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安全

ChatGPT惊现“零点击攻击”,API密钥被轻松泄露,OpenAI暂未解决

ChatGPT存在“零点击攻击”安全问题。 用户无需点击,攻击者也能从ChatGPT连接的第三方应用窃取敏感数据,甚至窃取API密钥。 一位研究软件安全问题,名为塔米尔·伊沙雅·沙尔巴特(Tamir Ishay Sharbat)的小哥发了篇文章说道。
8/13/2025 9:05:00 AM

Anthropic官宣「封杀」OpenAI!GPT-5发布在即,竟被曝用Claude Code做开发?

掀桌,拔网线,彻底拉黑! 本周二,AI领域的两大巨头撕破脸。 据多位知情人士爆料,Anthropic公司已经切断了OpenAI对其所有大语言模型的API访问权限。
8/4/2025 8:58:00 AM

阿里安全揭示:恶意邮件可致macOS/iOS瞬间瘫痪!畸形证书发现密码库新漏洞

一封加密邮件,就能让macOS/iOS系统瞬间死机? 这并非科幻情节,而是阿里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的真实攻击。 为了有效提防这种攻击,阿里安全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联合探索并发现了一项用于检测密码算法库中潜在的DoS(Denial-of-Service,拒绝服务)类安全问题的攻击向量——畸形X.509证书,并围绕该向量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密码算法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
7/31/2025 3:50:49 PM
时令

“AI搭子”是否会替代传统组织形式,AI Agent原生是否会成为企业新的存在的方式?

十年前互联网变革时《浪潮之巅》《必然》《个体崛起》的启示还记忆犹新,今天,网红搭子、直播带货、短视频,就已经切切实实地在生活中常态化了。 可以看到,这些新兴产业形态背后,是一个个为了同一目标,动态组队的个体。 这也刚好印证了《个体崛起》一书的预言:互联网时代,个人正在从组织中分裂出来,未来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企业,而是个体。
7/30/2025 12:02:00 AM

什么是网络安全转型?成功的最佳实践

在监管压力不断增加和网络威胁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高管必须优先考虑网络安全转型,以保护资产、促进增长并确保弹性。 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中,网络安全不应再被抛在脑后,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必需品。 如果不积极主动地进行网络安全转型,企业将面临监管处罚、运营中断、网络安全漏洞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7/15/2025 4:00:00 AM
何威风

你的RAG系统安全么?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近年来发展迅速,大语言模型成为这一浪潮的核心力量。 无论是商业还是开源模型,它们都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正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聊天机器人等场景,让企业更容易落地智能应用。 但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让这些通用的 LLM 更懂特定领域,同时保持知识的时效性。
7/1/2025 9:36:42 AM
曹洪伟

ICML 2025 Oral | 从「浅对齐」到「深思熟虑」,清华牵头搭起大模型安全的下一级阶梯

本工作共同第一作者包括:张亦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博士生,师从朱军教授,研究方向是多模态大模型和大模型安全,在CVPR、NeurIPS、ICML等顶会发表多篇论文,曾主导开发了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可信度全面评测基准MultiTrust;张思源,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硕士生,导师是苏航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大模型安全与对齐算法。 本文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董胤蓬助理教授和计算机系朱军教授。 其他合作者来自北航、瑞莱智慧、阿里安全、百川智能等单位。
6/26/2025 8:42:00 AM

特斯拉Robotaxi终于来了,但这11个误区你得先搞清楚

6月22日,特斯拉在奥斯汀正式启动了Robotaxi服务。 我在推特上看到那些邀请函截图时,说实话有点震惊——这个被马斯克承诺了无数次的服务,居然真的开始了。 不过,网上关于特斯拉Robotaxi的讨论,很多都是错误的。
6/24/2025 9:16:48 AM
阿丸笔记

马斯克放大招:Robotaxi 真的来了!首批10辆开跑,千万网友围观,全网猜测:安全监控员干啥的?网友: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接管了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统一车费 4.20 美元、首发奥斯汀、仅10余辆车上线运行……马斯克的 Robotaxi 终于开跑了。 6月23日清晨,马斯克在 X 上官宣: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正式在德州奥斯汀启动试点,每单统一收取 4.20 美元,用户可以通过 Tesla App 体验这一“未来交通”。 并在置顶的帖子上表示:向 @Tesla_AI 的软件和芯片设计团队表示超级祝贺,@Robotaxi 成功上线!
6/23/2025 12:27:01 PM
云昭

本世纪最伟大AI专访之一:AI安全、Agent、OpenAI等重磅话题

昨晚,油管千万级大V The Diary Of A CEO放出了,与图灵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AI教父的Geoffrey Hinton最新深度专访。 二人以对话形式主要探讨了AI的发展、安全、应用;虽然AI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帮助人类提升科研、工作、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是非常高效。 当然也会抢走一部分人的工作,从而创造一些全新的职位。
6/17/2025 9:26:09 AM

两万字详解,如何为开放平台设计一个安全好用的 OpenAPI

前言为了确保软件接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业务模块的重用性和灵活性,并提高接口的易用性和安全性,OpenAPI规范应运而生。 这一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协议,规定了接口的格式、参数、响应和使用方法等内容,从而提高了接口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为了也需要考虑接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实践方式。
6/11/2025 2:11:00 AM

60%情况下,主流大模型没理解风险只是装懂!别被模型的“安全答案”骗了

让推理模型针对风险指令生成了安全输出,表象下藏着认知危机:即使生成合规答案,超60%的案例中模型并未真正理解风险。 换句话说,主流推理模型的安全性能存在系统性漏洞。 针对此种现象,淘天集团算法技术-未来实验室团队引入「表面安全对齐」(Superficial Safety Alignment, SSA)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系统性漏洞。
6/10/2025 11:25:06 AM

简析新一代身份安全解决方案—— AI IAM

统一身份和访问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IAM)是一套体系化的身份安全解决方案,涵盖了技术、策略和流程,主要用于管理用户身份并控制用户对企业资源的合规访问。 在当今“数字优先”的世界中,IAM技术对组织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组织内的员工需要在任何设备(服务)上实现“work-from-anywhere“的访问模式,这就需要比以往更加安全地赋予和验证数字身份,以实现安全的数字连接。 在此背景下,基于先进AI技术构建的新一代IAM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6/9/2025 2:00:00 AM

博士级AI智能体写的论文,首次登上顶会ACL!人类作者只是监工

有个叫Zochi的AI系统写了一篇研究论文,并且被顶级学术会议ACL 2025的主会场接受了! ACL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里最顶尖的会议之一。 Zochi是Intology AI开发的首个博士级智能体,就像一个从头到尾完成科学研究「AI科学家」。
5/30/2025 9:15:00 AM

xAI 承诺的安全报告未如期发布

近日,埃隆・马斯克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未能如期发布一份有关 AI 安全的最终框架,这一消息引起了监测机构 “Midas Project” 的关注。 xAI 在 AI 安全方面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其 AI 聊天机器人 Grok 在处理某些请求时,曾出现不当行为,比如不经意地处理女性照片。 同时,Grok 在语言表达上也比竞争对手如 Gemini 和 ChatGPT 更加粗俗,频繁使用脏话。
5/14/2025 9:01:03 AM
AI在线

DataBahn.ai推出“数据礁”智能化安全情报的新时代

在网络安全领域,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处理海量数据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最近,数据科技公司 DataBahn.ai 推出了一款名为 “数据礁”(Reef)的创新产品,旨在将高流量、高速度的安全监测信息转化为及时、可操作的情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今,企业收集的日志、警报和监测数据多达数 PB,但实际上仅分析不到5%。
4/28/2025 6:00:40 PM
AI在线

CrowdStrike 推出 Charlotte AI,开启安全运营新纪元

在近期的 RSA2025大会上,网络安全领导者 CrowdStrike(NASDAQ: CRWD)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的 AI 平台 Charlotte AI,旨在彻底改革安全运营中心(SOC)的运作模式。 Charlotte AI 不仅将智能自动化与人类网络安全专家的经验相结合,还通过其独特的 “自主推理和响应” 能力,提升了对网络威胁的检测、调查和响应效率。 Charlotte AI 平台包括几个核心模块,首次实现了在没有人工提示的情况下,自动分析和处理第一方和第三方数据。
4/28/2025 6:00:40 PM
AI在线

首个大模型全链路安全综述 !南洋理工新国立等发布LLM Safety全景图:从数据、训练到部署的全面梳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大模型(如GPT-4、文心一言等)正逐步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医疗、教育到金融、政务,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伴随着潜在风险——大模型安全这一议题正成为全球科技界关注的焦点。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40余所顶尖机构的67位学者联袂打造大模型全链路安全综述,综合梳理了843篇文章,系统的从全栈视角分析了大模型从出生到应用的全栈安全,涵盖数据准备→预训练→后训练→部署→商业化应用以及安全性评估等全部阶段。
4/27/2025 9:07:00 AM
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