站,全球信徒和游客无需亲临现场,便能深入探索这座基督教核心圣地的建筑瑰宝。

从宏伟的立柱,到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每一处建筑细节都清晰可见。

图片

高达450英尺的圆顶内部,装饰着象征上帝荣耀的天堂,还有天使和圣徒的镶嵌画,全部通过数字技术得以呈现。

图片

最新AI网站中包含了「The Life of St.Peter」「History of the Basilica」「Explore the Basilica」「Virtual 3D Tour」四个主要目录。

图片

「The Life of St.Peter」「History of the Basilica」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圣彼得本人及其宗教意义,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历史。

图片图片

它们都结合了文字、图片和互动效果,用户可以点击特定历史事件或建筑元素的详细介绍,跳转到相应的3D导览图中,获得更沉浸的体验。

图片

图片

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开始3D导览。

3D导览中一共有42个游览点,每个游览点都提供360° 虚拟视图,你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或触控板进行全景浏览。

而且,页面内还包含语音讲解,提供更生动的历史和文化介绍。

全球首个AI圣彼得大教堂上线,40万照片毫米级3D还原文艺复兴巅峰!

比如,第一章介绍圣彼得本人的第一部便分讲了「彼得蒙召」。

与主的邂逅中,我们可以看到拱顶的灰泥浮雕圆章,灰泥装饰面板上呈现的教堂Clementine Chapel。

图片

教堂中,每个壁画、浮雕背后的故事,都能在这里找到。

在第二章——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历史中,点击播放,你就可以看到圣彼得堡大教堂是如何从一片沼泽,逐渐拔地而起,历史演变过程清晰可见。

在对教堂来源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们还可以自由探索它。

最精美的穹顶,一定要进入参观一下,细致到壁画上每一位圣徒。

图片

更惊喜的是,你还可以体验到去现场看不到的宝藏。

数字网站中,让我们能够探索地下墓窟,这是有由小教堂和密室组成的地下迷宫,以及90多位教皇的陵墓。

它还是2005年去世教皇John Paul II,以及瑞典女王Drottning Kristina等王室成员的安息之所。

图片

得益于数字孪生技术,我们才能一睹那些因高度、距离限制,而常年对公众封闭的区域。

那么,这背后究竟是采用了怎样的技术?

40万张照片,一个月3D毫米级复刻

总部位于巴黎的Iconem是一家数字保护公司,专注于利用先进摄影测量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球著名历史地标和考古遗址创建高精度3D复制品。

在圣彼得大教堂项目中,Iconem团队仅用三周时间,通过无人机、相机和激光设备拍摄了超过40万张高分辨率图像。

图片

要知道,这些图像数据总量达到了22TB。如果要用DVD来存储这些图像数据,需要超过4,600张DVD光盘。

这些数据随后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中处理、备份和存储,能够确保数据安全。

是AI,将所有照片完成拼接,重现了整个教堂的景观。

图片

微软的AI技术为该项目提供了关键支持。

通过微软AI for Good实验室的工具,圣彼得大教堂的数字双胞胎实现了毫米级精度。

于此同时,利用AI检测并映射了教堂的结构性脆弱点,如裂缝和缺失的马赛克瓷砖。

图片

此前,AI for Good实验室还曾利用类似技术虚拟重现2000多年前的古奥林匹亚,为游客提供探索第一届奥运会举办地的独特体验。

2025禧年,希望重启

2024年11月,随着2025年圣年禧年的临近,圣彼得大教堂的实体展览和数字平台将通过Pétros enì展览向所有人开放。

圣年禧年每25年举行一次,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恩典和朝圣之年。

在这一期间,天主教徒被鼓励前往罗马进行朝圣,参与仪式、宗教活动,并专注于精神更新。

2025年圣年禧年的主题是「希望的朝圣者」。

Pétros enì展览将为来到罗马的3500万朝圣者提供一生难得的沉浸式现场体验,同时也帮助无法亲自前往的超过10亿天主教徒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氛围。

一起来一场身临其境之旅吧。

相关资讯

不到60秒就能生成3D「手办」,Meta发力3D生成,ChatGPT时刻要来了吗?

3D 生成,一直在等待它的「ChatGPT时刻」。一直以来,创作 3D 内容是设计和开发视频游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影视特效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3D 生成具有独特而艰巨的挑战,这是图像和视频等其他生成内容所不具备的。首先,3D 内容在艺术质量、生成速度、3D 网格结构和拓扑质量、UV 贴图结构以及纹理清晰度和分辨率方面具有严格的标准;其次,与其他研究相比,可用的数据量少。虽然该领域有数十亿张图像和视频可供学习,但可用于训练的 3D 内容数量要少三到四个数量级。因此,现阶段的3D 生成还必须从非 3D 的图像和
7/4/2024 5:55:00 PM
机器之心

PartCrafter:首个结构化3D多部件生成模型

本篇文章是北京大学、字节跳动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联合工作。 我们提出了 PartCrafter,一种新颖的结构化 3D 生成模型,为 3D 对象创建引入了一种变革性的方法。 PartCrafter 不仅能生成可分解的 3D 网格,还支持灵活的部件编辑,为创作者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
8/14/2025 1:37:36 PM
潘攀望

腾讯混元3D-Omni:3D版ControlNet突破多模态控制,实现高精度3D资产生成

近年来,3D 原生生成模型在游戏、影视和设计领域的资产创建中展现出强大潜力。 然而,大多数现有方法仍主要依赖图像作为条件输入,缺乏细粒度、多模态的控制能力,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流程中的应用。 为解决这一瓶颈,腾讯混元团队推出了混元 3D-Omni,一个基于 Hunyuan3D 2.1 构建的统一多模态可控 3D 生成框架。
9/29/2025 3:05: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