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资讯列表

Spotify 启动 AI 配音有声书服务,29 种语言可供选择

当地时间周四,Spotify 宣布将开始接受通过 ElevenLabs 的 AI 语音软件录制的有声书,并称看到了数字语音叙述在推动和拓展有声书市场方面的潜力。
2/21/2025 10:11:41 AM
清源

快影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AI全流程覆盖

近日,国内头部短视频创作工具快影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大模型,通过AI技术与视频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出“智能创作引擎”。 此次升级实现了从脚本生成、素材创作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AI覆盖,并以八大免费核心功能为核心,大幅降低创作门槛,助力创作者实现“高效产出、轻松变现”。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作为行业首批集成DeepSeek-R1满血版的剪辑工具,快影依托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多模态生成及智能推荐能力,彻底革新传统视频生产流程。
2/21/2025 10:06:00 AM
AI在线

谷歌推出PaliGemma 2 mix:用于多任务的视觉语言模型,开箱即用

去年 12 月,谷歌推出了 PaliGemma 2 ,这是Gemma系列中的升级版视觉语言模型。 该版本包含不同大小(3B、10B 和 28B 参数)的预训练检查点,可轻松针对各种视觉语言任务和领域进行微调,例如图像分割、短视频字幕、科学问答和文本相关任务,并实现高性能。 2月19日,谷歌宣布推出 PaliGemma 2 mix 检查点。
2/21/2025 10:00:35 AM
Omar Sanseviero

专家建议利用AI大模型助力未成年人防沉迷手机

近日,由未来网主办的 “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 在北京召开,旨在探索缓解青少年手机沉迷的有效途径。 此次会议围绕 “携手织密防护网,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 主题,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讨论了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根据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手机已成为91.3% 的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其中超过六成的未成年人拥有个人手机。
2/21/2025 9:49:00 AM
AI在线

Clone公司推出首款“类人机器人”Protoclone 拥有肌肉和骨骼结构

近日,全球首款 “类人机器人” Protoclone 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机器人不仅外观设计精致,更是具备了肌肉和骨骼的结构,让人倍感惊奇。 在一段引人注目的视频中,Protoclone 在吊架上静静悬挂,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开始出现抽搐和运动,最终四肢开始活动,显示出极其人性化的姿态。 Protoclone 由科技初创公司 Clone Robotics 开发,该公司宣称 Protoclone 是世界上首款 “肌肉骨骼型安卓机器人”。
2/21/2025 9:42:00 AM
AI在线

再次颠覆学界想象,何恺明发表新作:扩散模型不一定需要噪声条件

一直以来,研究者普遍认为,去噪扩散模型要想成功运行,噪声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而大神何恺明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 「受图像盲去噪研究的启发,我们研究了各种基于去噪的生成模型在没有噪声调节的情况下的表现。
2/21/2025 9:40:00 AM
机器之心

阿里通义万相宣布即将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X 2.1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视频生成模型WanX2.1将全面开源,同时公布了最新视频效果。 2025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通义万相团队推出Wanx2.1多模态大模型,凭借其在视频生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荣登VBench评测榜单首位,重新定义了AI驱动的视觉创作标准。 WanX 团队[昨晚宣布即将开源其最新的 WANX2.1视频生成模型。
2/21/2025 9:39:00 AM
AI在线

商络电子计划引入DeepSeek大模型,助力AI平台建设

近日,商络电子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引入 DeepSeek 大模型,旨在构建一个私有化的人工智能平台。 这一举措不仅将为公司在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将提升其辅助决策能力,从而推动整体业务的效率提升。 商络电子表示,DeepSeek 大模型的引入将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
2/21/2025 9:38:00 AM
AI在线

剧本自动生成3D动画!北航中大等提出新方法,破解多人交互难题 | ICLR 2025

设定一个3D场景,你便可以用文字编织你的剧情。 一句话,就能让两个人激烈争吵。 吵完之后,又温馨共舞起来~想怎么排就怎么排,就像影视拍摄或舞台剧的编排一样,只需在剧本中设定角色的行动、互动和环境要素,就能自动生成符合逻辑的3D角色动画,让你的剧情真正“动”起来。
2/21/2025 9:35:00 AM
量子位

​微软 OpenAI即将推出的 GPT-4.5 和 GPT-5 模型积极准备服务器容量

有消息透露称,微软的工程师正在全力以赴,为 OpenAI 即将推出的 GPT-4.5和 GPT-5模型准备服务器容量。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近日确认,GPT-4.5将在几周内发布,而微软预计将在下周推出这一新 AI 模型。 被称为 Orion 的 GPT-4.5将成为 OpenAI 的下一个前沿模型,并且是该公司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
2/21/2025 9:34:00 AM
AI在线

想要提升 DeepSeek 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够了(90%的人不知道)

今天继续介绍deepseek核心技术:反事实推理。 上一篇简要回顾:反事实推理,是一种通过构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性情景,探索因果关系和潜在结果的逻辑推理方法;反事实推理,有着严密的数学模型,属于因果推断第三层次:关联,干预,反事实;反事实推理,能帮deepseek突破数据量上限,加强结果解释性,提升回复丰富度;画外音:详见《deepseek凭啥能给出这么丰富的答案 - 反事实推理(上)》。 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写提示词,获取更佳的回答质量有什么启示呢?
2/21/2025 9:30:00 AM
58沈剑

ChatGPT周活跃用户突破4亿,付费企业用户数达200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OpenAI 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截至今年2月,旗下的热门产品 ChatGPT 的周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4亿,较去年12月的3亿用户增长了33%。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Lightcap 表示,ChatGPT 的快速增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产品实用性的提升和用户的熟悉程度增加,用户数量的增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2/21/2025 9:27:00 AM
AI在线

Figure AI推出革命性双机协作AI模型Helix,赋能人形机器人新未来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美国创业公司 Figure AI 于近期发布了一款名为 Helix 的端侧大模型,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Helix 是首个能够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包括头部、躯干、手腕和手指)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模型。 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在无需大量训练的情况下,直接根据自然语言指令执行任务。
2/21/2025 9:24:00 AM
AI在线

谷歌豪华阵容打造AI科学家,用测试时间计算加速科学发现,CEO皮猜也来站台了

CEO皮猜亲自站台,谷歌的最新研究狠狠火了——为科学家群体推出“科研搭子”AI co-scientist,一个能够利用高级推理综合大量文献、生成新颖假设,并提出详细研究计划的多智能体AI系统。 划重点,该系统将与OpenAI o1/DeepSeek-R1相似的测试时间计算用来加速科学发现。 据皮猜介绍,这个系统已经在肝脏纤维化治疗、抗菌耐药性和药物再利用等重要研究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
2/21/2025 9:20:00 AM
量子位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资超过去十年总和

阿里巴巴集团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公布了强劲的业绩,营收达到了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则达到了464.3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33%。 阿里巴巴集团的 CEO 吴泳铭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在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预计这一投资规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吴泳铭对此充满信心,他认为,聚焦电商与 “AI 云” 的发展战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商业机遇。
2/21/2025 9:20:00 AM
AI在线

比尔盖茨自述:中学时期就开始偷偷996写代码

57年前的西雅图冬夜,一个瘦削少年翻出卧室窗户,奔向名为“C的立方”的计算机实验室。 比尔·盖茨不会想到,这段在寒夜中追逐代码的岁月,正悄然叩响数字时代的大门。 当湖滨中学的编程少年们以无偿劳动换取珍贵的上机时间时,一场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变革已在晶体管与二进制中孕育——在这个数字时代的黎明,一群年轻的先驱者站在了浪潮之巅,他们以智慧和勇气,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个人计算机软件。
2/21/2025 9:10:00 AM
量子位

抛弃OpenAI,Figure亮王牌:史上首次两个机器人「共脑」,网友直呼太恐怖!

与OpenAI分手之后,Figure自研首个模型终于交卷了! 不用ChatGPT,Figure直接把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Helix装入人形机器人大脑。 它可以让机器人感知、语言理解、学习控制,是一个端到端的通用模型。
2/21/2025 9:06:28 AM
新智元

世界首个「AI CUDA工程师」诞生!AI自己写代码优化CUDA内核,性能狂飙100倍

就在刚刚,由Transformer八大金刚之一Llion Jones创办的Sakana AI,推出了世界上首个「AI CUDA工程师」——The AI CUDA Engineer。 同时,还发布了一个由「AI CUDA工程师」生成的,包含17,000多个已验证CUDA内核的数据集。 论文地址::「AI科学家」之后,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团队心头:如果可以使用AI来进行AI研究,是不是也能用AI来研究如何让AI运行得更快?
2/21/2025 9:00:00 AM
新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