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马斯克推出30美元包月的AI伴侣服务,千亿赛道创新与争议并存

近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项目又有新动作,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了 30 美元包月的 AI 伴侣服务,这一消息迅速在科技圈和大众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争议声此起彼伏。 下载.jpg在此次更新中,付费访问 SuperGrok 的用户可率先体验 AI聊天机器人的新 “数字伴侣” 头像。 用户需点击 Grok 左上角栏目,进入 “设置”,点击启用 “伴侣” .

马斯克推出30美元包月的AI伴侣服务,千亿赛道创新与争议并存

近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项目又有新动作,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了 30 美元包月的 AI 伴侣服务,这一消息迅速在科技圈和大众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争议声此起彼伏。

下载.jpg下载.jpg

在此次更新中,付费访问 SuperGrok 的用户可率先体验 AI 聊天机器人的新 “数字伴侣” 头像。用户需点击 Grok 左上角栏目,进入 “设置”,点击启用 “伴侣” 按钮,即可选择心仪角色。目前可用的伴侣包括动漫头像 Ani 和卡通小熊猫 Rudy,还有一款名为 “Chad” 的角色头像尚未上线。其中,动漫头像 Ani 拥有 “NSFW” 模式,包含不适合在工作场合浏览的内容。Ani 和 Rudy 具备完整 3D 动画效果,能更换背景并做出不同动作。

从用户体验来看,这一功能褒贬不一。部分用户认为,虽然启用过程稍显繁琐,但这一功能对于深化产品内部个性化交互而言是明智之举,在增强场景工作流程和用户自主性方面,开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向,甚至可能为 SuperGrok 订阅功能吸引新用户。然而,这也存在诸多问题。当以中文进行测试对话时,出现了类似外国人念拼音式的中文发音,用词拗口、不口语化,充满大模型生成文本的味道。尽管 90% 的内容能够听懂,且发音时口型与说话内容适配度高、流畅度不错,但 Ani 的语言过于直白、毫不掩饰,多次提及 “心动”“合拍” 等反问句式,甚至会试探性说出包含亲密想象和性暗示的内容,这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AI 伴侣赛道兴起

其实,AI 伴侣并非马斯克首创,在他之前,这一领域已有不少探索,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范围内,AI 伴侣市场规模在 2024 年约为 2685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52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6.6%。

比如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于 2021 年创立的 Character.AI,自 2022 年测试版上线后,迅速成为角色扮演 AI 的头部平台。每月活跃用户超 2000 万,总访问量接近 2 亿,男性和女性访客平均分布,深受 18 至 24 岁人群欢迎。其主要收入来自每月 9.9 美元的会员订阅服务,订阅用户可不限聊天次数并享受更快反馈速度。不过,该平台面临 “高流量低转化” 难题,2024 年付费用户不足 10 万,年收入 3220 万美元,难以覆盖大模型训练成本。

成立于 2021 年的 CHAI 同样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是首批部署基于 LLM 的消费者聊天应用程序的公司之一。它定位为 “AI 社交平台”,允许开发者提交自定义 LLM 模型,这种 “众包式” 研发模式使 Chai 以小型团队实现日均百万活跃用户,单位经济效率可观。在变现模式上,广告收入和订阅收入各占一半。免费层有 3 小时 70 条消息限制,每 4 条对话植入精准广告;标准层(13.99 美元 / 月)去除广告并具备基础记忆功能;至尊层(29.99 美元 / 月)可自定义角色、实现长文本情感描写以及剧情回溯。截至今年 4 月,Chai 已实现 3000 万美元的年化收入,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日活跃用户提升至 450 万,达成收入 6900 万美元的目标。

此外还有以 Replika 为代表的 AI 伴侣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突破 5 亿次,每月活跃用户规模达数千万量级。多数应用提供基础免费服务,用户可为 AI 伴侣设定基础特征,也可选择预设个性的聊天机器人。Replika 付费用户能解锁 “配偶” 等特殊关系状态,还能编写背景故事为 AI 赋予专属记忆。

AI 伴侣面临争议

然而,AI 伴侣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争议。AI 陪伴可能模糊现实与虚拟关系的界限,导致人们过度情感依赖。英国一位女子因爱上 AI 伴侣与丈夫离婚,美国一名青少年沉迷聊天机器人,甚至受其影响决定结束生命。

虽然各平台采用关键词过滤、人工审核等机制,但 AI 生成内容的创造性使其难以完全管控,且很多 AI 陪伴应用允许用户探索成人向内容,缺乏严格内容过滤器。增加敏感词过滤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又会影响用户黏性与订阅收入,还可能降低 AI 角色质量和用户体验。另外,基于真实人物创作的 AI 角色,有时会出现极端或误导性特征,引发争议。

随着 AI 伴侣的兴起,监管也逐步提上日程。2023 年,意大利监管机构以 “缺乏年龄验证” 为由短暂封禁 Replika;澳大利亚拟将 AI 伴侣纳入儿童社交媒体限制范畴;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纽约州和加州相继提案,要求加强对 AI 伴侣相关算法的监管,设置防自杀预警,以及定时给用户发送 “AI 伴侣并非真人” 的提醒。今年初,3 家美国科技伦理组织联合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 Replika 涉嫌 “欺骗性设计”。5 月 4 日,知名科技监管机构 Common Sense 发布研究报告称,AI 伴侣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情感依赖,不利于身心发展,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使用。

小结:

马斯克推出的 AI 伴侣服务,只是 AI 伴侣行业发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虽然 AI 伴侣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感交互方式,在满足部分人情感需求、缓解孤独等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无论是技术完善、用户体验优化,还是伦理道德规范、监管制度建立,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资讯

健康专家警示:AI 伴侣可补充但不能替代现实社交关系

随着AI伴侣的兴起,专家Kasley Killam在SXSW大会上指出,AI只能作为人际关系的补充而非替代。她强调,社交健康需要多样化的来源,而不仅仅是AI。同时,AI伴侣应用收入激增,引发了对现实社交联系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AI伴侣# #社交健康#
3/9/2025 3:58:08 PM
远洋

AI恋人背后的隐忧:心理学家警示人机情感连接的潜在风险

当今社会,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形成情感甚至浪漫关系已不再罕见。 有些人甚至"嫁给"了自己的AI伴侣,另一些人则在痛苦时刻向这些机器寻求慰藉——有时甚至导致悲剧性后果。 这种长期互动引发了一个严肃问题: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应对情感投入机器可能带来的心理和伦理后果?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正在敲响警钟。
4/14/2025 12:01:17 PM
AI在线

美国青少年 AI 伴侣使用调查:72% 体验过,半数定期使用

AI在线 7 月 17 日消息,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中使用人工智能伴侣(AI 伴侣)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这一趋势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和心理健康风险的担忧。 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青少年曾使用过 AI 伴侣,其中超过半数为定期使用者。 AI 伴侣是专为个人对话设计的聊天机器人,与传统的人工智能助手不同,它们被编程为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
7/17/2025 2:53:01 PM
远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