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罗氏20.55亿美元押注AI新锐Manifold,用「活体筛选」突破血脑屏障

编辑丨coisini大脑中有一种维持神经系统稳态的特殊结构叫作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血脑屏障不仅能阻挡有害物质,也会将有益的治疗药物阻挡在外。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领导者,在将药物输送到大脑方面,罗氏制药(Roche)已经探索了超过十年。
罗氏20.55亿美元押注AI新锐Manifold,用「活体筛选」突破血脑屏障

编辑丨coisini

大脑中有一种维持神经系统稳态的特殊结构叫作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血脑屏障不仅能阻挡有害物质,也会将有益的治疗药物阻挡在外。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领导者,在将药物输送到大脑方面,罗氏制药(Roche)已经探索了超过十年。现在,罗氏宣布与一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合作,利用其技术探索药物进入大脑的新途径。

图片

罗氏合作的公司是由「基因组学之父」George Church 博士联合创立的 Manifold Bio,该公司旨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药物发现与疾病治疗新方法。

罗氏以 5500 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 Manifold 药物研发工具的使用权。Manifold 运用人工智能识别能够将药物导向特定组织的生物途径,其平台能够检测数以万计可能穿越血脑屏障的「运输工具」。

筛选最优「运输工具」

由于血脑屏障阻碍了药物分子进入大脑发挥作用,因此很多神经系统疾病难以有效治疗,正如 Manifold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Gleb Kuznetsov 所说:「以往开展临床试验总感觉像被反绑双手,因为我们从未真正设计出能完全成功入脑的分子。」

图片

Manifold 联合创始人 Gleb Kuznetsov、Pierce Ogden。

Kuznetsov 用汽车维修生动阐释了药物治疗的关键:「若能像拆卸发动机那样将病变细胞取出人体,修复后放回原位,许多疾病早已攻克。但这显然极难实现。因此药物设计的核心在于让『修理工』精准抵达体内受损细胞。」

与严重依赖体外检测的传统方法不同,Manifold 的 mDesign 平台可以直接在活体生物环境中评估「运输工具」,而非在培养皿或试管中进行。该公司表示,mDesign 平台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提供生理相关数据,将极大加速基础研究向实际药物的转化进程。

Manifold 筛选出的最优「运输工具」将与工程抗体或基因药物结合 —— 这两类疗法恰是血脑屏障最擅长阻挡的。

根据协议,Manifold 将主导研发活动,以识别和开发针对罗氏特定载荷的血脑屏障穿梭载体。罗氏则将主导后续的临床前、临床和商业化工作。

尽管罗氏与 Manifold 尚未公开具体靶向疾病,但 Kuznetsov 透露某些目标疾病属于衰老相关疾病。

制药新风口

根据合作协议,罗氏将向 Manifold 支付 5500 万美元的首付款,而 Manifold 还有资格因重大研发、发现获得总额超过 20 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与 Manifold 的合作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血脑屏障递送技术站上了全球制药行业的合作风口。

7 月,JCR 制药公司先后与阿斯利康旗下罕见病部门 Alexion、生物技术公司 Acumen Pharmaceuticals 达成合作,两项合作都是面向血脑屏障递送技术。

同样是在 7 月,生物科技公司维泰瑞隆宣布与诺华达成协议,授予诺华一项独家选择权,以收购其专有的「脑部递送模组 (BrainDeliveryModule,BDM)」平台。

上个月,一家名为 Aerska 的初创公司获多家企业投资正式成立,致力于推动 RNA 干扰药物入脑研究。

从发展路线上看,将人工智能与药物递送相结合,已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前沿范式。

过去几年,罗氏已签署多项 AI 领域合作协议,例如与 Dyne Therapeutics 共同开发神经系统基因疗法。

未来,也许就像 Manifold 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 Pierce Ogden 指出的,人工智能本身已不再构成竞争优势,只有与高质量数据相结合,才能在制药赛道上领先一步。

参考内容: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roche-taps-an-ai-specialist-to-craft-new-brain-drugs/804186/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roche-signs-2b-pact-pilot-manifold-bios-shuttles-brain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1101912697/en/Manifold-Bio-Announces-Strategic-Collaboration-with-Roche-to-Develop-Multiple-Next-Generation-Brain-Shuttles-for-Neurological-Diseases

相关资讯

搞 AI,孩子必须学好数学:马斯克 Altman 罕见达成一致,LeCun / Jeff Dean 等 31 位大佬签署联名信

【新智元导读】基础数学已经被拔高到研究 AI 的必经之路!UC 伯克利教授发起最新倡议,31 位 AI 大佬共同签署联名信,马斯克和 Altman 竟达成一致。就在刚刚,UC 伯克利 EECS 教授 Jelani Nelson 联合发起了一个倡议,强调「坚实的数学基础对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地址:「虽然 Elon Musk 和 Sam Altman 最近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分歧,但他们都认同,AI 的构建是以代数和微积分等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支撑的。」目前,已经有 31 位业内大佬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要想搞好 AI,就必
3/7/2024 9:56:48 PM
清源

NeurIPS 2024 Workshop 科学基础模型: 进展, 机遇, 挑战

Workshop背景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代表了传统科学发现方法的重大转变。几个世纪以来,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遵循着系统和逻辑的方法。然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出现,正在深刻改变现代基础科学的发现方式。这种变化对于促进跨学科交流、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提高科学界应对现代科学中最紧迫和复杂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经过大量多样化数据集训练的基础模型,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中展示了强大的适应性。这些模型,例如语言模型 GPT-4 和图像文本处理模型 CLIP,通过
7/20/2024 3:30:00 PM
新闻助手

AI加速优化求解,达摩院连续两年获求解器全国赛事冠军

以“AI 优化求解器”助力能源绿色转型,达摩院自研“敏迭”求解器连续获得权威赛事冠军。 1月17日消息,达摩院自主研发的“敏迭”求解器在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第二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上,再次斩获“国产求解器技术专题赛”冠军。 这是继近期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后的又一殊荣。
1/21/2025 10:12:00 AM
新闻助手
  • 1